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前往锦官城(2/3)
外面走走?”望着一旁的行囊,我含糊其辞地回应着。
“馨予,你,”爹插话道,“你是要到京城里去吧?”
他的目光,除了不舍、牵挂、担心,似乎还隐藏着什么?而且,我还注意到,爹说着这一句话的时候,那眼神,似乎也在跟娘亲交流着什么……总之,也不全是阻拦、阻止之意。
到了这一步,我索性摊牌了:“是啊,女儿是想到京城去,去看一看那丞相祠堂……”
“平日里,你,你就喜欢听和丞相有关的故事,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三气周瑜什么的,”娘亲慢条斯理地说着,“这一次,还真的想去瞻仰一下丞相祠堂了……”
我隐隐体会到,她的话语里,并没有明显的坚决反对的意思,于是,我就顺势说道:“娘,到京城见一下世面,也是应该的吧?”
“这?这……”娘亲皱着眉头,却一时说不下去了。
“馨予,依我看,”只听爹接过话语,“真要到了京城,你,你多半还要到赵云将军的墓前,凭吊、祭拜一番吧?”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暗自思忖着:在这方面,爹似乎更懂得我的心思。确实,最近几年,除了什么针线女红,我更喜欢舞刀弄剑。仔细想来,那丰神俊朗、文武双全的子龙将军,更是让我景仰不已。更何况,说起来,他还是我们族上的太叔祖呢!
真要到了京城,如果顺路的话,去祭拜一下先太叔祖,也是很正常的。仔细想来,像赵云将军这样的儒将,智勇双全,确实让人仰慕不已。身逢乱世,如果只想着吟诗作画,还是不够的。就算你想着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只是,如果敌军来犯,光凭着一张嘴,你就能把敌方赶走吗?由此看来,那个词语,将“武略”和“文韬”连在一起,还是大有深意的!再比如说,如果林子里有一群鹿子,就算它们想安居乐业,只是,群狼环伺。这样一来,你真的就能够指望,那群恶狼,能够发一点善心吗?
由此看来,尽管穷兵黩武不足取,不过,如果没有相应的武力作为后盾,保家卫国、安居乐业,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爹,娘,”我直言不讳道,“是啊,要是真能够找到太叔祖的墓地,不说女儿,就是你们,恐怕也少不了要去烧上几炷香吧?”
“是啊,”爹点了点头,“这位太叔祖赤胆忠心、单骑救主,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作为后辈,给他烧几炷香,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哦,她爹,”娘亲稍稍压低了声音,“我看啊,馨予这次外出,说不定,说不定还能遇到一位少年将军。这样,这样一来……”
人说“知女莫如娘”,这一次,娘亲似乎连我的终身大事都要过问一下了。只是,“八”字都还没一撇,这样一开口,如果再往下说,岂不是要把我变成红脸关公了?
于是,再敷衍几句之后,我就溜之大吉了。
此时此刻,再回想起来,爹娘倒是深明大义啊!不仅不反对女儿独自外出,反而顺水推舟,希望女儿此行,最好能够带回一个如意郎君。
只是,这世间上的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
哦,就拿眼前这一刻来说吧,就算是此刻身在祠堂,我一介民女,又有什么事情可做呢?此前,我也只是想去看看。更何况,过了那么久,走了那么远的路,那锦官城,依然足够你走断这两条腿的……
“这样说来,我,本姑娘是要返程了——”我喃喃低语着,站起身来。
是啊,斯人已逝,去到那儿,就算能够瞻仰、凭吊一番,接着就是发几声感慨,似乎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吧?或者说,现实就像那铁石,我又能改变什么呢?至于什么白马将军如意郎君,那就更是遥不可及或者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
心灰意懒之际,我想起了回头路。
这返回的路,指向道路偏西一侧。我往回走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就是那种绚丽而刺眼的西斜的阳光。为了不让双眼睁不开,我在往回走的时候,就只能稍稍低着头,将目光放得更近一点。
当然,这也没什么的,对于这回头路,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甚至,就算是闭着眼,也能走上三五里路。
大约是走了一盏茶工夫之后,我心里一动:这往回走的路,至少是两百多里吧,而前去丞相祠堂的路呢,却只是百里开外了!如此说来,哪边是头哪边是尾,孰轻孰重,是不是要重新估量一番了呢?再说,如此的半途而废,要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要让人笑话了?嗯,就算是别人不知,这天知地知的,就是对自己, 似乎也不太好交代吧?再说,也不好向爹娘交差啊!眼见着我空手而归,他们多半要失望了吧?如果,如果……
脑子转得太快,倒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情?比如说现在,就让人进退两难,左右不是人?那种模棱两可的事情,以前,主要还是听说而已。现如今,到时轮到自己进退维谷了……
这样想着,我下意识地稍稍抬起头,侧着眼,打量起那西沉的阳光来。
这阳光,穿云透雾而来,灿烂之中带着一丝温润,甚是
“馨予,你,”爹插话道,“你是要到京城里去吧?”
