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大忽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乾清宫。

    夏言受召而来。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

    “夏卿请起。”朱厚熜笑吟吟道,“快过来坐。”

    夏言瞧了眼一桌子的丰盛酒菜,不禁有些迟疑,进入权力中心也有些年头了,对这位皇帝的品性,他已然了解。

    平白无故的示好,绝不是好兆头。

    “臣岂敢与君同桌共宴?”夏言惶恐的说。

    “夏卿当得。”

    黄锦捧哏道:“夏学士公忠体国,日日操劳,皇上这是心疼你呢,需知,君赐不可辞!”

    夏言一时无言,只得谢恩。

    屁股刚坐下,夏言便试探着问:“皇上可有需要臣效劳的地方?”

    朱厚熜反问:“若有,夏卿可愿?”

    夏言:“……”

    本想抓主动权,不想一下子就被动了。

    “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夏言硬着头皮说,“只要是为国为民之事,臣……当仁不让。”

    “说得好!”朱厚熜大喜,“黄锦,给夏学士斟酒。”

    “不劳烦黄公公了,臣自己来。”夏言再傲,也不敢狂妄到让司礼监掌印伺候。

    诚然,黄锦人畜无害,可司礼监毕竟掌握着批红之权,凭此一点,黄锦这个掌印太监,说是内相也不为过。

    夏言抢在黄锦前面提起酒壶,为皇帝斟上酒,又给自己斟上,同样的酒杯,他杯中的酒水少于皇帝许多。

    分寸感拿捏的十分到位,此刻的夏言,还十分清醒。

    见皇帝举杯,他忙也快速举起酒杯,“臣,敬皇上。”

    “嗯。”

    一杯酒下肚,朱厚熜笑着抄起筷子,招呼道:“夏卿莫要拘谨。”

    “哎,是。”

    美味佳肴,夏言却食不知味,愈发惴惴不安。

    李首辅干不了多久了,按例,之后便是他来担任首辅,哪怕丁忧的翟銮恰巧回来,离开中枢数年的翟銮,也竞争不过他。这点,毋庸置疑。

    可千万不要在这时候出幺蛾子啊,对我有意见的同僚本就不少……夏言心中祈祷。

    数杯小酒下肚,夏言忍不住问:“不知皇上有何吩咐?”

    “不急。”朱厚熜笑吟吟道,“吃饱喝足才有力气谈政务不是?”

    “……是。”

    一杯一杯又一杯……

    两刻钟之后。

    朱厚熜放下筷子,接过黄锦递上的棉帕擦了擦嘴角,夏言当即正襟危坐,忐忑的等待皇帝指示。

    “夏卿以为,百姓愚昧好,还是明理好?”

    “啊?这……”夏言完全没想到皇帝会是这么个开场白,一时愣在当场。

    “说实话即可,朕爱听实话。”朱厚熜笑意温和,“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就当是闲聊,出的你口,入得朕耳,不足外人道也。”

    可他越是这么说,夏言心理负担就越大。话说,黄公公不是人?

    大事开小会,这是惯例。

    皇帝有主张,从来不会直接搬到台面上,无不是事前试探试探再试探,觉得有谱了,才搬上朝堂。当然,太祖除外。

    夏言可不会天真的以为,皇帝又是摆宴,又是给笑脸,就是为了跟他闲聊。

    “臣以为……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百姓愚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夏言模棱两可,又富含哲理的说,“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朱厚熜好笑道:“瞧,夏卿这是怕事儿呢。”

    “夏学士才不是怕事之人。”黄锦连忙接住包袱,一本正经道,“夏学士若真怕事,朝堂之上,就不会有许多大臣不满夏学士了,正因为夏学士敢于说话,敢于做事,敢于得罪人……”

    巴拉巴拉……

    黄锦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好一通吹捧。

    如此拙劣的捧杀,夏言哪里看不出来,可这话出自司礼监掌印,且极有可能出自皇帝授意,又能如何?

    “黄公公谬赞了。”

    黄锦一挺胸脯,“皇上爱听实话,咱家只说实话!”

    夏言:“……”

    知道左右是躲不过去了,夏言只好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皇上若有忧心之事,还请明示。”

    朱厚熜似是才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道:“夏卿这么一说,朕还真想起一件事来。”

    “……请皇上吩咐!”

    “唉,百姓苦啊……”朱厚熜神情悲苦。

    夏言:(⊙o⊙)…

    这这这……这是我们的词儿啊?

    这是什么路数?夏言一脸茫然,完全不知所以。

    “咳咳,今大明国力强盛,百姓足食,皇上爱民之心,天地可鉴。”夏言谨慎的说,“我大明百姓,其实……生活很好了。”

    “这话实不该出自夏卿之口。”朱厚熜悲天悯人,略带责怪的说道。

    “……是,皇上仁德,臣不及万一。”夏言都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