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叛贼落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一声,他腰刀出鞘:“赵馨予,新仇旧恨,今天就一起算了吧?”

    赵馨予左剑右棒,摆了个“关门打狗”的招式,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道:“是啊,魏将军,那么多的新债旧账,总该清算一下了!”

    握刀的右手抖了一下,魏基立这样问道:“赵馨予,你,你既然一直都是奉旨破案云云的,总不至于以三打一,倚多为胜吧?”

    说着,扫了一旁的黎影儿和孙秋鸿一眼。

    在骨子里,他还真是担心,黎影儿和孙秋鸿就此亮出兵器,参与围攻。他的讨价还价,也只能先到这一步了。

    黎影儿和孙秋鸿把目光转向赵馨予,听她示下。

    鼻子哼了一下,赵馨予只是风轻云淡地说道:“孙姑娘,黎家妹子,这位魏将军,武艺怎样,倒不好说。不过,那逃跑的本领,倒是不容小觑的。因此,你们的任务就是,守住来路,可不能再让他逍遥法外了……”

    言下之意就是,孙黎二人可以不上前围攻,不过,在不让魏基立逃脱这件事情上,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换一句话说,对于只凭一己之力拿下对手,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魏基立如何忍受得住如此的轻视与揶揄?盛怒之下,他力灌刀身,单刀一挥,一招投石问路,攻向对手中路,一副要拼个鱼死网破的样子。

    这中路,原本就是防范最为严密之处。眼看对手如此不识好歹,赵馨予短棒向下一压,在将对手的来势化解之际,剑尖一闪,直取对手咽喉。

    此前,魏基立也是两次遇到这左剑右棒的招数了。

    他总觉得,如果单独把这些招数拆开,也不见得有多精妙,然而,一旦配合起来,就给人一种如虎添翼的感觉了。

    几年前, 他落败坠崖,侥幸逃过一劫之后,就开始思忖着如何破解这剑棒联袂的招法了。几经拆解之后,他总觉得,对手既然是双手各执一种兵器,那么,这招法上的优势,就是客观存在的。要想应付自如,苦练双刀,即是明智的应对之策。

    只是,拿惯了单刀的他,最终也没能够练起双刀来。有时候,他就这样宽慰自己,那些驰骋沙场的将领,如吕布,关羽,马超,魏延……也不见得哪个是双手拿着两件短兵器啊!于是,有空的时候,他就继续苦练起这单刀之法来。

    谁曾想到,再次交手,这一刻,仅仅是首回合,对手的长剑,就刺到了离自己咽喉只有一寸左右的地方。

    来招实在是迅如闪电,回刀招架已然来不及,危急之际也无法多想,魏基立只得先行退后几步,先避开对手的锋芒再说。

    只是,既然抢得了先机,赵馨予下手更不容情,紧接着,棒尖一指,刺向对手右边的手腕。

    这短棒所使的,却是长枪的招数。对此,魏将军自是了然于心的。于是,他单刀一封,挡住了对方短棒的攻势。短棒受阻之后,赵馨予长剑一挥,一招风卷残云,削向对手腰腹。魏基立的反应,也甚是迅捷,挥刀横扫,荡开了对手的长剑。

    双方各施绝活,转眼间,就斗了五十多个回合。

    一旁的黎影儿、孙秋鸿,也慢慢看出门道来了:从表面上看,双方似乎是各擅胜场,然而,由于兵器上的劣势,魏基立一直都是忙于招架,疲于奔命。偶尔的一两次反击,也因为忌惮于对方那绵密无尽的后手,显得疲弱无力。而赵馨予呢,拆了数招之后,就找到了对手的软肋。因此,接下来的攻防之招,更是有如狂风暴雨,杀得对手叫苦不迭,不住退却。

    战至酣处,赵馨予短棒一点,压向对手刀身。

    魏基立的力气,倒是要稍稍大些,他当即手腕一抖,要卸去对方的下压之力。他这样想,原本也自有道理:卸去对方的下压之力后,不就可以随即易守为攻了吗?

    然而,这一次,他想得太简单了些。

    正当他的单刀忙于应对短棒之时,赵馨予眼疾手快,一招流星赶月,踏上一步之后,剑尖径直刺出!

    魏基立猝不及防,被刺中了手腕上的一处筋脉,“当——”的一声响起,右手上所握着的那把单刀,跌落地上!

    赵馨予手腕向上一抬,剑尖指向魏基立的咽喉。

    魏基立手中没了兵器,而这一瞬间,那森寒的剑尖,离自己的喉头又只有半寸左右了,若要负隅顽抗,只怕那咽喉首先要被刺穿。

    眼看大势已去,魏基立把心一横,索性双手叉腰,听凭对手发落了。

    至此,这一场恶战到此结束。

    以前,那黎影儿在锦官里当过差。这一刻,眼看赵馨予得手,就使出自己捆绑上的拿手绝活,快步向前,先将魏基立捆了个严严实实。

    眼看对手束手就擒,赵馨予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到了这一步,这个蜀汉叛将,总该无话可说了吧?

    单纯论武力,倘若我也是单手拿兵器,或许,依然不是他的对手。或者说,只要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他全身而退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只是,在这生死之战中,又哪来的“倘若”呢?

    或许,他依然心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