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干饭人(2/3)
需要有个好体力呀!
王瑾仪挥动着勺子,努力干饭中。
否则一会儿又让人抱开了,自己这小胳膊小手的,干不过呀,干不过。
母亲看着王瑾仪的勺子挥舞的飞起,有些头疼。这餐桌礼仪是否也该提点一下呢?
年轻的母亲,端正坐姿,优雅进餐。和忙乎的,不亦乐乎的王瑾仪,形成餐桌上鲜明的对比。
身后的奶娘,出声提醒:
“小姐,我们不急的。”
边说边抽出帕子,帮小姐把脸蛋和嘴角的食物清洁干净。被打断的王瑾仪,抬头发现母亲面前饭菜几乎没动,看着细嚼慢咽的美女发愁!
干饭不积极,真是思想有问题!
于是,开启了经典试探三连问:
“娘亲,这个好吃吗?”
“娘亲,这个是什么味儿的?”
“娘亲,那个是什么呀?”
终于没有白费心思,意外获得了新品品尝的机会。哈哈,又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回馈哦!
没等高兴太久,又突然身体一轻,被抱下了桌子,手里举着的勺子又被人收走了。
回头一看,奶娘又开始脱自己的小罩衣。王瑾仪心中不满。
:我还没吃完呢!这是几个意思啊?
回头就甩着两条小短腿,生气地向门口奔去。
到了门口,往门槛上一趴,先抬右腿,再抬左腿,试图爬过门槛儿,没等站起来,就被奶娘追上,抱起。
王瑾仪挣扎着下地,试探着自己下门廊再下台阶。奔着东厢房的书房而去。
这是二房长子-王文栋的书房。
在不分家的大家族中,一般孩子都是大排行。
从整个排行上看,王文栋是四少爷,王瑾仪是二小姐。
待到得了母亲的首肯,奶娘帮王瑾仪推开了王文栋的书房门。
东厢房门一推开,屋子里墨香淡淡飘来。眼前的摆设极为规整。
迎门是一个书案。
案头右侧是大大的笔洗,依次向案台中央,有两个高低不同的笔架,清洗的干干净净的毛笔,按长短、粗细挂在笔架之上。
砚台位于书桌的中间,有大半块墨条放在砚侧。
一沓宣纸洁白如雪,平铺于书案左侧。两个长条形的镇尺,分别压在宣纸两端。
靠书案左边,是一个摆满书的书架,右侧是几乎全空的书架。
奶娘把小姐抱过门槛,轻轻放在书房里。古人对文化的崇拜,对文人的尊敬,使她驻足在门前。
因担心小姐一个人在屋里,回头看到母亲慧娘走近,奶娘退到门侧站定。
慧娘迈步进了儿子的书房。
环顾一圈没看见王瑾仪,向着书案走来。
看到书案底下,蹲着一个小小的人,把书房左侧书架下边儿几排书,但凡是自己能够到的全部拉到地下,正一本一本地翻看着。
这些线装书多为手抄本或者拓本,拓本分木拓本和石拓本,拓本不够清晰,仍然是墨拓,墨拓后以线装订。
由于纸贵拓印书籍很难得,每家的藏书极为珍贵。基本上一个家族的藏书和家族底蕴可以相提并论!
母亲赶紧上前,生怕女儿不小心损坏书籍。王瑾仪争分夺秒翻看着书籍,在短短这段时间里,看清了原来左侧书架下部的都是文史类经典。
终于看到一本游记,赶紧抱在怀里。
母亲一边自己飞快的收拾着,散落的书籍一边回身喊:
“青儿,王嬷嬷,来,快进来!”
看到下人进来收拾书籍,母亲注意到女儿抱在怀里的书。
于是用双手捏在书的两端,准备从王瑾仪怀中抽走。王瑾仪紧紧的抱着。
“把这个给娘亲,娘亲给唱里面的歌,给娘亲吧,给娘亲好不好?”
王瑾仪心中一个小人跳出来,吐槽:骗子,骗小孩子,有意思吗?
这是一本周游各国的游记,其中还有山川图。
:就是为了这个山川图,我才要看的!娘啊,别和我抢了!
现实是,王瑾仪的书被母亲拿走了。
委屈,王瑾仪委屈地放声大哭,泪水顺着脸颊滑落。进入这个世界的茫然,无助,都齐齐的涌出了王瑾仪的眼眶。
母亲手足无措,顺手从书案下抽出一本儿薄薄的册子。
“娘亲的,乖囡囡爱看书,娘亲高兴呢。”
又急急补救道:
“不哭,不哭了!走吧我们回娘亲的屋子唱歌谣。”
生怕女儿没听懂,又找补道:
“像哥哥和爹爹一样读书。”
王瑾仪闻声立刻止住了哭声,
:能读书了!
泪水挂在长长的睫羽上。
: 呀!难得呀!难得的机会,总算向目标前进了一小步。
:哼!不哭了!
