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娘亲,娘亲(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现在府中的主子,只剩下了这些女眷。

    母亲用帕子给女儿拭了拭泪,又整理了一下母女两个的衣裙,王瑾仪正了正神色。

    门帘被小丫鬟打起。

    一个50多岁面带笑容微微有些发福的资深美女,在婢女的搀扶下缓步进门。

    后边跟着一个30岁出头,相貌端正五官大气沉稳的女子,牵着一个大约四五岁,长的像瓷娃娃一般的小女孩儿。

    “给母亲大人请安,见过大嫂。”

    随即,母亲慧娘屈膝行礼。

    大嫂杨氏与慧娘见礼,

    母亲又抱起王瑾仪,轻轻拍了一下孩子后背,提醒道:

    “囡囡,给祖母请安。”

    王瑾仪贴着母亲的脸,十足的奶音清晰响起:

    “瑾儿,恭请祖母康安。”

    这是极正式的请安,一般在节日或外出归来,请安时采用如此正式的问安方式。

    母亲慧娘正在要提醒,又听到。

    “给大伯母请安,玥儿姐姐好!”

    二房的丫鬟仆妇们放好了茶点,退了出去,屋里只在门口,留了丫鬟随侍。

    婆婆吴氏问起了,慧娘和王瑾仪的伤势,休养情况,日常调理等。

    沉了沉,挥退了房里丫鬟,祖母吴氏道:

    “上次说,你们的马车翻的有些蹊跷,确实是人为,左不过是当时去凌云寺的几家。”

    房间里无人插言,婆婆继续道:

    “我们王家,本为清流文人,世代不参与党争,不参与政变,下如此黑手原因尚不清楚。”

    说到此,吴氏端起茶碗,浅酌了一口,拿在手里沉思片刻后又说道:

    “不过,欧阳家主已经和老爷约好了,似乎是有这方面的消息。”

    说到此,缓缓抬头直视向慧娘:

    “恐怕,到时会有个交代吧,不要胡思乱想,勿要传,勿要妄论,什么不好的消息,传到这间房子之外,影响王家和欧阳俩家的世交,就不好了!”

    与欧阳家有牵扯?其实,欧阳家是岭南世族大家,府城欧阳氏,是致仕的东宫太傅--欧阳鸿鸣一脉,其长子欧阳熙仍在京中做翰林,一门皆为文士名流,吴氏不希望与其结怨。

    特别提点二儿媳慧娘。

    这次马车翻覆,程家陪嫁家仆徐嬷嬷,以命护主,为王家而死,王家该给亲家一个交代。

    可此时,杀出一个欧阳家,那其中的弯弯绕绕,就没法儿与程家明言,至于要如何与程家交代,吴氏没明说但警告儿媳不可乱传。

    “徐嬷嬷护的是,我王家主母和小姐,王家该有表示,明天……”

    婆婆吴氏又看了看慧娘,

    “你下个拜帖吧,你大嫂会代替王家,去程家拜访,一应事宜杨氏去办妥。”

    婆婆吴氏把目光,落在长媳杨氏身上,杨氏赶紧站起,恭敬地领命。

    婆婆并没有过多交代。慧娘明白,婆婆与大嫂,恐怕已经沟通过了。不该自己过问的,自己就不再问,只听结果就好了。

    徐嬷嬷原是慧娘的奶娘,作为陪嫁进了王家。可以说,这是娘家给出嫁女,留的自己人,徐徐嬷嬷此次出事,王家应该有所表示。

    慧娘心中,为与徐嬷嬷多年的感情不禁伤心。

    而此时,屋里两个小姑娘,彼此对望着,王玥仪看着,满头炸毛儿的小妹妹,走了过来,伸出小手儿,想要拉住王瑾仪。

    王瑾仪一边儿听着,大人交谈,一边儿分析,其中意味。

    :是谁下此毒手,非要杀人害命?

    王瑾仪两个小手紧紧握在一起,玥儿没有牵到王瑾仪的手。

    “妹妹来。”王玥仪唤道。

    母亲把王瑾仪放到脚踏上。

    婢女赶紧给两位小姐,在脚踏上铺上软垫,瑾儿紧紧挨着玥儿坐下。

    屋里,大人们的目光,转移到两个孩子身上,王玥仪拿着手中的香料荷包,炫耀的摆弄着,看瑾儿不错眼珠的看自己。

    “看,娘亲送我的,节气礼。”

    其实王瑾仪的心思,都在这个相貌精致眉眼出众的小女孩儿的脸蛋儿上。

    她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探向王玥仪的脸。

    “姐姐,美,好看!”

    大人们,被这互不搭尬的聊天方式,逗笑了,两个孩子却沉浸其中。

    玥儿拉住瑾儿的手,把自己的荷包放在瑾儿的手上。

    “送给妹妹,娘亲求的签,送给妹妹。”

    王瑾仪回过神来,这个小姑娘在给自己什么东西?

    低头一看是个荷包,荷包上用母亲的青丝绣了一个“玥”字。

    王瑾仪的神识突然闪亮。

    前世,王瑾仪和陈智远曾约定,两个人彼此互赠的礼物不能是用钱买的,只能是彼此亲手做。

    那样的礼物送给对方更有意义,也更能体现彼此心意。

    记得,自己送给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