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缺粮困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韩信接过竹简,他仔细端详起来。

    待他看到结尾,他又看了看邾城。

    “…万户侯?…劝降临江王共敖?”

    看向项羽,他不敢私下拿主意。

    “…陛下……”

    “汝对此回信可有见解?”

    “陛下,劝降临江王共敖之事,乃一好事!…可万户侯………”

    “…哦?…韩亲王直说无妨!”

    “…万户侯大矣,此衡山国人口方才万户,…吴芮又怎敢索取万户?”

    “不,…寡人可册封万户!”

    “陛下为何如此待之?”

    “原因有二,其一,…若可不动刀戈,便可拿下临江国,此事吴芮乃奇功一件。…其二,北方匈奴亦在攻城掠地,…吾军需快速平定百越方为上策!”

    “陛下…此万户?”

    “寡人应允!”

    项羽答应的干脆,令韩信心生敬佩。

    他看向项羽的侧脸,心中顿感‘陌生’又‘熟悉’。

    陌生的是,项羽的大局观看得太远了,这令他很是震撼。

    熟悉的是,项羽的身上,竟有刘邦的影子。

    这种感觉他很熟悉,就是那种为达目的可以放下一切的态度。

    回想项羽巨大的改变,他偷偷的擦拭一下眼睛,他想要看清如今的项羽。

    当他擦亮眼睛后,他更加震撼了。

    此时的项羽无比高大,他整个人挡住了一片阳光。

    在这阳光的照耀下,他仿佛一座‘神明’。

    高大、坚毅,又充斥着极强的安全感。

    久久没有得到回复,项羽侧目看来。

    他看向仰视自己的韩信,他乐了。

    “汝乃何意?”

    “…哦,陛下此举甚妥,…小王心生敬佩也!”

    项羽笑了笑,他扭头看向项伯。

    “叔父,吴芮索要万户侯之事,寡人应允!…汝等三人进城告知吴芮,往事不提,…望其今后一心效忠寡人便是。”

    项伯连忙点头,他随即带着雍齿、王翳,又一次返回了邾城。

    三人离开后,项羽转身看向季布。

    “季将军,汝速令人告知项冠来此,令其派芈家来此地治理!”

    “诺!”

    季布离开后,项羽回身看向韩信。

    “韩亲王,近日,…瓯越、闽越五万兵力可否闹出事端?”

    “…陛下,他等皆唯命是从,…未曾有谋逆之心。”

    “嗯,…若如此,衡山国、临江国之兵力,…吾军亦可一并收拢!”

    “陛下英明!”

    项羽话罢,他抬头看向午时的天空。

    只见烈日高悬天空,热的令人心慌。

    低头间,他伸手盘算起来。

    “八月…九月…十月……”

    说到十月,他微微点头。

    “两月时间弥足珍贵,…吾等需把握时机!”

    “陛下,…汝乃何意?”

    “…应对穿行山林之策略!”

    “陛下思虑甚是!”

    接下来,吴芮带领众大臣出了城。

    他诚意十足,不但主动交出了王印,还把衡山国的兵马交给了项羽。

    另外,他为了以表诚意,并书写一封劝降信。

    信里的内容写的很是详细,不但书写了项羽的宽仁大度,还说明了如今天下的局势。

    另外,他还有意提到了归降的皱摇、皱无诸。

    看完了信件,项羽很是满意。

    为此,他将吴芮册封万户侯,并令其带领家人前往了九江国封地。

    事后,项羽又收拢兵马万人,另外又派遣项伯三人携带书信前往了临江国。

    待一切安排妥当,项羽令十五万大军驻扎邾城城外。

    在等待的时间里,项羽却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这个不好的消息便是,‘粮草征集不足’。

    对于粮草征集困难,项羽仿佛早有预料。

    由于楚国实施了免税三年、十抽其一,粮草征集困难,定然是正常的。

    不过惠民政策的好处,还是有不少。

    其一,楚国百姓得了实惠,他们种地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如今,韩地、魏地、淮水两岸的土地得到了大量开垦,百姓也由当初一天‘两顿不饱’,渐渐的有了一日三餐的改善。

    另外,除了出征的十五万兵马,楚国其他兵力因‘军田制’,也可以完成‘自给自足’。

    当下征集不到粮食,项羽很是理解项他。

    中军大帐内,项羽一脸的淡定,而韩信、季布、虞子期、桓楚则一脸愁容。

    面对粮食短缺,季布几度想开口询问,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在这粮食短缺的压力下,韩信无法淡定下来。

    他环视众人,便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