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自省(2/2)
事罪虽不在朕,但之后朕却是有数次机会,但朕却皆没有把握住其中分寸,第一次便是那王允诛杀董卓之后,朕见王允面目狰狞而心生惧意,殊不知彼时的王允远非董卓那等杀伐决断之人,朝中太尉杨彪、司徒赵温等人可以用于制衡王允,而正是朕之不查导致蔡邕冤狱受戮,李傕、郭汜二人复反之祸。”
“若当时朕能够保下蔡邕,不使王允在朝堂之中一家独大,以吕布之骁勇,梅邬之钱粮,何愁这天下不平?此为朕失时之其一也……”
“其实不止如此,蔡邕身为饱学大儒,不但曾为朕的启蒙之师,更兼之其门下学生众多,甚至就连清流士人也多与其交好,而蔡邕一人亡于冤狱,又寒了多少人心?”
刘艾闻言看着满脸懊悔的刘协,想了想,道。
“陛下不必如此自责,在臣下看来,陛下当年只是太过年幼,接连遭逢大变,一时不察而已……”
刘协摇了摇头,道。
“堂叔不必开解于朕,朕身为乱世之君,若想中兴大汉怎可以常理论之?天授之机未取,则必受其害,况且在那之后,朕还有过第二次机会,可惜朕依旧未能把握……”
“若当时朕能够保下蔡邕,不使王允在朝堂之中一家独大,以吕布之骁勇,梅邬之钱粮,何愁这天下不平?此为朕失时之其一也……”
“其实不止如此,蔡邕身为饱学大儒,不但曾为朕的启蒙之师,更兼之其门下学生众多,甚至就连清流士人也多与其交好,而蔡邕一人亡于冤狱,又寒了多少人心?”
刘艾闻言看着满脸懊悔的刘协,想了想,道。
“陛下不必如此自责,在臣下看来,陛下当年只是太过年幼,接连遭逢大变,一时不察而已……”
刘协摇了摇头,道。
“堂叔不必开解于朕,朕身为乱世之君,若想中兴大汉怎可以常理论之?天授之机未取,则必受其害,况且在那之后,朕还有过第二次机会,可惜朕依旧未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