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怒火之罪(5/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且,在对冯某的车辆进行检查时,警方竟然在车内发现了很多管控刀具。

    这一发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冯某有入室盗窃的可能,毕竟这些刀具的存在绝非偶然。

    然而,这些证据仍无法解释警方心中的疑问。

    如此多的刀伤,真的仅仅是因为将冯某误认为小偷而进行的正当防卫吗?

    38 处刀伤,每一处都仿佛在质问着事情的真相。

    警方深知,这个案件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他们必须继续深挖线索,寻找更多的证据,才能解开这个充满谜团的案件。

    当警察为此案感到深深困扰之时,另一组负责走访调查烧烤店附近的警察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发现了至关重要的线索。

    店铺周围一家超市的老板在接受警方询问时,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

    他回忆起过往的种种场景,缓缓地向警察反映道,那个叫冯某的人经常来到烧烤店找张某的妻子马某。

    而且,冯某还时常在他家的公用电话处打电话,约马某出来私会。

    每次打电话时,冯某的言语露骨不堪,充满了暧昧与挑逗,让人听了都觉得脸红心跳。

    这一线索的出现,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波澜。

    它足以证明马某和死者冯某是相互认识的,而且关系绝非一般。

    警方凭借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开始进行深入的推断。

    他们认为,张某很可能是因为发现了妻子和冯某的奸情,心中的愤怒和屈辱达到了顶点,才失去理智杀害了冯某。

    毕竟,面对妻子的背叛,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陷入极度的痛苦和愤怒之中,做出冲动的行为。

    警方深知,这个案件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和人性的弱点,他们必须更加谨慎地调查,以还原事情的真相。

    警方意识到案件的关键所在后,继续加大对张某的讯问力度。

    审讯室内气氛凝重,灯光昏暗,警察们的眼神锐利而坚定,紧紧地盯着张某。

    他们以严谨的逻辑和犀利的言辞,不断地追问着案件的细节,试图突破张某的心理防线。

    张某一开始还试图坚持自己的谎言,神色慌张地为自己辩解。

    然而,随着警方将他的谎言一个一个地揭穿,证据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向他。

    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最终,在警方强大的压力下,张某知道自己已无法再隐瞒下去,只能如实交代自己杀害冯某的犯罪事实。

    他的声音低沉而颤抖,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悔恨和痛苦。

    张某被警方带走后,马某独自留在那曾经充满希望和幸福的烧烤店里。

    她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之中。

    她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她没想到自己的放纵会给丈夫带来如此巨大的痛苦,更没想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会引发这样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曾经热闹的烧烤店如今变得冷冷清清。

    桌椅杂乱地摆放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凄凉的气息。

    那曾经飘散着诱人香气的烤炉也已熄灭,只剩下冰冷的灰烬。

    店门口的招牌在风中微微摇晃,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的不幸。

    马某孤独地坐在店里,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懊悔。

    她知道,自己的一时糊涂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家庭,也毁掉了他们曾经努力奋斗的一切。

    张某被关押在看守所那狭小而冰冷的空间里,四周的墙壁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他的罪行。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空洞而迷茫,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回忆起自己和妻子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一起在安徽奋斗的日子,那些初到扬州时在夜市摆摊的艰辛与快乐,还有后来有了店面后的充实与希望。

    每一个画面都如同电影片段一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悔恨,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

    他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处理和妻子之间的矛盾,没有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与妻子坦诚地沟通,寻找解决的办法。

    他只是选择了隐忍,以为这样就能维持家庭的表面和谐,却没想到矛盾在沉默中不断积累,最终演变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他更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在看到冯某的那一刻,愤怒完全占据了他的理智,让他拿起了尖刀,做出了让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

    他知道,自己将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法律的制裁将会降临在他的身上,他的未来将变得一片黑暗。

    而冯某的家人在得知他的死讯后,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崩塌。

    悲痛欲绝的他们无法接受冯某就这样被人残忍地杀害。

    冯某在他们的心中,或许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