第77章 未来的一小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首先我们来聊聊netscape这家公司……”

    霍奇森坐在东海软件的会议室内。通过翻译人员向齐东海汇报着自己最近这次美国之行的成果。

    如果只是日常闲聊,现在霍奇森的日语和齐东海的英语凑在一起勉强能够沟通。

    但是今天谈的是工作上的正经事,必须足够精确。

    现在霍奇森有两个身份。

    首先他是东海软件欧美地区业务的负责人。

    齐东海曾经考虑过让他掌管北美分公司。

    但霍奇森更希望把自己的生活据点放在东京。

    习惯了东亚巨大都市的城市化生活,霍奇森对美国那种车轮上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再适应。

    另一方面,霍奇森现在还是齐东海个人对外进行投资时的掮客。

    他在华尔街有自己的人脉。而3do的工作经历又让他能够在电子和it产业内说得上话。

    “……所以西雅图的这家叫做亚马逊网络购物企业愿意在下一次融资时考虑让我们参与进来。”

    “好了,互联网方面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吧。”

    美国现在正处于第一次互联网泡沫前夜。

    只要是齐东海记得名字的公司大概现在闭眼去投都能赚到钱。

    而齐东海更关心的的其他方面的布局。

    “那我们聊聊游戏方面。我没有找到叫epic的公司,但是确实有一家叫epic mega的游戏公司。他们真的在研发3d引擎。”

    齐东海翻看着自己手中的会议资料。

    虽然霍奇森提到的这家公司名称与自己记忆中的有偏差。

    但是从相关负责人的名字和项目细节看,这家企业就是原本时空中的那家epic。

    东海软件在3d技术领域缺乏储备。

    而进入次世代主机大战,3d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齐东海想过寻找一款现成的引擎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魔改。

    其中的备选方案之一便是epic推出的虚幻引擎。

    “说起来对方也觉得奇怪……”

    霍奇森继续说道。

    “他们从来没对外宣传过自己开发的这款引擎。而且你确定他们靠得住?他们之前开发的可都是2d游戏。”

    “我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我的消息来源觉得他们能行,虽然需要些时间,但是技术上应该没问题。他们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多边形的渲染什么的似乎没大问题,但是距离可以称之为游戏引擎还需要时间。”

    在原本的时空中,初代虚幻引擎的研发从一九九五年开始,正式推向市场要等到一九九八年了。

    不过引擎的3d渲染部分其实在九六年之前就完成了大半。并授权给几家公司使用。

    后面的开发时间一方面用来适应windows新平台,一方面是用来完善作为“游戏引擎”的其他部分。

    “关于主机平台,他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他们需要开发机才能进行评判。或者我们也可以试试用他们现在的代码自己移植到主机。”

    虚幻3、4、5代时期,这款引擎开始支持多平台。

    而现在正在开发中的初代虚幻还是比较单纯的pc端游戏引擎。

    不过因为采用c语言编写。引擎本身可移植性就比较强。

    只要给予epic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这款引擎也许在次世代主机上也能使用。

    问题在于时间。

    如果真的如原本时空中一样,虚幻引擎在九八年才面世。

    距离世嘉saturn主机退出主机市场竞争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而且东海软件也不可能拖延到九八年才开始进行复杂的3d游戏开发。

    “开发设备我们可以提供,另外就是在网络上保持联系,有新的代码及时共享。”

    这一次霍奇森找到epic进行合作,开价是二百万美元。

    其中一百万作为齐东海个人名下的一家皮包公司入股epic的本钱。另外一百万作为东海软件购买引擎授权的费用。

    这笔钱对于epic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原本时空中,为了维系游戏引擎开发所需要的资金链。

    在《虚幻》这款游戏上市前,epic不得不抽出精力为其他发行商开发了几款游戏。

    这也就是整个游戏引擎用了三年多才开发完成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有了这二百万,epic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不必再为生存操心。

    可以更专心投入技术开发当中去。

    至于远程提供技术支持就更不是问题。

    九十年代中期的epic在经营策略上一度非常激进。

    他们在互联网普及之初就开始采用远程办公的方式进行运作。

    现在与东海软件的合作,无非是再增加一个远程联络的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