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徐庶、荀彧之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世受汉皇厚恩,自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以来,令君心中,可有匡扶汉室之念?”

    荀彧闻言,右手将茶具拿起,待抿了抿茶水,才道:“有!而且不止一次,董卓暴政京师期间,彧曾从馥帐下谋士,而后袁绍图得冀州,

    馥灭而绍待彧为上宾,本以为此人能够匡扶汉室,可他的言行,让彧颇为失望,并料其无法成就大业,于初平二年,彧自绍处改投丞相。

    丞相曾对彧言:操若得先生,则吾之子房也!丞相之才,令彧有心助之,于是便跟随丞相,并被拜为奋武司马,而彧那是才二十有九,正是一展才华之年,如今回想起,彧颇为思念那时的自己…”

    闻言,徐庶看着近前,如回忆以往般的荀彧,点点头。

    不得不说,曹操的初衷,的确是想兴复汉室江山。

    可后来呢…

    曹操不断越界,甚至快骑到“献帝”的头上,拉屎撒尿…

    就如那衣带诏事件,曹操所杀的人,牵扯的人,很多。

    甚至连怀有刘协龙子的董贵人,也被曹操以绞刑给处死。

    不谈对错,就说献帝下跪求曹操,为董贵人求饶。

    却被驳回,可见臣子曹操,早已凌驾于献帝之上。

    甚至藐视献帝…

    徐庶回过思绪,看着荀彧道:“荀令君离开袁绍,可是观之,非明主,且性格优柔寡断,无谋断,故而离他而往曹操处?”

    荀彧一笑,道:“正如元直先生所言,袁绍优柔寡断,毫无谋断,其帐下沮授、田丰、许攸等人,皆非等闲之辈,可最终的结果,皆是他袁绍咎由自取…”

    徐庶闻言,并未言语,而是默默点头。

    沮授、田丰、许攸,此三人之才,可惜了。

    可惜跟了袁绍。

    徐庶接着道:“不过官渡之战,其中许子远背弃袁绍,献策烧毁乌巢,最终袁军内部大乱,曹操突袭,一举拿下官渡之战的胜局,以少胜多,袁军兵败…”

    荀彧笑了笑:“还不是袁绍自身过错,淳于雄,醺酒之辈,袁绍也敢让他看守乌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徐庶点头,随后道:“可若袁绍稍微明智一些,这官渡一战,又何止于惨败?又岂会与许子远产生隔阂,而逼他…临阵倒戈?”

    荀彧闻言,并未反驳:“元直先生,分析的是,可奈何袁绍中年犯蠢,否则何至于兵败后亡。只能说…此乃天意。”

    徐庶未言,而是默默点头,随后拿起茶具,放到嘴边。

    喉结滚动,徐庶饮了一口茶水。

    荀彧这时起身,道:“元直先生,时间不早,我需告辞了。”

    徐庶放下茶具,道:“荀令君,还有一事,庶不明。”

    荀彧问道:“乃何事?”

    徐庶则答:“令君,明明心存汉室,可为何,一定要助曹氏呢?”

    荀彧答道:“正所谓,眼见为实,元直先生想问彧,为何不助刘备而助丞相,彧有其三,告知:一、刘备虽为汉室宗亲,可早年间,势力极弱,而丞相雄厚。

    二、彧出身于名门望族,颖川荀氏,族中利益,也有些牵扯。三、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又何人会想到他有如今的成就?是袁绍、袁术还是董卓、吕布?”

    徐庶不语,不过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没有什么好反驳的。

    荀彧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刘备得民拥戴,这是许多人,所未能有的。夫刘备,人杰也,丞相早年惜才,欲收刘备归己用,奈何刘备自身非囚中之鸟,网中之鱼。因此,未能如丞相之愿。哈哈…元直先生,彧叨扰,告辞了。”言罢,便朝着客堂外走去。

    徐庶忙追出,并亲自将荀彧送出府。

    就在徐庶,看着荀彧远去,再见不到荀彧身影后。

    徐庶抬头望天,眼中缓缓泛红,噙着泪,呢喃:“母亲,孩儿将要重归玄德公身边,孩儿未丢母亲…母亲的脸、”

    言罢,徐庶抬手,开始缓缓擦拭,自己眼角的湿润…

    待徐庶情绪稳定下来。

    才让人,关上了府门,自己则是卧房,打点行装。

    …

    求支持,求催更,感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