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恻隐之心(3/4)
谁,自然是不会懂得情之一字。其中的欢喜喜悦,只有每个人心里才会体会,所有的悲伤苦楚,都会甘之如饴。爱一个人,本就是不理智的,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是毫无保留的付出,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誓言。”
李羽晴此刻的表情,就如同修炼明悟一般。
易清朵淡淡蹙眉,心中想着李羽晴刚刚说的那句话,情之一字,究竟该怎样参透?爱一个人,又是怎样的让人失了理智?
“我在民间曾听过一句话,生不能同裘死同穴,你与你夫君,既然如此相爱,那么本使,便成全你们。”易清朵不再去看李羽晴,看向一旁当吃瓜群众的王韧琅该开工干活了,“你让人准备一副上好的棺木,派人将她的丈夫与她一同送往世俗界,给她盘缠上路吧。”
李羽晴重重地给易清朵磕了一个头,“李羽晴,多谢使者大人成全!大人大恩,李羽晴永记在心。”
易清朵淡淡点了点头。事已至此,她已不想再过多追究。高门大院,大多是苦命女子,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李羽晴张了张口,却终究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含着泪再次朝她磕了三个响头。
易清朵受了她的礼。她不懂情之滋味,看过世间百态,一颗心早已冷硬,轻易不会动容,她不懂,那样的目光里,究竟……藏着的是怎样的深情?她也不愿去懂,若这样的深情,让人连性命都能枉顾,都能舍弃,就像是罂粟,让人无法自拔,失了理智。而她,向来都是理智为主导的。这样的感情太过可怕,她不愿去碰触。李羽晴的行为让她不自觉的想起了好友单莫钥。之前莫钥是这样,现在这个李羽晴又是这样!
唉!长叹一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李羽晴夫妇的事情让她想起古代诗人沈杰写的那首诗: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你若弃我而去,我必投湖自尽。你若身陷危急,我必以命相抵。你若驾鹤西去,我必忠贞不渝。
易清朵眉眼紧蹙,掉头,心下不由地多了一分怜惜。
李羽晴含着泪,不停地道谢,易清朵却并未回头。
“从今以后,隐姓埋名,天下之大,自有容身之处。”
李羽晴抬头看向易清朵,泪流满面,“多谢大人!羽晴明白,从此世上,再无李羽晴!大人再造之恩,民妇永世不忘!可是,民妇很想知道,大人为何会冒此风险,将我救出?”
李羽晴毕竟是大家氏族调教出来的,想的事情有远见、周到,在她看来,萧清奕这位执法使者,不过是奉命追捕凶案,与他们并没有任何交集,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的亲自出面救下她。且怎么看,这位执法使也不像是那种柔情之人,何况他是萧家大少爷,与李家二脉有恩怨。
“为何?”易清朵也想知道为何,可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竟然冲动地做出这样的事情,她向来不是多管闲事的人,似是这般苦情纠缠,她也见了不少,按照她的性子,根本不会有半分动容,这次却又为何做出这样的事?
为何,为了一时的心软?不是,因为她在二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好姐妹单莫钥的身影,动了恻隐之心,多管起了闲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就当是为了人间的美好多做了一份善事吧!
李羽晴惊愣地看着她。眼前这人横看竖看都不像是那种多情人,反而是薄情多。她觉得矛盾。
李羽晴的矛盾心理易清朵不知,也懒得知。转过身来,看着跪在地上的李羽晴淡淡道:“我既已救你出来,便不会有心加害。”
听得易清朵如此说来,李羽晴显得有一丝慌张,“民妇并没有这般想,民妇只是想知道原因,才能报答大人。”不管此人是因何缘由突发的善心,但是这个天大的人情她定会铭记于心。
易清朵摆了摆手,从怀中掏出一袋灵石丢给她,“走吧,天涯海角,带着你的爱人和希望远走高飞吧。刚刚说的只是一个参考,至于去哪里,由你自己做主。我不需要你的报答,也无需告知我你的去向。经此一别,再无相见之日。王领队,把她夫君的事情处理好,给她一个储物戒,让她自己随身带着,轻装上路。”
易清朵说完抬脚便走。
“是!”王韧琅在身后回道。
李羽晴含着泪看着易清朵,泪中却是满满的喜悦,“不知使者大人,可否愿意借一步说话。”
易清朵扫了一眼王韧琅,王韧琅点了点头,然后自己走到稍远的地方,她看向李羽晴,“你有何话要说。”
“使者大人可还记得,刚刚民妇曾问过你,可有喜欢的姑娘?”
“记得又如何?”
李羽晴低头浅笑,“刚刚王领队在,民妇不好说什么,也问的不对,如今民妇再问大人一次,大人可有喜欢的公子?”
易清朵桃花眼中阴鸷一闪,“你说什么?”
