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何苦修,何必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天,整个昆南县城都知道了有一个人在城中的小山上向一个姑娘表白了。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听清楚方楚楚的名字,只有很少的人听到了楚楚两个字。因为他刚喊的时候,所有人都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等到后来听到的就是三句“我爱你”。

    许多人都认为那是用大功率扩音器喊出来的,用这么粗暴的方式表白,竟然被许多姑娘评价为:太浪漫了!

    如果有人告诉大家,这是李二狗用嗓子喊出来的,估计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谣言。但风波巷的人都知道,这是真的。

    当然,何苦老和尚也知道,这是真的。

    这天一早,他就对小和尚说:“走,下山去,我们去结一段善缘。”

    师徒俩穿着个破纳衣,背着个破包袱就下了山。

    李二狗正在家中闲坐,隐隐地就感觉今天有人要来访。

    当那师徒俩刚走到城北的环城路的时候,李二狗就知道来的人是谁了。

    老和尚师徒俩来到了风波巷36号,刚敲了一下门,翠儿就开了门。老和尚合掌道:“阿弥陀佛,贫僧何苦,特来拜见李先生。”

    翠儿道:“你就是何苦大师啊,我家先生让我问问你,有什么事吗?”

    何苦老和尚道 :“你问他可识得我否。”

    翠儿心想,你这老和尚名气很大吗?凭什么我家先生要认识你?先生只是知道你的法号而已,人家都没有出来迎接你,你自己没数吗?这样问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不过她还是按原话回禀了。

    不一会,她又回到了大门口:“先生说,还不曾识得,大和尚请!”

    说完,翠儿做出请进的手势,老和尚也不客气,领着小和尚就随翠儿进了内院。

    李二狗早在门口迎接,他躬身一礼道:“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大和尚道:“阿弥陀佛,山野粗人,冒昧登门,还望见谅。”

    李二狗引师徒二人进入客厅,分宾主落座。翠儿给上了茶。

    “不知大和尚亲自登门,有何指教?”

    “阿弥陀佛,指教就不敢当,敢问先生自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

    “尚不知从何处来,亦不知到何处去。”

    “住于何处?”

    “亦无处可住。”

    “诚如是,难得先生有如此修为。见地未明,又何处行足?”

    “还望大和尚明示。”

    “诸形无常是生灭法,生于缘起,了于性空。如浪起于风,而实无一物谓之浪。世间诸相,皆为不实。缘聚则生,缘尽则灭。知一切法无我,生无所住心,离一切相,乃得解脱。”

    “既然无我,谁得解脱?”

    “缘来我在,缘去我灭,解脱者,实无解脱,是名解脱。”

    “有我者,无法解脱,无我者,无需解脱。那解脱岂不成了空谈?”

    “从有我,到无我,即为解脱。没有过程,只在一念之间。”

    “如何得此一念?”

    “云在青山月在天。”

    “实无所得焉?”

    “凡有一念,即为未了,实无一念可得。”

    “若无我亦无所得,修什么?求什么?”

    “何苦修,何必求?”

    “你是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不修而证,不求而得。明心见性,花开见佛。”

    “什么是佛?”

    “实无一物可谓之佛。佛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切可说的都是他的部分,用部分是无法去描述整体的。因此是不可说,不可说。”

    “不是说人人都有佛性的吗?”

    “人之与佛正如浪花之于大海。每一朵浪花都来自大海,融入大海浪花就不见了,这是无我。每一朵浪花其实又是存在的,这是有我。而浪花本身并不是一种实物,他是大海的一部分,它只是相。如果你看到的每一朵浪花都不是它的相,你就见到真正的大海了。其实,作为浪花的我们,本身就是大海的一部分,当我们融入其中时,就没有了分别。事实上,并无一个所谓的大海,它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而我们本来就从未离开过它。它是一根看不见的弦,遍布虚空,无所不在。世间万象,都是它演奏出的音符。”

    “如此说,修身岂不是无用?”

    “修身可助明心,明心可以见真性,见性可以成佛。若可直指真性,身心都是末事。”

    “那过去、现在、未来也是空吗?”

    “善哉,善哉,小居士所问贫僧不能作答。因为我也尚未明了,不敢乱说。”

    “那世界有很多吗?两个世界如果有联系,还算是两个世界吗?为什么不说是一个世界的两个部分?如果没有联系,佛是如何知道有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

    “阿弥陀佛,这个问题贫僧也无法回答。”

    “其实,你只是讲了物质的本源问题,并未明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你过分地强调了性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