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道不同(2/3)
,此时此刻,我们一行三人,就在这定军山里了。
这定军山绵延数里,山岭相连,层峦叠嶂的,要想找到那玉带溪,倒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两百年前,曹魏与蜀汉,曾经在这一带地方对峙。这一切,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汉中之战了。
此战的结果就是,曹军败退,蜀汉一方尽得汉中之地。
此战之后,蜀汉将前沿阵地,又向东北方向推进了数十里,就此,与曹魏一方对峙了数十年。
多年以后,崇山峻岭依旧,山岭上空的云朵,依然悠然飘逸,犹如闲庭信步,然而,当初参与那汉中之战的双方,早已不知所终了。
这一路走来,最能够触动人心的,又是什么呢?
山川无言,大地不语。我们的心思,它们未必就知晓吧?当然,它们也在用自己的目光,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又或许,对于这些山岭沟谷来说,尘世间的那一切,知与不知,又有何区别呢?反正,多少年以来,都是这样了:日出月落,朝云晚霞,草木荣枯。至于这土地上的人们嘛,则是换了一茬又一茬。这些人呢,或功成名就,或壮志难酬,或不温不火。然而,到了最后,依然免不了尘归尘、土归土。如此说来,这些亘古如斯的山岭丘壑,它们所望向人们的目光,倒是到了几分悲悯之情?
不过,就算是这样,到这世上走一遭的人们,真的就能够心如止水吗?如果不能,那么,他们心中的渴求,又是什么呢?
是啊,既然雁过留声,那么,人过留名,也就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想法了。换一个视角看,如果一点想法都没有,就难免穷极无聊、无所事事。当然,百年之后,能够青史留名之人,有如凤毛麟角。不过,人们想得更多的,依然就是,想好了,看准了,那就尽力而为吧。反正,数十寒暑之后,还有没有自己这个人,都是说不清楚的。
前面一段时间里,对于宁王子的心思,我也多了几分了解。
大体上看,对于当前的局势,他也算是洞若观火了吧?
他也渴望着能够有所作为,不想再像其先祖司马攸那样,郁郁以终。在这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
想让其投至刘大将军帐下,倒是有点勉为其难了。是啊,以他晋室宗亲之尊,自然不想“屈尊”了。或许,在他看来,刘大将军再怎么权势滔天,也还是大臣,只不过是众大臣之首而已。司马宁要这样想,也不无道理吧?至少,到目前为止,天下都还是他们司马氏一家的。
那么,以后呢?
以后的事情,谁说的清楚呢?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其实,我的本意,主要还在于,只要他肯过来,以后也就有了个照应。至于刘大将军那一关,我说上几句,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这位宁王子,居然不买账。
是啊,在这种事情上,也只能是点到为止了。
当然,宁王子另有想法,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他是晋室宗亲,如此尊贵的身份,如果再加上一番努力和奔走,到时事有所成,也不是就不可能。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天,我们一直出门在外,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也不忙着作出决定。
不忙在一时的事情,先搁置一下,也未尝不可。
这个司马宁,要说别的大本事,一时倒是看不出来。不过,到目前为止,在大事情上,倒是泰然自若,甚至还有点“宁折不弯”的感觉。是啊,这种个性,也自有可取之处,不宜一概而论。
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青儿懂得打一下圆场,那也是不错的。
至少,到目前为止,还不至于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此前,我也曾怀疑,这个宁王子,养尊处优惯了,只怕就像那笼子里的画眉,成不了什么气候。此刻看来,这个宁王子,还是渴望蓝天,还是先这要到辽远的天空,尽情翱翔一番的。
能够有着长空翱翔之志,还是难能可贵的吧?
至于能够飞多高,飞多远,另当别论。
那么,宁王子心中所想,究竟是什么呢?
另外举起一杆旗子,跟刘大将军并驾齐驱?
如果真有这种想法,那又如何呢?
只是,他年纪轻轻,要做到这一步,又谈何容易?
要达到刘大将军这种高度,几番艰难险阻、风雨坎坷,总是少不了的吧?他一个公子哥儿,真吃得了这些苦头?这,这就是我有点放心不下的。很多事情,想起来、说起来,似乎都不太难,难就难在此后的坚持。当然,我这样说,似乎是在为自己谋到了一个“美差”作辩解。其实,卑微如我,能够有点差事,也就知足了。
或许,宁王子还真有冲天之志,才不跟我一般见识。
然而,另有一件事情,也是需要斟酌一番的。那就是,现如今,对于那些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势力,刘大将军会听之任之?
