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嫁错郎(2/3)
七才北返。于是,这片旷野上,就此多添了这座新坟。
对于那两百名军士来说,他们征战已久,砌一座坟,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既然如此,他们为何又不立碑不写碑文呢?
仔细想来,真正为难的,似乎就是如何撰写那碑文了。
是啊,若是按照惯例,碑石的正中间,似乎应该写上“魏夫人严敏敏之墓”这样几个字。只是,魏基立心里很清楚,人家严敏敏正是因为以夫为耻,才选择了自尽的。因此,这样写的话,只是徒增笑柄而已。
碑文主体最多也就十来个字,就那么难以措辞了,随之而来的,那些墓志铭,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既然是这样,索性什么都不写,倒是明智之举吧?
公道自在人心,那些是非曲直,就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林荣林大哥久跪于坟前,都快有一炷香时间了。
不难想象,对于严敏敏的辞世,最为沉痛最为伤心的,就是他了!林大哥一向克己复礼,总是那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于是,对于严敏敏,他一向就有着某种歉疚与自责。
是啊,他是严都督的心腹,严都督对他有知遇之恩,于是,他知恩图报,当时,就算自己形单影只,也想着能够让严敏敏有一个好的归宿。他所想的是,只要自己的意中人能够过得幸福,那就足够了。
于是,当初他就选择了隐忍、退出。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所谓的忍让与退缩,却落了这样一个结局!魏基立玩忽职守,倒行逆施,神人共疾!
严敏敏所托非人,最终酿造了这样一杯苦酒。
当初,魏基立觉得我没有背景,没有人脉,选择了离我而去。他的目标,就是严都督的侄女严敏敏。
与此同时,严敏敏深感林大哥缺少青云之志,也选择了离开。这样一来,魏骥立和严敏敏,就走到了一起。
然而,短短的三四年之后,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结局!
或许,严敏敏也没做错了什么,要说有错,她错就错在看错了人,嫁给了魏基立。
那一句“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不无道理啊!
“为尊者讳”“逝者为大”,此时此刻,面对着长眠于此的严敏敏,我确实不能再对她有所微词的了。作为妻子,她应该是失败的吧?不过,作为母亲,她应该有着令人敬仰的一面,毕竟,她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告诉孩子,做人,一定要挺起脊梁,决不能做愧对苍生社稷之事!在大义大节方面,她还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林大哥执意要到此祭奠,黎家妹子也默认了林大哥的做法: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严敏敏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扞卫了自己的尊严,也在蜀汉子民心中立起了一座丰碑。
人们常说什么树碑立传,其实,矗立在世人和后人心目中的丰碑,才是最为珍贵的。
这一刻,面对着这样的一座新坟,我真是怅惘不已了。
此刻回想起来,那一天,当我执意要把魏基立捉拿归案之际,我能够想到严敏敏会以死明志吗?
由此看来,人生的生死荣辱、离合悲欢,往往就在一瞬间。或者说,它取决于当事人那一瞬间所闪过的念头。
就是到这一刻为止,我的心间,依然能够一遍遍的闪过严敏敏自尽而亡的那一幕幕。
如此说来,阴阳两隔,似乎也不是那么遥远的。尘世间的这一切,自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
或许,对于严敏敏来说,川蜀大地上的这一幕幕,她已经看够了,不想再往下看了。特别是,当她终于看清了魏基立见异思迁、鲜廉寡耻的嘴脸之后,就已经生无可恋了。于是,她才决定来个一了百了。
如此说来,她也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妇道人家,习惯过着夫贵妻荣、相夫教子的生活。然而,风云突变之后, 她这才发现,再绚烂的梦想,最终也只是飘向天边的那一道晚霞。梦醒之后,这个世界,对于她来说,也没有什么值得眷恋的了。
临走之际,她也没有多说什么。
或许,她在想,这尘世间的俗事,自有俗人去安排,去奔波,去完成。此时此刻,我们这四个俗人,就在她的墓前,除了祭奠,就是某些未曾了结的事情了吧?
仔细想来,在这坟墓前,尘世间的喧嚣,倒是减少了不少。
因为,还活着的人,只想着做点事情,来告慰逝者。
或者说,尘世间的人们,正在用自己的灵魂,与逝者做着某种跨越时空与阴阳的对话……
那样一个夜晚,当我发现,当我意识到,魏基立负心薄幸,正打着严敏敏的主意之时,我在想着些什么呢?
魏基立反复无常、不择手段,左右着他的,就是那一己之私。对于这样的卑鄙小人,我深恶痛绝。
而严敏敏呢,就有点横刀夺爱之嫌了。
在当时,要说我能够容忍她,那自然是假的。她严敏敏凭什么啊?美貌,才艺,人品……都不是!说来说去,只因为,她是
对于那两百名军士来说,他们征战已久,砌一座坟,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既然如此,他们为何又不立碑不写碑文呢?