“大人,我夫君游历过红尘,我也跟着夫君学到一些识人的本领,大人可以瞒住任何人的眼睛,却独独瞒不住民妇,民妇在刚刚见到大
李羽晴此刻的表情,就如同修炼明悟一般。
易清朵淡淡蹙眉,心中想着李羽晴刚刚说的那句话,情之一字,究竟该怎样参透?爱一个人,又是怎样的让人失了理智?
“我在民间曾听过一句话,生不能同裘死同穴,你与你夫君,既然如此相爱,那么本使,便成全你们。”易清朵不再去看李羽晴,看向一旁当吃瓜群众的王韧琅该开工干活了,“你让人准备一副上好的棺木,派人将她的丈夫与她一同送往世俗界,给她盘缠上路吧。”
李羽晴重重地给易清朵磕了一个头,“李羽晴,多谢使者大人成全!大人大恩,李羽晴永记在心。”
易清朵淡淡点了点头。事已至此,她已不想再过多追究。高门大院,大多是苦命女子,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李羽晴张了张口,却终究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含着泪再次朝她磕了三个响头。
易清朵受了她的礼。她不懂情之滋味,看过世间百态,一颗心早已冷硬,轻易不会动容,她不懂,那样的目光里,究竟……藏着的是怎样的深情?她也不愿去懂,若这样的深情,让人连性命都能枉顾,都能舍弃,就像是罂粟,让人无法自拔,失了理智。而她,向来都是理智为主导的。这样的感情太过可怕,她不愿去碰触。李羽晴的行为让她不自觉的想起了好友单莫钥。之前莫钥是这样,现在这个李羽晴又是这样!
唉!长叹一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李羽晴夫妇的事情让她想起古代诗人沈杰写的那首诗: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你若弃我而去,我必投湖自尽。你若身陷危急,我必以命相抵。你若驾鹤西去,我必忠贞不渝。
易清朵眉眼紧蹙,掉头,心下不由地多了一分怜惜。
李羽晴含着泪,不停地道谢,易清朵却并未回头。
“从今以后,隐姓埋名,天下之大,自有容身之处。”
李羽晴抬头看向易清朵,泪流满面,“多谢大人!羽晴明白,从此世上,再无李羽晴!大人再造之恩,民妇永世不忘!可是,民妇很想知道,大人为何会冒此风险,将我救出?”
李羽晴毕竟是大家氏族调教出来的,想的事情有远见、周到,在她看来,萧清奕这位执法使者,不过是奉命追捕凶案,与他们并没有任何交集,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的亲自出面救下她。且怎么看,这位执法使也不像是那种柔情之人,何况他是萧家大少爷,与李家二脉有恩怨。
“为何?”易清朵也想知道为何,可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竟然冲动地做出这样的事情,她向来不是多管闲事的人,似是这般苦情纠缠,她也见了不少,按照她的性子,根本不会有半分动容,这次却又为何做出这样的事?
为何,为了一时的心软?不是,因为她在二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好姐妹单莫钥的身影,动了恻隐之心,多管起了闲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就当是为了人间的美好多做了一份善事吧!
李羽晴惊愣地看着她。眼前这人横看竖看都不像是那种多情人,反而是薄情多。她觉得矛盾。
李羽晴的矛盾心理易清朵不知,也懒得知。转过身来,看着跪在地上的李羽晴淡淡道:“我既已救你出来,便不会有心加害。”
听得易清朵如此说来,李羽晴显得有一丝慌张,“民妇并没有这般想,民妇只是想知道原因,才能报答大人。”不管此人是因何缘由突发的善心,但是这个天大的人情她定会铭记于心。
易清朵摆了摆手,从怀中掏出一袋灵石丢给她,“走吧,天涯海角,带着你的爱人和希望远走高飞吧。刚刚说的只是一个参考,至于去哪里,由你自己做主。我不需要你的报答,也无需告知我你的去向。经此一别,再无相见之日。王领队,把她夫君的事情处理好,给她一个储物戒,让她自己随身带着,轻装上路。”
易清朵说完抬脚便走。
“是!”王韧琅在身后回道。
李羽晴含着泪看着易清朵,泪中却是满满的喜悦,“不知使者大人,可否愿意借一步说话。”
易清朵扫了一眼王韧琅,王韧琅点了点头,然后自己走到稍远的地方,她看向李羽晴,“你有何话要说。”
“使者大人可还记得,刚刚民妇曾问过你,可有喜欢的姑娘?”
“记得又如何?”
李羽晴低头浅笑,“刚刚王领队在,民妇不好说什么,也问的不对,如今民妇再问大人一次,大人可有喜欢的公子?”
易清朵桃花眼中阴鸷一闪,“你说什么?”
“大人,我夫君游历过红尘,我也跟着夫君学到一些识人的本领,大人可以瞒住任何人的眼睛,却独独瞒不住民妇,民妇在刚刚见到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