是啊,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刘大将军饱经风霜
这定军山绵延数里,山岭相连,层峦叠嶂的,要想找到那玉带溪,倒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两百年前,曹魏与蜀汉,曾经在这一带地方对峙。这一切,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汉中之战了。
此战的结果就是,曹军败退,蜀汉一方尽得汉中之地。
此战之后,蜀汉将前沿阵地,又向东北方向推进了数十里,就此,与曹魏一方对峙了数十年。
多年以后,崇山峻岭依旧,山岭上空的云朵,依然悠然飘逸,犹如闲庭信步,然而,当初参与那汉中之战的双方,早已不知所终了。
这一路走来,最能够触动人心的,又是什么呢?
山川无言,大地不语。我们的心思,它们未必就知晓吧?当然,它们也在用自己的目光,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又或许,对于这些山岭沟谷来说,尘世间的那一切,知与不知,又有何区别呢?反正,多少年以来,都是这样了:日出月落,朝云晚霞,草木荣枯。至于这土地上的人们嘛,则是换了一茬又一茬。这些人呢,或功成名就,或壮志难酬,或不温不火。然而,到了最后,依然免不了尘归尘、土归土。如此说来,这些亘古如斯的山岭丘壑,它们所望向人们的目光,倒是到了几分悲悯之情?
不过,就算是这样,到这世上走一遭的人们,真的就能够心如止水吗?如果不能,那么,他们心中的渴求,又是什么呢?
是啊,既然雁过留声,那么,人过留名,也就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想法了。换一个视角看,如果一点想法都没有,就难免穷极无聊、无所事事。当然,百年之后,能够青史留名之人,有如凤毛麟角。不过,人们想得更多的,依然就是,想好了,看准了,那就尽力而为吧。反正,数十寒暑之后,还有没有自己这个人,都是说不清楚的。
前面一段时间里,对于宁王子的心思,我也多了几分了解。
大体上看,对于当前的局势,他也算是洞若观火了吧?
他也渴望着能够有所作为,不想再像其先祖司马攸那样,郁郁以终。在这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
想让其投至刘大将军帐下,倒是有点勉为其难了。是啊,以他晋室宗亲之尊,自然不想“屈尊”了。或许,在他看来,刘大将军再怎么权势滔天,也还是大臣,只不过是众大臣之首而已。司马宁要这样想,也不无道理吧?至少,到目前为止,天下都还是他们司马氏一家的。
那么,以后呢?
以后的事情,谁说的清楚呢?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其实,我的本意,主要还在于,只要他肯过来,以后也就有了个照应。至于刘大将军那一关,我说上几句,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这位宁王子,居然不买账。
是啊,在这种事情上,也只能是点到为止了。
当然,宁王子另有想法,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他是晋室宗亲,如此尊贵的身份,如果再加上一番努力和奔走,到时事有所成,也不是就不可能。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天,我们一直出门在外,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也不忙着作出决定。
不忙在一时的事情,先搁置一下,也未尝不可。
这个司马宁,要说别的大本事,一时倒是看不出来。不过,到目前为止,在大事情上,倒是泰然自若,甚至还有点“宁折不弯”的感觉。是啊,这种个性,也自有可取之处,不宜一概而论。
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青儿懂得打一下圆场,那也是不错的。
至少,到目前为止,还不至于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此前,我也曾怀疑,这个宁王子,养尊处优惯了,只怕就像那笼子里的画眉,成不了什么气候。此刻看来,这个宁王子,还是渴望蓝天,还是先这要到辽远的天空,尽情翱翔一番的。
能够有着长空翱翔之志,还是难能可贵的吧?
至于能够飞多高,飞多远,另当别论。
那么,宁王子心中所想,究竟是什么呢?
另外举起一杆旗子,跟刘大将军并驾齐驱?
如果真有这种想法,那又如何呢?
只是,他年纪轻轻,要做到这一步,又谈何容易?
要达到刘大将军这种高度,几番艰难险阻、风雨坎坷,总是少不了的吧?他一个公子哥儿,真吃得了这些苦头?这,这就是我有点放心不下的。很多事情,想起来、说起来,似乎都不太难,难就难在此后的坚持。当然,我这样说,似乎是在为自己谋到了一个“美差”作辩解。其实,卑微如我,能够有点差事,也就知足了。
或许,宁王子还真有冲天之志,才不跟我一般见识。
然而,另有一件事情,也是需要斟酌一番的。那就是,现如今,对于那些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势力,刘大将军会听之任之?
是啊,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刘大将军饱经风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