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韶河滵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聚云客栈

    银国护卫子焦是一个身材魁梧,目光眈眈的中年人,他专注地看着一直在独自研究开封地图的银国大王子凌骞,良久说道:

    “大王子,我们入开封府已有几日,对于执凰相书的消息仍然没有一丝头绪,我们是否要另寻他处。”

    凌骞缓缓抬起头来,褐色的凤眼目光迷离:

    “执凰相书现世的消息是蓬山之上放出来的,不会有误,它一定在开封府的某个地方。”

    子焦纳闷地:

    “会不会是蓬山的人故弄玄虚?”

    凌骞面色镇定:

    “想得到此书的人可不少,耐心些!不到最后一刻,我们不能上蓬山,要知道蓬山可比此处危险多了。”

    “是,那我再出去打探打探。”

    “告诉底下的人,万万小心。”

    凌骞的话音未落,窗外忽然飞来一支飞镖,钉在了墙上。

    “是谁?”

    子焦一惊。

    “不用追!”凌骞取下飞镖,飞镖里果然有一纸条包裹其中。

    “欲知执凰相书下落,明日城西韶河一见。”凌骞微微一笑,“送信的。”

    “恐怕是陷阱。”

    子焦说道。

    “陷阱也得去,我们银国人最重诚意,有人邀请,怎有不出席之礼。”

    凌骞语气冰冷。

    次日

    凌骞按约来到韶河畔,他眼观四路,只见韶河宽广,河水滔滔奔流不息,韶河周围皆为开阔,异常寂静。

    白色的石子路一眼望不到头,凌骞转身之际,忽见路中央站了一个白衣飘飘的女子,正背对他,朝河流源头的方向望去。

    凌骞上前几步:

    “是你,约我来此的?”

    白衣女子答道:

    “是。”

    凌骞目色冉冉:

    “我们银国人直爽不拘,喜欢开门见山,请问姑娘是何许人?”

    “一个可以帮助大王子的人。”

    “哦,如何可以帮我,不妨说来听听。”

    “执凰相书。”

    白衣女子只轻地巧说了四个字。

    凌骞蓦然而笑:

    “不错,我确为它而来,姑娘知道执凰相书如今在何处?”

    “不知。”

    凌骞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的背影:

    “那你如何有把握,能帮我?”

    白衣女子转过身来,面上的白纱随着微风轻轻飘动,双眸微扬,清澈如水:

    “因为,我可以寻到它,交予大王子。”

    “为何帮我?又有何条件?”

    凌骞双眸迷离。

    “执凰相书,古今难求,我有一心愿,旦求一观!我不会武功,必须借助于他人之手,而且,想得到执凰相书的人太多,我恐它一现世,必掀腥风血雨,我亦身处危局之中。思量之下,唯有将他交予强者手中,方能护其完整,保我无虞。”

    白衣女子安静地凝视着他。

    “你居然不会武功?”

    凌骞心中一震。

    白衣女子面向韶河,语气沉静:

    “幼年体弱,不适合习武,故而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小小年纪,好胆识,竟孤身一人与我会面!”

    “大王子看到了,我身边并无其他人。”

    凌骞目色冰寒:

    “那你就不怕,我会杀你?”

    “你不会。”

    “为何这般肯定?”

    白衣女子目及思远:

    “杀我,对你寻找执凰相书,没有一丝助益。”

    凌骞看着她,凌厉的眼神好像要把对方在瞬间看透了一般,这个女子年纪不大,说话滴水不漏,张弛有度,气定神闲,她究竟是何身份?

    “你刚刚也说了,想要得到此书者众多,为何选我?”

    白衣女子回眸:

    “执凰相书若出了开封府,必将远送银国,北宋再无风波。”

    这个理由,确出乎凌骞的意料之外:

    “你是北宋人?”

    白衣女子不置可否:

    “是。”

    “你为谁而冒险?”

    “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可信我了?”

    凌骞沉思寂虑,双目深幽:

    “不妨一试。”

    王府

    “橒澹,此次皇太后的千秋,父皇的意思是要举行盛宴,广邀文武百官前来庆贺,只为皇太后高兴。”

    景昉站在高高的一排书架前,手里抱着满满的书籍,回过头,语气平和地说着。

    “既是盛宴,到时候一定热闹非凡。此刻,银国大王子已身在开封,沪王府也未必会安静避嫌。”易橒澹负手而立,望着景昉认真一本本地收拾着书籍,“你还是习惯自己收拾这些书。”

    “让别人一收拾,我都找不着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