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蓬勃发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珠觉得现在时机不到。

    她就把制造水泥的方子拿出来,让人开水泥厂,用来造城修路了。

    沈明珠坐在红池坝山顶上的一块大石头上,望着山下的盐泉厂以及港口,那蜿蜒的山路条条都通往盐厂,条条都通往码头。

    码头上,停着几条沈木匠带人制造的木船,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沈明珠现在的事业越做越大,她的养殖场里,多了几匹刚生的小马,牛群也多了几头小牛。

    兔子繁殖得最快,一窝一窝的生,现在兔子已经多得用上了三个养殖基地。

    还有鸡蛋这些,多得不得了。

    沈明珠不缺销路。

    她的第一个销路是唐仁家的唐家商铺,唐仁是京城唐家的旁支,他们家在全国好几个州府和县城都有商铺。

    现在沈明珠家里的蜡烛,都是批发给唐仁家销售的。

    沈明珠想到养殖厂里越来越多的牲畜,将一些鸡蛋和鸡卖给了系统。

    沈明珠觉得这样不划算,又想到了食品加工厂。

    她在系统里面,买了很多食品加工的书籍,又买了相应的佐料,在沈家村又建造了熟制的鸡腿,鸡翅,和烤鸡加工厂。

    沈明珠还在红池坝和县城,开了两个主打烤全羊为主,羊肉汤和烤羊肉串为辅的农家乐。

    这两个饭店都由大舅家的两个表哥管理着。

    不仅如此,沈明珠还出资建设了两个港口,一个港口建在红池坝下面的河边,一个港口建立在沈家村加工厂的前面。

    她又出资在沈家村修建了大马路。

    这样,她们这里,现在拥有了水路和陆路两条交通运输通道。

    沈家村和大山村离盐厂很近,张知县为了感谢沈明珠,从沈家村沈明珠的沈家族人里面,挑选了几名干活认真的族人去盐厂上班。

    还挑选了几名外公那边,苏家的族人去盐厂工作。

    张知县深知,像沈明珠家这样发展,沈家族人和外族家的族人也要发展,这样,才不会给沈家以后的发展拖后腿。

    对于张知县的关照,沈明珠表示很感谢。

    随后,她又跟张知县达成了交易,她表示,会将红池坝养殖厂的牛群,比市场低一些的价格,卖给衙门。

    让衙门卖给老百姓的时候,价格不要太高了。

    这样,县里的农户能够凑钱买牛耕地,再加上沈明书新发明的水稻打谷机,和水车,以及水稻插秧机的普及。

    这些都可以提高整个县的粮食产量,农民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当然,沈明珠没有说的是,虽然她家的牛看似低价卖给老百姓,可她并没有吃亏。

    因为,老百姓的粮食产量提高了,官府的税收就会提高,她整个县三成税收的收入,就会提高。

    嘿嘿,不得不说,沈明珠在提前布局,建设好整个县,既帮助了老百姓,还让自己的荷包更加充盈。

    谁叫这里是她的封地呢?有封地就是好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