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大帅亲临阅江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治军、务实理政、民生商贸齐头并进等诸多执政理念。

    特别是提倡商贸发展,虽然这遭致了士人阶层的诸多非议乃至骂名,但无疑提振了整个商绅阶层的精气神。

    实际上在这明末,大明的商贸发展本就是大势所趋,而士人们当中之所以有人非议唐世勋提倡商贸,不过是些酸儒在怀念太祖皇帝时就提出的重农抑商之国策、或是借此来邀个直名罢了。

    加之楚军商会成立时的第一原则就是必须以楚军的利益为先,因此宋宜璟一直秉承着这些原则行事,他扪心自问足够对得起唐世勋赦免他宋家族人之恩,且他也清楚正因为他忠心任事,唐世勋才未苛待他。

    至于说发妻王秀荷?宋宜璟每每想起这个早已变得恶毒狠辣的发妻就暗自苦笑,他对王秀荷委实一言难尽。

    从自尊心和脸面的角度而言,宋宜璟又岂会不恼王秀荷勾引唐世勋?哪个男人能受得了脑壳上绿油油的一片?况且王秀荷与唐世勋的关系早已尽人皆知,他宋宜璟心里的苦又能向谁倾诉?

    但从他宋家的家族利益而言,作为接替先父成为一族之长的宋宜璟又岂敢为了自己的脸面而去得罪王秀荷?虽然王秀荷打骂他金屋藏娇的几个小妾,但王秀荷同时又力挺他的亲弟弟宋宜琛,且并未苛待其他的宋家族人。

    宋宜璟的亲弟弟宋宜琛与唐世勋同龄,年二十三岁,宜琛素来博学多才,王秀荷以前就甚是看重这个小叔子。

    因此王秀荷在零陵城时与宋宜琛交流了许多从政心得,并为宜琛多方运作。

    宋宜琛在宋家遭逢大难入狱以前在永州府衙的承发司任职,对于衙门里的各房事务皆是门清,今年正月出狱以后他先是外放珠山任提调主事,‘鹤珠粮道’的沿途、珠山与水口山的行政事务便是由宋宜琛主理。

    至三月中旬,王秀荷在征得唐世勋的同意以后,派人护送宋宜琛北上祁阳县任牛角坝镇提调主事;三月下旬入祁阳城;四月初任祁阳县衙吏房司吏;四月中旬平调至衡州府常宁县衙改任户房司吏;下旬再调至衡阳县衙升任主簿。

    无论宋宜琛在哪个位子上皆处事稳重周全而不乏锐气,他无疑是年青一代之中最被看好的能吏,若非他这升官速度委实太快,莫说是县衙三把手的主簿,便是做个二把手的县丞也不为过。

    宋宜璟自然清楚这不仅因为他弟弟宜琛确有能力,更因为有王秀荷在背后鼎力支持保驾护航,否则有几个人能在短短数月之间由一个承发司的小吏升到县衙主簿的位子上去?

    甚至宋宜璟还有些嫉妒和狐疑,莫非他弟弟宜琛与王秀荷也有甚不可告人的关系?

    总之,宋宜璟对于宋家和弟弟宜琛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但同时又对自己与唐世勋之间的关系深感困扰,毕竟唐世勋手握生杀大权,宋宜璟岂能不担心因着他而害了整个宋家?

    故此对于唐世勋今晚亲临阅江楼,宋宜璟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严阵以待’。

    这时,后门之外的巷道传来了齐整的踏步声。

    宋宜璟忙收敛心神,与弟弟宋宜琛等人恭敬地垂首等待。

    数十个膀大腰圆的亲兵簇拥着一辆宽大的马车停在后门口,身穿天青色直裰的唐世勋走下马车,在他身后是三神教主齐雨菲。

    只见齐雨菲褪掉了她那身标志性的白裙、白斗篷与白面巾,换上了一袭鹅黄色的襦裙,乌黑的秀发以一根红绳束之披于身后,简约而写意。

    她的俏脸被唐世勋化了些淡妆,最大的变化是她的丹凤眼被画了眼线,并把眉毛画成了弯月状,看上去少了些庄重而多了几分柔美。

    虽然唐世勋之前在马车上之时说要把齐雨菲易容成个黄脸丫鬟,但这不过是调侃之语,他总不可能把她打扮成个丫鬟再给她接风洗尘不是?

    宋宜璟与宋宜琛等人对唐世勋恭敬地施礼以后,不禁好奇地看了齐雨菲一眼,这位俏佳人是谁?为何从未见过?

    唐世勋对众人微微颔首,随即肃卫警备司的几个汉子恭请他进入阅江楼后门之内的第一座阁楼。

    这座阁楼的两层皆是装修古朴典雅的宴厅,既可分别招待两拨客人也可包场。

    此时一层宴厅内的大宴桌已被撤走,厚重的官帽椅被摆在两旁,在上首则摆了一把以梨木雕刻的原木大椅,而宴席自然是设在了阁楼的二层。

    宋宜璟如此安排是因他不知唐世勋今晚要招待谁,又有多少人到场,且他知道唐世勋事务繁忙,若是在二层吃了晚饭之后还要商议何事,便可移步到一层这临时改成的厅堂来饮茶议事。

    唐世勋并未在意这些小细节,他还是第一次来阅江楼,自然不清楚这后院的阁楼内是怎样的摆设。

    他负手走至楼梯口时脚步一顿,吩咐宋宜璟和宋宜琛也随他上楼,随即他与齐雨菲以及亲兵雷东山先行上楼。

    宋宜琛的长相与兄长宜璟有五六分相似,但却不似宜璟那般俊俏,加之他蓄了短须显得更为老成稳重。

    只见宋宜琛的眉宇间闪过一丝忧色,低声叮嘱道:“兄长,上楼以后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