他的目光,除了不舍、牵挂、担心,似乎还隐藏着什么?而且,我还注意到,爹说着这一句话的时候,那眼神,似乎也在跟娘亲交流着什么……总之,也不全是阻拦、阻止之意。
到了这一步,我索性摊牌了:“是啊,女儿是想到京城去,去看一看那丞相祠堂……”
“平日里,你,你就喜欢听和丞相有关的故事,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三气周瑜什么的,”娘亲慢条斯理地说着,“这一次,还真的想去瞻仰一下丞相祠堂了……”
我隐隐体会到,她的话语里,并没有明显的坚决反对的意思,于是,我就顺势说道:“娘,到京城见一下世面,也是应该的吧?”
“这?这……”娘亲皱着眉头,却一时说不下去了。
“馨予,依我看,”只听爹接过话语,“真要到了京城,你,你多半还要到赵云将军的墓前,凭吊、祭拜一番吧?”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暗自思忖着:在这方面,爹似乎更懂得我的心思。确实,最近几年,除了什么针线女红,我更喜欢舞刀弄剑。仔细想来,那丰神俊朗、文武双全的子龙将军,更是让我景仰不已。更何况,说起来,他还是我们族上的太叔祖呢!
真要到了京城,如果顺路的话,去祭拜一下先太叔祖,也是很正常的。仔细想来,像赵云将军这样的儒将,智勇双全,确实让人仰慕不已。身逢乱世,如果只想着吟诗作画,还是不够的。就算你想着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只是,如果敌军来犯,光凭着一张嘴,你就能把敌方赶走吗?由此看来,那个词语,将“武略”和“文韬”连在一起,还是大有深意的!再比如说,如果林子里有一群鹿子,就算它们想安居乐业,只是,群狼环伺。这样一来,你真的就能够指望,那群恶狼,能够发一点善心吗?
由此看来,尽管穷兵黩武不足取,不过,如果没有相应的武力作为后盾,保家卫国、安居乐业,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爹,娘,”我直言不讳道,“是啊,要是真能够找到太叔祖的墓地,不说女儿,就是你们,恐怕也少不了要去烧上几炷香吧?”
“是啊,”爹点了点头,“这位太叔祖赤胆忠心、单骑救主,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作为后辈,给他烧几炷香,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哦,她爹,”娘亲稍稍压低了声音,“我看啊,馨予这次外出,说不定,说不定还能遇到一位少年将军。这样,这样一来……”
人说“知女莫如娘”,这一次,娘亲似乎连我的终身大事都要过问一下了。只是,“八”字都还没一撇,这样一开口,如果再往下说,岂不是要把我变成红脸关公了?
于是,再敷衍几句之后,我就溜之大吉了。
此时此刻,再回想起来,爹娘倒是深明大义啊!不仅不反对女儿独自外出,反而顺水推舟,希望女儿此行,最好能够带回一个如意郎君。
只是,这世间上的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
哦,就拿眼前这一刻来说吧,就算是此刻身在祠堂,我一介民女,又有什么事情可做呢?此前,我也只是想去看看。更何况,过了那么久,走了那么远的路,那锦官城,依然足够你走断这两条腿的……
“这样说来,我,本姑娘是要返程了——”我喃喃低语着,站起身来。
是啊,斯人已逝,去到那儿,就算能够瞻仰、凭吊一番,接着就是发几声感慨,似乎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吧?或者说,现实就像那铁石,我又能改变什么呢?至于什么白马将军如意郎君,那就更是遥不可及或者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
心灰意懒之际,我想起了回头路。
这返回的路,指向道路偏西一侧。我往回走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就是那种绚丽而刺眼的西斜的阳光。为了不让双眼睁不开,我在往回走的时候,就只能稍稍低着头,将目光放得更近一点。
当然,这也没什么的,对于这回头路,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甚至,就算是闭着眼,也能走上三五里路。
大约是走了一盏茶工夫之后,我心里一动:这往回走的路,至少是两百多里吧,而前去丞相祠堂的路呢,却只是百里开外了!如此说来,哪边是头哪边是尾,孰轻孰重,是不是要重新估量一番了呢?再说,如此的半途而废,要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要让人笑话了?嗯,就算是别人不知,这天知地知的,就是对自己, 似乎也不太好交代吧?再说,也不好向爹娘交差啊!眼见着我空手而归,他们多半要失望了吧?如果,如果……
脑子转得太快,倒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情?比如说现在,就让人进退两难,左右不是人?那种模棱两可的事情,以前,主要还是听说而已。现如今,到时轮到自己进退维谷了……
这样想着,我下意识地稍稍抬起头,侧着眼,打量起那西沉的阳光来。
这阳光,穿云透雾而来,灿烂之中带着一丝温润,甚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