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化险为夷(2/3)
前,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定军山一带,祭奠一下那严敏敏。哦,记得那侍女曾经说起过,敏敏也曾留下一个孩子。这样一来,林大哥自然更要回去走一趟了。毕竟,那是严敏敏留在这世上唯一的亲骨肉了。严都督有恩于他,如果不能找到那孩子,并把孩子抚养长大,他于心何忍?林大哥这样一个知恩图报之人,我们自当帮他完成这一心愿。尽管,孩子的生父,丧尽天良。然而,孩子是无辜的,甚至,他还是这片土地上的一片希望。
从韩昭和林荣林大哥的嘴里,我对于姜维姜大将军的壮举,有了更为真切的了解。唉,如果当初不是被钟会大军堵截在剑阁,京城告急之际,姜维大将军自然能够回师勤王。
这样一来,就算是阴平关失守,蜀汉社稷依然留有一线希望。再后来,姜维大将军诈降,本来打算借助钟会的军力,实现复国的。然而,两人密议之际,却让那丘建偷听了去。走漏风声之后,让胡渊等人率部反攻倒算。至此,姜维大将军殊死一搏之后,蜀汉社稷,落下了帷幕。姜维大将军不堪受辱,自刎殉国之际,仰天长叹道:“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姜维大将军功败垂成,让人扼腕叹息。
那么,什么叫作“天命”呢?
不难想象,不到功败垂成的那一刻,姜维大将军是不会如此长叹的。由此,我们不妨这样想,有些事情,有着不少不确定或是难以预料的因素。这样一来,事情的结局,就不是我们单方面所能够掌控,决定的了。然而,我们为心中的大义所驱使,也只能义无反顾地去做!至于那最终的结果,就只能看“上天”的安排了。
说得再简单一点,我们如果不去做,就会觉得,愧对了天地良心!诸葛丞相的那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包含着类似的意义。是啊,人生短短数十载,如果总是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总想着什么万全之策,总想着安逸享乐,总是裹足不前,以至于蹉跎了岁月,那么,大限到来之际,依然会是羞愧难当、懊恼莫及的。
此外,就是,人生在世,在为人处世方面,心中要有一杆秤,无时无刻,也无论何时何处,都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像魏基立之流,表面上杀伐决断,做起事情来,似乎也有着“干脆利落”的一面。然而,他的杀伐决断,是愧对苍生社稷的,自然也就为人所不齿!说起来,论到节操与气节,他甚至还不如严敏敏身边那个身份低微的侍女!严敏敏杀身成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再见到这家伙。
这样说来,姜维大将军与这叛将魏基立,一正一反,一忠一奸,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挺立起脊梁,不能做那些让世人和后人戳脊梁骨的事情。
哦,好些天过去了,那位不知其名的侍女,如今怎样了?要找到严敏敏的后人,就只能寄希望于她了。
不管怎么说,目前还不到“认命”的时候,毕竟,在我身边,还有着黎影儿,以及韩昭、林荣两位将军。我们这几个人,还是应该尽力而为的。苟且偷生,并没有什么意义。
嗯,那一句“不幸之中的万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原本,韩昭和林荣,都是跟在姜维大将军身边的,只是,后来出现了一件事情。
那一天,姜维将军叫来这两人,这样说道:“这几天,本将军一直觉得,心中不甚踏实……”
一听之下,韩昭和林荣连忙问起原因。姜大将军这样说道:“长话短说,你们即刻前往定军山和摩天岭一带,巡视一番……“
”这,这就去吗?“韩昭和林荣不解地问道。
”对,马上去……“说着,姜大将军又在两人耳边耳语了几句。
既然主帅有令,两人只能遵命前往。
再过两天,曹魏监军卫瓘及胡烈等人率先发难,姜维大将军寡不敌众,最终自刎殉国。
而韩昭和林荣,因为奉命外出,逃过一劫。
此时此刻,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我又该说些什么呢?
这一切,真的就是那所谓”天命“吗?