仔细想来,真正为难的,似乎就是如何撰写那碑文了。
是啊,若是按照惯例,碑石的正中间,似乎应该写上“魏夫人严敏敏之墓”这样几个字。只是,魏基立心里很清楚,人家严敏敏正是因为以夫为耻,才选择了自尽的。因此,这样写的话,只是徒增笑柄而已。
碑文主体最多也就十来个字,就那么难以措辞了,随之而来的,那些墓志铭,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既然是这样,索性什么都不写,倒是明智之举吧?
公道自在人心,那些是非曲直,就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林荣林大哥久跪于坟前,都快有一炷香时间了。
不难想象,对于严敏敏的辞世,最为沉痛最为伤心的,就是他了!林大哥一向克己复礼,总是那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于是,对于严敏敏,他一向就有着某种歉疚与自责。
是啊,他是严都督的心腹,严都督对他有知遇之恩,于是,他知恩图报,当时,就算自己形单影只,也想着能够让严敏敏有一个好的归宿。他所想的是,只要自己的意中人能够过得幸福,那就足够了。
于是,当初他就选择了隐忍、退出。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所谓的忍让与退缩,却落了这样一个结局!魏基立玩忽职守,倒行逆施,神人共疾!
严敏敏所托非人,最终酿造了这样一杯苦酒。
当初,魏基立觉得我没有背景,没有人脉,选择了离我而去。他的目标,就是严都督的侄女严敏敏。
与此同时,严敏敏深感林大哥缺少青云之志,也选择了离开。这样一来,魏骥立和严敏敏,就走到了一起。
然而,短短的三四年之后,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结局!
或许,严敏敏也没做错了什么,要说有错,她错就错在看错了人,嫁给了魏基立。
那一句“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不无道理啊!
“为尊者讳”“逝者为大”,此时此刻,面对着长眠于此的严敏敏,我确实不能再对她有所微词的了。作为妻子,她应该是失败的吧?不过,作为母亲,她应该有着令人敬仰的一面,毕竟,她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告诉孩子,做人,一定要挺起脊梁,决不能做愧对苍生社稷之事!在大义大节方面,她还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林大哥执意要到此祭奠,黎家妹子也默认了林大哥的做法: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严敏敏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扞卫了自己的尊严,也在蜀汉子民心中立起了一座丰碑。
人们常说什么树碑立传,其实,矗立在世人和后人心目中的丰碑,才是最为珍贵的。
这一刻,面对着这样的一座新坟,我真是怅惘不已了。
此刻回想起来,那一天,当我执意要把魏基立捉拿归案之际,我能够想到严敏敏会以死明志吗?
由此看来,人生的生死荣辱、离合悲欢,往往就在一瞬间。或者说,它取决于当事人那一瞬间所闪过的念头。
就是到这一刻为止,我的心间,依然能够一遍遍的闪过严敏敏自尽而亡的那一幕幕。
如此说来,阴阳两隔,似乎也不是那么遥远的。尘世间的这一切,自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
或许,对于严敏敏来说,川蜀大地上的这一幕幕,她已经看够了,不想再往下看了。特别是,当她终于看清了魏基立见异思迁、鲜廉寡耻的嘴脸之后,就已经生无可恋了。于是,她才决定来个一了百了。
如此说来,她也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妇道人家,习惯过着夫贵妻荣、相夫教子的生活。然而,风云突变之后, 她这才发现,再绚烂的梦想,最终也只是飘向天边的那一道晚霞。梦醒之后,这个世界,对于她来说,也没有什么值得眷恋的了。
临走之际,她也没有多说什么。
或许,她在想,这尘世间的俗事,自有俗人去安排,去奔波,去完成。此时此刻,我们这四个俗人,就在她的墓前,除了祭奠,就是某些未曾了结的事情了吧?
仔细想来,在这坟墓前,尘世间的喧嚣,倒是减少了不少。
因为,还活着的人,只想着做点事情,来告慰逝者。
或者说,尘世间的人们,正在用自己的灵魂,与逝者做着某种跨越时空与阴阳的对话……
那样一个夜晚,当我发现,当我意识到,魏基立负心薄幸,正打着严敏敏的主意之时,我在想着些什么呢?
魏基立反复无常、不择手段,左右着他的,就是那一己之私。对于这样的卑鄙小人,我深恶痛绝。
而严敏敏呢,就有点横刀夺爱之嫌了。
在当时,要说我能够容忍她,那自然是假的。她严敏敏凭什么啊?美貌,才艺,人品……都不是!说来说去,只因为,她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