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也搞内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是,此时的南宋朝廷,倒是跟那明末差不多。

    有唱高调的,有想逃跑的,还有的一边唱高调,一边想逃跑的,就是没人能扛起大梁。

    就比如这陈宜中,殿前指挥使韩震提议迁都,被他骗到家里杀了。

    而朝廷让他去前线督战,他又不去,被王爚弹劾了就干脆跑到了南方沿海地区。

    朝廷召他好几次,都不回来,最后还是其母亲劝说,才回了临安。

    后来,元军要求陈宜中亲自前去谈判,他又悄悄的溜走了。

    总之就是,喷别人的时候挺厉害,唱高调也挺不错,当然他也做了一些事情,在当时算是稍微稳定了一些局面。

    但轮到他自己的时候,又有点贪生怕死的意思。

    至于朝廷的其他官员,那更是一言难尽,同知枢密院事曾渊子等等几十个大官招呼都不打,脸都不要,连夜逃跑。

    假装要点脸的,如签书枢密院事文及翁和同签书枢密院事倪普等人,就暗中指使御史台弹劾自己,好趁机卸任跑路,结果奏书还没递上去,这两人就等不及也跑了。

    到上朝的时候,空荡荡的大殿,就六个人站在那里!

    跟崇祯当年也是差不多。

    谢太后十分的生气,她说:“我大宋三百年,对士大夫从来以礼相待,结果现在是朝廷上的官全跑了,外面的郡守,县令也全跑路,读的圣贤书,到底是读了个什么?”

    最终,公元1276年,宋廷投降了!五月初二,宋恭帝赵?降封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他也成为了南宋的亡国之君。

    当然,这不能怪赵?,毕竟这个时候他才五六岁。

    南宋正式宣告灭亡!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不是南宋灭亡的时间,应该是1279年。】

    ...

    “啊!”赵匡胤要爆炸了,他揪着赵光义左右开弓,只把赵光义给扇得不成个样子。

    ...

    宋仁宗赵祯,愤怒的拍着桌子,吼道:

    “你们这些读书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国家危难,你们却全都跑了,我大宋对你们如此优待,你们就是这样报效国家的?混账,混账!朕,朕要取消对你们的一切优待,混账!”

    之前,天幕介绍明朝的英雄时,他还没这么大的火气,现在可真是!

    ...

    明朝,崇祯皇帝看到这里 ,也是同样火气很大,视频里又提到自己了,不过他没有怒吼,而是暗自扫视了这些臣子。

    他现在正在戚继光,卢象升,孙传庭等人的辅佐下,要先改变军队,到时候等一切都稳定了,那就送这些人一句呵呵了。

    现在还不是时候!

    ...

    唐朝,李世民淡淡道:“这些人,可真不是个东西!”

    尉迟恭立马应和道:

    “就是,这些人酸文人,整天就知道子曰子曰的,真要有危险,跑得比谁都快,还是咱们才敢真正的上战场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

    汉朝,汉武帝瞪了那董仲舒一眼,自语道:“不知道那心学是什么学说,能比肩孔子吗?”

    ...

    【另一边,文天祥升任了枢密使,后又升了右丞相,他代表宋廷前往和元军谈判议和,因为和元军主帅伯颜争论,被伯颜给拘捕了。

    好在,他找到机会,逃了出去,跑到了真州。

    真州守将苗再成十分高兴,给文天祥述说反攻计划,文天祥很高兴的称赞了苗再成。

    只是,这时候两淮安抚制置使李庭芝,以为文天祥是元庭派来劝降的,便让苗再成杀了他。

    苗再成不忍心,他在试探过文天祥,确认其不是元庭派来的人之后,便派人将文天祥送走了。

    原来,这李庭芝早年跟着防御大师孟珙,是一个刚毅不屈之人,宋廷未投降之前,他便坚持抵抗元军,对一切的劝降都置之不理,抓到那些投降的人,也是果决处置。

    后来,宋廷投降了,谢太后派人来劝降,他仍旧不听,死守扬州。

    扬州粮草殆尽之后,他又突围跑到泰州,继续抵抗,直至最后泰州城破,欲跳水自尽,结果水比较浅,被俘虏,然后元军抓至扬州杀害。

    至于苗再成,同样是一个刚毅不屈之人,真州城破之时,他怒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终不屈就义。】

    ...

    “哈哈哈!哈哈哈!”赵匡胤看着天幕里的李庭芝,苗再成,忽然就疯狂的大笑了起来。

    他为了提防武将,杯酒释兵权,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果,文官一个个都怕死跑路。

    可这些武将呢?只要投降,就能继续过好日子,但他们偏偏就是不投降!

    “好啊,好啊,你们这些士大夫!真好!真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好!”

    台下,群臣低头,只有赵普硬着头皮道:“陛下,其实士大夫里面,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