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袁崇焕的评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袁崇焕可真是,怪不得会被崇祯杀呢。”汉武帝不由得摇了摇头。

    ...

    【当崇祯得知毛文龙被斩杀之后,十分震惊,但他考虑到还要靠袁崇焕镇守辽东,所以还是就此事嘉奖了袁崇焕一番。

    与此同时,在面对复杂的北方蒙古问题上,袁崇焕也出现了失误。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喀喇沁部,在袁崇焕二次上任辽东时,喀喇沁部已经彻底倒向了皇太极。

    为此,他上奏朝廷给喀喇沁部出售粮食,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有人提出,喀喇沁部可能是在给后金买粮食,此举最终便宜的是后金。

    袁崇焕提出了两个方面的主张,一是要在蓟州加强防御力量,二是尽力拉拢喀喇沁部,把他们重新拉回明朝阵营。

    否则,若是喀喇沁部给后金当向导从蓟州进攻,那麻烦就大了。

    不过,此前孙承宗在这个问题上,就和袁崇焕有分歧,孙承宗的主张是既要防患他们,也要拉拢他们。

    明廷在经过考虑之后,决定让袁崇焕给喀喇沁部出售粮食,但是需要打探好喀喇沁部的实际人口数,限量供应,免得最后便宜了后金。

    而袁崇焕则是依旧我行我素,尽量在满足喀喇沁部的粮食要求。

    只可惜,一味的讨好,换来的不是感激。

    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十万,避开了宁锦防线,借道蒙古喀喇沁部,大举进攻明朝。

    “市米资盗”也成为了袁崇焕被处死的罪名之一。】

    ...

    “目光短浅,刚愎自用啊!”秦始皇摇摇头,显然他对袁崇焕彻底的失去了兴趣。

    ...

    “这袁崇焕在搞什么?那毛文龙再不听话,也是明朝人,判敌的概率可比那蒙古小多了。真是瞎搞,搞错了主次矛盾!这次,就留给其他人去抢吧,朕不要!”

    汉武帝脸色冷淡的摇头道。

    辛弃疾道:“陛下,这袁崇焕虽然...但是他是明朝人,他肯定懂很多那个时代的东西。”

    “啊!”汉武帝顿时一个激灵道:“对对对,哈哈哈,辛爱卿,若不是你提醒,朕差点忘了这件事,看来,咱们这个人咱们还是得极力争取!”

    ...

    【而刚开始,袁崇焕自信的以为后金顶多就是派了一两千人去蓟州搞事,并没有重视,只派了少量的人去支援蓟州。

    后来,他才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急忙调集关宁军回京勤王救驾。

    也就是这一次勤王,在还未完全击退后金军的情况下,袁崇焕便被崇祯拿下,关进了监狱,并且紧急启用了孙承宗。

    后金在北京城打了几仗,见没什么搞头之后,就在附近地区大肆劫掠了一番之后,回去了!

    这一次京畿之战,史称己巳之变!

    此战过后,崇祯一直在犹豫怎么处理袁崇焕。

    朝中弹劾袁崇焕的人越来越多,崇祯也在杀和不杀之间犹豫着。

    三法司第一次审议以谋叛罪判处斩首,被崇祯驳回,于是三法司又以谋反大罪判凌迟,再次被崇祯驳回。

    接着三法司第三次以谋反罪判凌迟,这一次,崇祯同意了。

    不过,最后崇祯还是放过了袁崇焕的家人,只判流放。

    最终,这位明末重臣,蓟辽督师袁崇焕死于凌迟,袁崇焕死后,京城百姓欢呼雀跃,还买其肉回去吃。

    直到清朝时期,袁崇焕被杀一事被塑造成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冤杀袁崇焕之后,袁崇焕的名声才开始好转。】

    ...

    “我...”

    天启年间,袁崇焕看到这里,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京城百姓,那么恨他的吗?

    ...

    崇祯脸色一黑道:“什么反间计,朕可没中反间计!那袁崇焕本就该死!”

    一旁,岳飞沉默不语。

    ...

    “这些后面的皇帝,怎么都喜欢用谋反的罪名去杀人?若是朕碰到这袁崇焕,真要想杀,杀了就杀了,该啥罪就是啥罪!”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

    “这些建奴鞑子,真是可耻,就会改历史,给自己脸上贴金!”朱元璋冷哼道。

    ...

    【袁崇焕!

    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

    有的人认为,他为官清廉,虽是一介书生,但作战勇猛,他镇守辽东之时,后金对关宁锦防线毫无办法,是明末难得的人才。他对大明忠心耿耿,却被崇祯帝杀了,实属自毁长城。

    同时,这里面有很小一部分人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时列的罪状属实,且毛文龙的牵制作用也没有多大,所以杀毛文龙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有的人认为,他虽然有才也有功,但为人刚愎自用,犯下的错误也不小。

    比如忽悠崇祯五年平辽,说大话!

    又如私自和后金议和,虽然是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