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个原因,就是高原作战。

    虽说劳师远征也有一定影响,但唐朝远征的次数不少,因此远征虽然会加重后勤负担,但应该说还是可以克服的。

    不然,唐朝也没法打到中亚去了。

    真正的问题还是高原反应。

    众所周知,平原地区的人在短时间内进入高原,有恶心,呕吐,头晕,眼花,乏力等等许多的症状,这会极大的削弱士兵的战斗力。

    只可惜唐朝貌似在这个时候还不知道红景天的作用。

    据说在清朝康熙时期,准噶尔蒙古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叛乱,清军远征西北高原,也产生了高原反应,导致军队战斗力大减,连战连败。

    就在康熙恼火之时,一个藏民献上了红景天 ,清军在服用红景天之后,高原反应减弱,战斗力恢复,很快就平定了叛乱。

    康熙帝认为是仙人相助,特别给红景天赐下了名字“仙赐草”。

    另外,人参,黄芪,茯苓等药材也有缓解高原反应的功效。

    如果当时唐军知道这些的话,应该情况会好很多。】

    ...

    “什么?红景天,是什么药?快去传太医过来。”

    唐高宗李治看着天幕,立马就激动起来,自从上次知道薛仁贵会打败仗之后,他已经下令让薛仁贵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了。

    如果那什么红景天真的能克制那什么高原反应,打吐蕃应该就会容易很多。

    与此同时,在青海附近的唐军大营,薛仁贵也十分的激动,高原反应这个词语他还是能听得懂的,并且他也知道这个情况。

    “传本将令,立马派人去寻找红景天,人参 ,黄芪,茯苓等药材!”

    青藏高原上,论钦陵也看到了天幕,要不是担心辱骂上天会被来一场什么处罚,他各种脏话都能出来了。

    “上天害我!快,派人去将所有的红景天都收缴上来,不能让唐军获得一丁点!”

    ...

    与此同时,其他朝代的帝王们也都记下了这个药。

    虽说高原苦寒,大部分的朝代并不想去占领这个费力不讨好的地方。

    但是他们可是见过后世的地图,那里已经成为了华夏的地盘。

    而且,他们还从天幕得知了许多事情,比如看似一望无垠的荒漠,或许地下就埋藏着煤炭,石油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可如果他们要是把工业发展起来了呢?

    ...

    【第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猪队友导致的了。

    这一场战争之前,唐朝便派遣了阿史那忠救援于阗,并且在薛仁贵出兵的同时,派遣了西突厥首领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在西域牵制吐蕃的兵力。

    薛仁贵大军抵达大非川之后,他便命令郭待封部携辎重在大非川修建防御工事,据险而守。

    他自己则是带着主力疾行突袭乌海城,在唐军的猛冲猛打之下,顺利拿下了乌海,斩获也颇为丰富。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唐朝“大诗人”郭待封却闹幺蛾子了。】

    ...

    “大诗人?”李世民懵了。

    “大诗人?郭待封什么时候成大诗人了?他有什么佳作吗?”李治很是懵逼的看向群臣。

    群臣都摇了摇头。

    薛仁贵军营,阿史那道真一脸好奇的看向郭待封道:“郭兄,没想到你还是 大诗人啊!”

    郭待封脸色微变,直接转过了头去。

    看了这么多次天幕,他似乎感觉到这个大诗人,就跟大明战神那样的称号一样,是嘲讽的。

    ...

    “大诗人?他郭待封写过什么诗?我怎么一首都不知道?”李白摇了摇扇子,表情很是不屑。

    ...

    【要说这郭待封啊,曾经惹得李积差点想砍了他。

    当初攻打高句丽时,郭待封任积利道行军总管,归李积节制,任务是带着水师直逼平壤,而后李积又派冯师本增援,结果因为船破延误了时期。

    郭待封想要将这件事汇报给李积,又担心被高句丽人得知了情况,于是写了一首离合诗。

    结果把李积给气得,说现在军情紧急,他还有心思写什么诗,定要砍了他。

    好在元万顷看出了这首诗的意思,给李积解释了一番,李积这才放过了郭待封,并继续派兵支援。】

    ...

    “啥玩意?这也太儿戏了,虽然他的考虑是对的,但万一茂公没看懂怎么办?”李世民很是生气的说道。

    李积的脸色则是有点尴尬。

    ...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一次郭待封是怎么坑人的?

    首先,这乌海城处在唐蕃古道的关键位置,西边是昆仑山脉,南边是巴颜喀拉山脉。

    吐蕃想要进入吐谷浑,必须经过这里,守住乌海城,吐蕃军队就无法进入吐谷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