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上清宫敬香(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个人,是一个中年的道士。

    他坐在一个长案子后面,案子上摆满了香。他的面前放了一个功德簿,旁边是笔墨砚台。

    “这位施主想敬香。”小道士跟中年道士撂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

    汪如海赶紧上前道:“是的,道长,我想敬香。”

    中年道士抬头看了一眼汪如海,微笑道:“施主是要烧高香、中香还是低香?”

    汪如海一愣,心想,烧香还有这么讲究的吗?但“烧高香”这三个字他可是听说过的。他这是来办事消灾的,当然要烧高香了,于是连忙道:“高香,高香,我要烧高香。”

    一边说,汪如海一边拿眼看了一下案头上的香,果然,有长短不同好几种规格。

    中年道士打量了一下汪如海,看得出来他是个有钱的主,而且看面色心中有事,要不也不能早早地赶这第一柱香。于是道:“高香的功德也高。”

    汪如海看了一眼功德簿,顿时明白了“功德”二字的含意。

    “嗯,就要功德高的。那个,要多少?”

    “不拘多少,关键看你的诚意了。”

    汪如海心想,从商业上讲,这不拘多少恐怕就是最贵的了。刚动了这个念头,汪如海赶紧压下。心想,敬香图的就是个诚意,是万万不能用“买”字的,人家都说“请”香。自己这样用商业的思想来衡量烧香的价值简直太没有诚意了。这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

    但是汪如海还是免不了要掂量一下给多少钱合适。他想了想,从包里掏出一万元钱,递给了那个中年道士:“道长,这个够吗?”

    那个道士也是个有经验的,一看厚度便知道是多少钱。

    一般地,烧个高香也就50至100块钱足够了。但是,那是对一般香客和经常烧香的香客而言的,而对于那些傻大款扔这点小钱是无法得到心理满足的。

    甚至那些贪官、恶棍,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的人,资产都上亿,他们来烧高香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平衡,要不夜里是睡不着觉的。你让他们只烧100块钱的香,要说有效果,连鬼都不信。

    这就是道不贱卖的道理。

    中年道士显然是个见过世面的,不要说1万,以前捐10万的人都有过。

    “不拘多少,关键在于心诚。最好的香,是心香。心意到了,一切皆灵。”

    这句话汪如海爱听,他是千里迢迢地坐飞机赶过来的,连夜冒雪爬上山来,又早早地来大门口候着,这心意还不够诚吗?

    中年道士收了钱,问汪如海:“施主叫什么名字,我好将你的功德记上。”

    汪如海报了姓名,那道士给他记在了功德簿上。然后给他拿了三炷香。

    不等汪如海接过香,那道士又道:“除了敬香,施主还可以为家人供长明灯祈福。”

    中年道士看出来了,这位施主是个有钱的,服务自然应该周到些。

    汪如海一听,正好,给汪晓禹祈个福。

    “那长明灯怎么个点法?”

    “短期的有三日、七日、十四日、四十九日、一百日等。供灯三至七日有神兆感应,四十九天为小圆满,一百天为中圆满?。长期的有一年、三年、五年和十年。可得大圆满。施主需要哪一种?”

    汪如海不假思索地说道:“要长期的,十年的。”

    中年道士一听,果然没看错,今天一大早就钓了条大鱼。

    他沉吟了一下,道:“这个功德要高很多。”

    汪如海道:“我是诚心诚意的,只要效果好就行。”

    中年道士道:“效果自然是好的。”

    汪如海也不废话,让随行的经理从手提箱里取了五万块钱现金,码在那案子上。

    那道士赶紧从旁边搬了一把椅子过来,让汪如海坐下。然后问:“施主要为何人祈福?我好把他的姓名录在明灯上。”

    “给我儿子,汪晓禹。”

    道士一听,心里有些吃惊,看着汪如海年纪也不大,孩子肯定很小,他为什么给孩子点长明灯?

    于是,他给汪晓禹录完信息后,又问汪如海:“施主家里最近是不是有些不平安?我们这里还提供清虚道长亲自开光的挂件,随身佩带,可消灾免厄。”

    汪如海一听,花钱的机会又来了,对方在钓他,他也在钓对方。

    他想,清虚道长亲自开光的挂件,那必须要请啊!钱花出去了,缘份自然就结下了,后面见面了才好提要求啊!

    于是毫不犹豫地说:“要要要,我这次来就是找请清虚道长的,他亲自开光的挂件一定很灵的。”

    “我看施主也是爽快人,这个挂件你不拘多少捐点香火钱,就可以请回去了。”

    又是一个不拘多少。汪如海出手越来越阔绰,直接让随从从手提箱里又取出10万元,堆在了案子上。

    那道士心里大喜,赶紧道:“施主真是诚意满满,我看这样,你先去上了香,回来到后院一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