姜维大将军有着某种神秘的直觉,总觉得在摩天岭或定军山一带,出了某些问题。于是,命令韩昭和林荣随即前往。换一个角度看,如果姜维大将军不曾下此命令,我和黎影儿,还能再见到这两位将军吗?不管怎么说,姜维大将军的那个命令,为巴山蜀水,留下了一丝希望。
而从我们这些人的视角来看,由于魏基立等人玩忽职守,最终导致了邓艾偷渡险关,继而侥幸得手。只是,当邓艾率军犯险之时,姜维大将军却被钟会的大军堵截在剑阁一带,无法驰援京城,错失了最后的勤王之机。此后,就算以后想借钟会之力复国,最终也只是徒呼奈何,无力回天!此刻想来,这一切,就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纵着这一幕幕……
怎么说呢,姜维大将军所想到的,和他实际所做到的,大有不同。有些事情,他也是有心无路,或者说是无能为力了。
由此看来,魏基立等人玩忽职守,确实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要说这“十恶不赦”
从韩昭和林荣林大哥的嘴里,我对于姜维姜大将军的壮举,有了更为真切的了解。唉,如果当初不是被钟会大军堵截在剑阁,京城告急之际,姜维大将军自然能够回师勤王。
这样一来,就算是阴平关失守,蜀汉社稷依然留有一线希望。再后来,姜维大将军诈降,本来打算借助钟会的军力,实现复国的。然而,两人密议之际,却让那丘建偷听了去。走漏风声之后,让胡渊等人率部反攻倒算。至此,姜维大将军殊死一搏之后,蜀汉社稷,落下了帷幕。姜维大将军不堪受辱,自刎殉国之际,仰天长叹道:“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姜维大将军功败垂成,让人扼腕叹息。
那么,什么叫作“天命”呢?
不难想象,不到功败垂成的那一刻,姜维大将军是不会如此长叹的。由此,我们不妨这样想,有些事情,有着不少不确定或是难以预料的因素。这样一来,事情的结局,就不是我们单方面所能够掌控,决定的了。然而,我们为心中的大义所驱使,也只能义无反顾地去做!至于那最终的结果,就只能看“上天”的安排了。
说得再简单一点,我们如果不去做,就会觉得,愧对了天地良心!诸葛丞相的那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包含着类似的意义。是啊,人生短短数十载,如果总是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总想着什么万全之策,总想着安逸享乐,总是裹足不前,以至于蹉跎了岁月,那么,大限到来之际,依然会是羞愧难当、懊恼莫及的。
此外,就是,人生在世,在为人处世方面,心中要有一杆秤,无时无刻,也无论何时何处,都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像魏基立之流,表面上杀伐决断,做起事情来,似乎也有着“干脆利落”的一面。然而,他的杀伐决断,是愧对苍生社稷的,自然也就为人所不齿!说起来,论到节操与气节,他甚至还不如严敏敏身边那个身份低微的侍女!严敏敏杀身成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再见到这家伙。
这样说来,姜维大将军与这叛将魏基立,一正一反,一忠一奸,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挺立起脊梁,不能做那些让世人和后人戳脊梁骨的事情。
哦,好些天过去了,那位不知其名的侍女,如今怎样了?要找到严敏敏的后人,就只能寄希望于她了。
不管怎么说,目前还不到“认命”的时候,毕竟,在我身边,还有着黎影儿,以及韩昭、林荣两位将军。我们这几个人,还是应该尽力而为的。苟且偷生,并没有什么意义。
嗯,那一句“不幸之中的万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原本,韩昭和林荣,都是跟在姜维大将军身边的,只是,后来出现了一件事情。
那一天,姜维将军叫来这两人,这样说道:“这几天,本将军一直觉得,心中不甚踏实……”
一听之下,韩昭和林荣连忙问起原因。姜大将军这样说道:“长话短说,你们即刻前往定军山和摩天岭一带,巡视一番……“
”这,这就去吗?“韩昭和林荣不解地问道。
”对,马上去……“说着,姜大将军又在两人耳边耳语了几句。
既然主帅有令,两人只能遵命前往。
再过两天,曹魏监军卫瓘及胡烈等人率先发难,姜维大将军寡不敌众,最终自刎殉国。
而韩昭和林荣,因为奉命外出,逃过一劫。
此时此刻,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我又该说些什么呢?
这一切,真的就是那所谓”天命“吗?
姜维大将军有着某种神秘的直觉,总觉得在摩天岭或定军山一带,出了某些问题。于是,命令韩昭和林荣随即前往。换一个角度看,如果姜维大将军不曾下此命令,我和黎影儿,还能再见到这两位将军吗?不管怎么说,姜维大将军的那个命令,为巴山蜀水,留下了一丝希望。
而从我们这些人的视角来看,由于魏基立等人玩忽职守,最终导致了邓艾偷渡险关,继而侥幸得手。只是,当邓艾率军犯险之时,姜维大将军却被钟会的大军堵截在剑阁一带,无法驰援京城,错失了最后的勤王之机。此后,就算以后想借钟会之力复国,最终也只是徒呼奈何,无力回天!此刻想来,这一切,就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纵着这一幕幕……
怎么说呢,姜维大将军所想到的,和他实际所做到的,大有不同。有些事情,他也是有心无路,或者说是无能为力了。
由此看来,魏基立等人玩忽职守,确实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要说这“十恶不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