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心有余而力不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给,你先拿着,等会看医生用。”

    齐明月知道他可能没钱,就从口袋,实际从家园里掏出一块钱,放在小孩手心。

    李树墩看到一块钱,立马像接了一个烫手山芋,语无伦次:

    “不,不......姐姐,我不能要,我......我还不起。”

    齐明月按住他的手没放,耐心解释:

    “你先别拒绝,姐姐有个事想请你帮忙,这个是提前支付的劳务费。”

    “树墩,你对大青山很熟,是吧?等你脚彻底好了,帮姐姐捡些柴火送到知青院,可以吗?

    一捆柴,换一分钱或者两颗奶糖。”

    “行不行?你接不接这个活?

    我本来就打算找村里的小朋友换柴火,今天正好遇到你,就先问问你。”

    李树墩一直埋着头,没吭声,齐明月不得不弯腰低头去看他的表情,这才发现小孩眼里噙满泪水。

    “谢谢姐姐,我接,我能干。”

    小孩带着哭腔的声音传来。

    OK,搞定!

    齐明月背上篓子,扶着李树墩开始下山。

    这小孩不愧是经常在山上跑的,路线很熟,途中还绕了一段路,找到一大片荠菜。

    齐明月从一路的闲聊中得知李树墩家里的情况,对于他跛着脚也要挖野菜的行为也就理解了。

    父母都已经去世,就留下他们兄妹三人相依为命。

    李树墩今年也不是十岁,而是十二岁,长得却跟十岁的小孩差不多。

    村里虽然还有他大伯、小叔两家亲人,也只能偶尔照顾一下,没有余力再养三个侄子侄女。

    还好李树墩能吃苦,一个半大的孩子咬着牙拼命干,每天硬是拿到七个工分,再加上弟弟带着妹妹割猪草,每天两工分。

    然后一有空就跑山上薅野菜野果,兄妹三人才没有饿死。

    李树墩妈妈之前生了一场重病,借了不少外债,兄妹几个赚的口粮本来就不足,还得拿出一部分还债。

    这也是为什么他比村里任何人家都要更早往山上跑的原因。

    “树墩,来坐下,咱歇一歇再下山。今天姐姐也得谢谢你,要不是你带路,我还不能这么快找到下山的路呢。”

    走到熟悉的半山腰,齐明月不着急了,找了一块还算平整的石头,招呼小孩坐下。

    伸手从背篓掏了掏,拿出一个黑色的窝窝头,递给李树墩。

    齐明月自己还好,毕竟吃过早饭,肚子里有货。

    身边的小孩肯定饿着肚子就上山的,下山这一路,他的肚子一直在演奏低音号,宣告对食物的渴望和期待。

    “树墩,姐姐请你吃个窝窝头,不是值钱的东西,谢谢你带路。”

    说完齐明月也拿了一个,大口吃了起来。

    这个窝头是厨房冰箱的存货,喜欢养生的现代人,哪家还能不备点杂粮呀?

    齐明月设计冰箱里的食物时,就搞了一大盒子杂粮窝窝头。

    个头挺大的,窝头底下的圆圈有成年人手掌大。

    现代超市的熟食区经常有卖,口味很多,玉米面窝窝头、紫米窝窝头、紫薯窝窝头、荞麦面窝窝头等等。

    她担心小孩不肯吃,特地选了一个颜色偏黑,其貌不扬,看起来不太好吃的这种。

    实际上味道很不错。

    现代的粉磨得很细,又是加酵母,又是加牛奶白砂糖的,不仅口感暄软,还带着丝丝甜意和奶香。

    跟现在的窝头外形相似,但味道完全不同。

    “这个窝头......”

    李树墩咬了一口就吃出来了,甜丝丝,一点都不刺嗓子,还有一股奶香味。

    很像小时候爹娘都在时带回来的大白兔奶糖化成水之后的味道,不用问也知道,眼前的窝头用料绝对不便宜。

    他拿着窝头,不知所措。

    齐明月转头看了他一眼,“你别说话,赶紧吃啊,吃完我们就下山。”

    李树墩一脸感激地低下头,虔诚地咬着窝窝头,心里默默打定主意,以后一定好好报答姐姐。

    从半山腰下山的路非常顺畅。

    下了山,齐明月先把人扶到大队卫生室,当然是李树墩指路。

    卫生室在村子中间位置。

    说是卫生室,实际就是一处民房,医生自己的家。

    医生姓唐,以前是一名大夫,后来接受县里卫生院培训,结业之后就成了一名赤脚医生,主要给本村和周边村里的人看病。

    一进院子就看到里面晒了不少药材,一股浓郁的药香味钻进鼻孔。

    院子比较宽敞,里面还有一块菜地,还单独打了一口水井。

    齐明月看了很眼馋,不过想到自己最多也就在村里住三年,没有必要折腾。

    她若在知青院也打一口井,那就别想清净了,一会你来打水,一会他来打水。

    扶着李树墩进院子这一会,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