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带着任务试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用钱换自由。

    对方就给了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五千万美元。各大关口的守卫已经被打好招呼,只有主角付完这笔钱,才可以离开核心区。

    这个看起来没什么特色的开局是齐东海有意而为之。

    目的是让玩家尽快进入自由探索模式。

    《赛博都市:核心》虽然拥有箱庭化,密集而狭窄的场景。

    本质上却是一款开放世界游戏。

    这款游戏的主线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刷完了各种收集就能通关。

    游戏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内容都在支线之中。

    真正的重点是鼓励玩家自由行动享受支线。

    探索的自由、移动的自由、视角的自由。

    正是这几个要点,让游戏发售几天后,大部分玩家还没有打通主线时就引爆口碑。

    以上这些要素,对齐东海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在九十年代,这些东西只有在画面复杂程度低的2d crpg才能拥有。

    全3d的开放世界,这款游戏是第一个。

    当然,说是全3d也有些说大话了。

    游戏中一些关键的剧情过场采用的是手绘动态漫画的方式进行呈现。

    而游戏场景中,一些特定情况下,也使用了一些障眼法。

    近藤试玩的时候,对于游戏的自由度其实并不算特别惊讶。

    真正让他受到震撼的是游戏中有一处地下黑市的场景。

    赛博朋克世界观的美术风格。压抑而狭窄的街道。摩肩擦踵的人群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再现。

    近藤自己也是游戏开发人员。

    他清楚的知道ps主机的3d极限在哪里。

    如果是卡普空,想要同屏显示这么多3d人物,场景就非的是三渲二的2d素材不可。

    但这款游戏中,玩家的视角可以自由旋转。

    显然,场景是用3d即时渲染实现的。

    实际上,在这里齐东海用了老把戏。

    画面中除了主角以外,远景角色使用了2d贴图。

    《三国志赛车》开发时的经验。远景角色运用十六个角度的2d图片,配合低多边形模型。

    假装是3d角色。

    为避免穿帮。这个黑市刻意被设计在低矮的室内。玩家的视角无法变换成大角度的俯视。

    只要不露出头顶,就不会暴露远处只是一张图片的真相。

    一旦玩家靠近,被拉到近处的人物立刻换成真的3d模型。

    这实质上等于是二十一世纪的3d游戏中那种远景低模和近景高模的切换。

    能实现这一优化,靠的是虚幻引擎提供的技术支持。

    只不过,ps机能之下,近景人物也只有低模。

    而远景,那就只剩下贴图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