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的一生中曾教导过三位太子殿下,令人遗憾的是,这三位弟子最终无一人能够登上皇位宝座,而且他们的结局一个比一个悲惨凄凉。

    这样的结果无疑给李纲的教学生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第一位太子学生杨勇,这位学生啊,实在让人有些头疼。

    李纲此人呢,性格正直,却又不善言辞,情商也略微欠缺了一些。

    他见到太子行事有所不当之处,便会毫不留情地当面斥责,全然不顾及对方的身份与感受。

    如此一来,这对师徒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至于杨勇最终的结局嘛,但凡读过隋史之人皆心知肚明。

    他惨死在了弟弟杨广之手,下场可谓凄凉至极。想来也是令人唏嘘不已,若是当初杨勇能够听从李纲的教诲,或许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吧?

    李纲他生命中的第二位太子学生李建成。

    同样这个学生也不好教,李纲给李建成提出了不少建议,但不被采纳,直脾气的李纲上书李渊不干了。

    李渊一看,这不成啊,如果同意你了,你这个公认的大才都辅佐不了太子,那还有谁能?

    这不是坐实了太子不贤么?

    所以李渊给李纲升官了加授太子太保,不让走。

    李建成的下场,这不前两天刚被李泰射死么。

    这第三任学生嘛,当然就是现在还未成年的未来“太子”李承乾。

    想到李纲的彪悍战绩,李泰都有点不想为李世民招揽李纲了。

    李泰接着说到:

    “李老头,你要真的死了,你前面教导两个太子,结果一个被废,一个谋反而死,有这样的经历,你太子杀手的称号也就真的洗不掉了。

    小子我还会为你的事迹写一部小说,然后找千八佰个说书先生,每天在长安的天桥,茶馆等地方传颂你的事迹。

    嘿嘿嘿,就看你怕不怕了。”

    “孺口小儿,你敢!!!”李纲气的,差点吐血。

    李泰态度缓和一些说到:

    “我父王未来会是一个明君,他的太子需要一个正直的老师,这不就是您的机会吗?”

    李泰的话让李纲沉默。过了一会,他看着李世民,问道:

    “将来,若你立了太子,难道还敢让我当太子老师?”

    李世民大喜,忙说道:

    “先生大才,乃是当世大儒 ,若我的子嗣能得先生教诲,必定是天下大幸,大唐大幸。”

    李纲于是拔下一只烧鸡腿,狠狠啃了一口,然后一口干掉一壶米酒汁,大笑道:

    “既然秦王殿下如此看的起老夫,老夫愿意全力辅佐殿下。”

    李世民随之看向魏征,只见魏征坐在那闭目养神,说道:

    “魏征,你可是出了名的正直,但也不是迂腐之辈。我若要成为真正明君,需要您在旁鞭策辅佐。”

    魏征纹丝不动,似乎仍旧不想搭理李世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伯伯,你是我父王最需要的人镜!”

    听到李泰的这句话,在场的其余三人都惊到了。

    魏征看着李泰,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深意,然后转头看向李世民,语气郑重地问道:

    “秦王,若是我投靠于你,并发现你有所过失,当我直言不讳地指出时,你是否能够谦逊地接受规劝呢?”

    李世民闻此一言,立即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答道:

    “先生若能助我,我必定心怀敬意,虚心听取您的教诲,并努力改正自己的过错。”

    魏征微微一笑,他缓缓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口醋芹送入口中,咀嚼片刻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接着,他轻声说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哈哈哈哈,秦王殿下,你可真是有一个出色的儿子啊!老夫佩服至极。

    如今,我已心悦诚服,只希望殿下能够严于律己,端正自身行为。”

    他的话语中蕴含着对李世民的期许与告诫,而李世民则静静地聆听着,似乎在思考其中的深意。

    收服了李纲与魏征二人后,李世民与李泰乘坐着华丽的马车缓缓回宫。

    一路上,李泰闭着眼睛,似乎正在小憩。

    突然间,他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意袭来,让他浑身一颤,急忙睁开双眼。

    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和不安。

    只见李世民正坐在对面,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目光紧紧地盯着他。李泰有些摸不着头脑,好奇地问道:

    \"父王,怎么了?难道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李世民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青雀啊,你可真是我的麒麟儿啊!

    前些日子,你大哥骑马时不慎受伤,不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