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大兄的责任(苏辙、苏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

    袁兵审视地看向袁大郎,良久,不情不愿地叫了一声:“大兄!!!”

    袁大郎气极,把这孽障抱到腿上,“啪啪啪”揍了几下小屁股。

    袁兵一阵鬼哭狼嚎。

    袁圆捂住自己小屁股,害怕地缩在爸爸身边。

    老父亲给她手里塞了一个兔腿,袁圆小朋友一边害怕,一边美滋滋啃了一口兔腿。

    另一边的贺凡趁她注意力不集中,给她嘴里塞了一筷子清炒红薯杆。

    袁圆嚼嚼嚼,半天才反应过来,生气地看向贺凡:“贺凡叔叔不乖!我都跟兵兵说好啦,菜菜都给他吃,圆圆吃兔兔!!!”

    说完,发现大家都看着自己,连忙把手里兔腿腿藏到身后。

    袁兵见老父亲不揍自己了,滑下他的腿,跑到袁圆身后,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兔腿。

    两个小团子凑到一起啃兔腿,都是一脸满足。

    袁大郎叹气:“儿女都是债啊!”

    叶老夫人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可算是等到你知道这层道理的一天了。”

    袁大郎:“……”

    袁青有点好笑:“快吃面吧,都要坨了。”

    叶老夫人吃了好几口桌上唯一的素菜:“这胖胖的杆子还能吃啊?”

    “别说,味道是真不错。”

    其他人也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尝了尝,确实鲜嫩清脆,很是美味。

    叶老夫人对袁青说:“咱留几口给你阿翁,回头让他上道奏疏,也算做了一件好事了。”

    袁青拦住她:“阿奶,等咱们再试试胖胖的叶子,看做出来味道如何,到时一起上报。”

    叶老夫人点头:“那也好。”

    又夹了一筷子胖胖杆,慈爱地看向袁青:“我们家大娘子的手艺,就是烹个鞋底子都好吃。”

    袁圆着急地跑过来:“不行不行不行,不可以吃鞋!!!”

    她抬起小jiojio给大家看:“鞋上面有二黄的粑粑!!!”

    袁家人都笑了起来,叶老夫人逗她:“白白拉粑粑,你还要跟它打架,怎么二黄拉粑粑你就不揍它了?”

    袁圆又啃了一口腿腿,然后悲伤望天:“母不嫌子丑!!!”

    袁二郎一脸惊讶:“哎呦,咱们圆宝儿还是个好阿娘呢!”

    小娃子笑成眯眯眼:“我都可会当阿娘啦!!!”

    她高兴地跑来跑去,跑到袁方身边时,差点被绊倒。

    袁大郎一把抱住她,才没让她摔了。

    袁圆捂住自己的小嘴嘴,小小声说:“大兄睡觉啦!”

    原来一直没说话的袁方已经靠坐在房柱睡着了,他的腿伸出来,差点绊倒小娃子。

    叶老夫人轻声说:“这孩子,小小年纪太过懂事,在路上都不忘读书,有啥活都跑在最前头,是累着了。”

    袁大郎也压下声音:“我抱他回房去睡。”

    长子四五岁以后,就不让他抱了,小小人一个,知道了自己是家里的长孙,是大兄,总是一副沉稳的样子挡在弟妹面前。

    袁大郎把儿子抱起来,发现他其实不过也还是个孩子。

    袁方此时正在梦中,梦里他来到了一个在经史课中,没有听到过的朝代。

    大宋王朝。

    后世很多人用弱宋来评价那个王朝,但也有人说,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袁方梦中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兄弟。

    弟弟苏澈,和哥哥苏轼。

    眉山苏氏,一门三苏,名动天下。

    苏轼是北宋时期诗词造诣最高的一代文豪,他的诗词既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凉,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迈。

    苏辙亦是文采非凡,哥哥苏轼的盛名之下,也没有掩盖他的才能。

    他一路官至宰相,一生都在升官和庇护哥哥苏轼。

    苏辙比哥哥小两岁,兄弟二人从小一起读书,一起成大,感情非常深厚。

    后来二人共同参加科举考试,同榜进士及第,轰动京城。

    这场科举中,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同届考生还有后来文学大家曾巩,北宋理学的开创者程颢、程颐兄弟,以及写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横渠四句的张载。

    苏轼兄弟在一众才子之中脱颖而出,成功中第,同朝为官。

    几年后,兄弟二人参加了由皇帝安排的制科考试,宋仁宗对二人评价甚高。

    后来受王安石变法影响,二人因反对变法被贬,亲密无间的兄弟,自此数年未能相见。

    苏轼思念弟弟,在中秋时提笔挥就《水调歌头》,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

    苏轼生性自由,性格肆意洒脱,在官场上直言直语,常常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乌台诗案,苏轼身陷牢狱,深感命不久矣,给苏辙写下诀别诗。苏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