王瑾仪看了一眼手里的
王瑾仪挥动着勺子,努力干饭中。
否则一会儿又让人抱开了,自己这小胳膊小手的,干不过呀,干不过。
母亲看着王瑾仪的勺子挥舞的飞起,有些头疼。这餐桌礼仪是否也该提点一下呢?
年轻的母亲,端正坐姿,优雅进餐。和忙乎的,不亦乐乎的王瑾仪,形成餐桌上鲜明的对比。
身后的奶娘,出声提醒:
“小姐,我们不急的。”
边说边抽出帕子,帮小姐把脸蛋和嘴角的食物清洁干净。被打断的王瑾仪,抬头发现母亲面前饭菜几乎没动,看着细嚼慢咽的美女发愁!
干饭不积极,真是思想有问题!
于是,开启了经典试探三连问:
“娘亲,这个好吃吗?”
“娘亲,这个是什么味儿的?”
“娘亲,那个是什么呀?”
终于没有白费心思,意外获得了新品品尝的机会。哈哈,又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回馈哦!
没等高兴太久,又突然身体一轻,被抱下了桌子,手里举着的勺子又被人收走了。
回头一看,奶娘又开始脱自己的小罩衣。王瑾仪心中不满。
:我还没吃完呢!这是几个意思啊?
回头就甩着两条小短腿,生气地向门口奔去。
到了门口,往门槛上一趴,先抬右腿,再抬左腿,试图爬过门槛儿,没等站起来,就被奶娘追上,抱起。
王瑾仪挣扎着下地,试探着自己下门廊再下台阶。奔着东厢房的书房而去。
这是二房长子-王文栋的书房。
在不分家的大家族中,一般孩子都是大排行。
从整个排行上看,王文栋是四少爷,王瑾仪是二小姐。
待到得了母亲的首肯,奶娘帮王瑾仪推开了王文栋的书房门。
东厢房门一推开,屋子里墨香淡淡飘来。眼前的摆设极为规整。
迎门是一个书案。
案头右侧是大大的笔洗,依次向案台中央,有两个高低不同的笔架,清洗的干干净净的毛笔,按长短、粗细挂在笔架之上。
砚台位于书桌的中间,有大半块墨条放在砚侧。
一沓宣纸洁白如雪,平铺于书案左侧。两个长条形的镇尺,分别压在宣纸两端。
靠书案左边,是一个摆满书的书架,右侧是几乎全空的书架。
奶娘把小姐抱过门槛,轻轻放在书房里。古人对文化的崇拜,对文人的尊敬,使她驻足在门前。
因担心小姐一个人在屋里,回头看到母亲慧娘走近,奶娘退到门侧站定。
慧娘迈步进了儿子的书房。
环顾一圈没看见王瑾仪,向着书案走来。
看到书案底下,蹲着一个小小的人,把书房左侧书架下边儿几排书,但凡是自己能够到的全部拉到地下,正一本一本地翻看着。
这些线装书多为手抄本或者拓本,拓本分木拓本和石拓本,拓本不够清晰,仍然是墨拓,墨拓后以线装订。
由于纸贵拓印书籍很难得,每家的藏书极为珍贵。基本上一个家族的藏书和家族底蕴可以相提并论!
母亲赶紧上前,生怕女儿不小心损坏书籍。王瑾仪争分夺秒翻看着书籍,在短短这段时间里,看清了原来左侧书架下部的都是文史类经典。
终于看到一本游记,赶紧抱在怀里。
母亲一边自己飞快的收拾着,散落的书籍一边回身喊:
“青儿,王嬷嬷,来,快进来!”
看到下人进来收拾书籍,母亲注意到女儿抱在怀里的书。
于是用双手捏在书的两端,准备从王瑾仪怀中抽走。王瑾仪紧紧的抱着。
“把这个给娘亲,娘亲给唱里面的歌,给娘亲吧,给娘亲好不好?”
王瑾仪心中一个小人跳出来,吐槽:骗子,骗小孩子,有意思吗?
这是一本周游各国的游记,其中还有山川图。
:就是为了这个山川图,我才要看的!娘啊,别和我抢了!
现实是,王瑾仪的书被母亲拿走了。
委屈,王瑾仪委屈地放声大哭,泪水顺着脸颊滑落。进入这个世界的茫然,无助,都齐齐的涌出了王瑾仪的眼眶。
母亲手足无措,顺手从书案下抽出一本儿薄薄的册子。
“娘亲的,乖囡囡爱看书,娘亲高兴呢。”
又急急补救道:
“不哭,不哭了!走吧我们回娘亲的屋子唱歌谣。”
生怕女儿没听懂,又找补道:
“像哥哥和爹爹一样读书。”
王瑾仪闻声立刻止住了哭声,
:能读书了!
泪水挂在长长的睫羽上。
: 呀!难得呀!难得的机会,总算向目标前进了一小步。
:哼!不哭了!
王瑾仪看了一眼手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