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震惊朝野的楚军(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六月初八,「献贼攻克四川重庆府城巴县以东之涪州,夺望江关。」

    六月初十,「山东局势不定,清摄政王多尔衮见招抚收效甚微,遂派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石廷柱统兵武力收取山东。」

    六月十一,「张献忠下令兵分两路,进攻四川省重庆府城巴县!」

    「在六月初,大顺军李自成又一次犯了重大的战略性错误。

    他并未坐镇山西太原,火速从陕西等地调集军队入晋以加强山西防务抵御满清。

    相反,却率‘汝侯’刘宗敏等大顺的高级文官武将率领主力继续西撤,于六月初渡过黄河,返回陕西省西安城……」

    ……

    同日,湖广,长沙府。

    自六月初一楚军与左军的首次交战已过去了十日,在四日前,即六月初七,左良玉麾下大将、岳州总兵、‘铁骑王’王允成率残部乘船经汩罗江入洞庭湖。

    历时七日的‘楚左湘阴战役’结束,楚军成功拿下湘阴县全境,首战告捷!

    这七日之战当中,袁得胜的骑兵左营五百余将士死伤三百余,他本人亦被王允成所伤,在骑战中,袁得胜部无疑完败于王允成的骑兵。

    但王其彰和熊山河的玄武左营则大展神威,其麾下的五部将士在这七日间轮番冲击王允成固守的营田镇,王允成的三千步卒死伤近两千人,余者皆畏战龟缩不出。

    王允成的精骑同样难以对玄武左营制造足够的杀伤,尤其是熊山河的七十二个鸳鸯阵,在六月初六,王允成尚有未死伤的精骑七百余,他于当日率精骑对熊山河部发起冲锋。

    但熊山河的九百余将士居然硬撼王允成的七百余骑兵冲锋!在熊山河的阵中有不少狂热的三神教信徒,当骑兵冲阵之时,顶在最前方呈品字形的三个鸳鸯阵将士狂热地念叨着‘三神屠魔咒’,点燃随身携带的烈性火药与敌骑同归于尽!

    这不仅阻碍了王允成的骑兵冲势,猛烈的爆炸声更是惊得战马大乱,熊山河的部下将士则趁机围攻之,要不是王允成立刻撤退,他这精贵的七百余骑兵在六月初六就得全撂在熊山河部的手上。

    当六月初六之战结束时,王允成仅剩四百余骑兵,步卒亦只有千余,他们再也不敢与玄武左营交战。

    若非王允成的水师营在六月初七由洞庭湖逆行入汩罗江,王允成的步骑将士在大型战船的火力覆盖之下撤回岳州府,他本人则随战船入洞庭湖。

    这七日之战,玄武左营死伤将士八百余人,袁得胜的骑兵左营死伤三百余人,王允成的骑兵死伤六百余人,步卒死伤两千余人。

    经过军情司各科在近几日的快速传播,至今日,即六月十一,湖广、两广、江西、南直隶、苏、浙、闽等东南华南各省尽皆知晓此战结果。

    ‘铁骑王’王允成部的死伤竟两倍于楚军?弘光朝廷群臣哗然!南京城哗然!

    而楚军在六月上旬的战果可不止战胜王允成而已。

    在北路联军方面,白老二和王其惟的玄武右营于六月初三拿下浏阳县城,除该营后部镇守浏阳城以外,另四部则分为两路行事,两路各有将士一千八百余人。

    一路由白老二率领向西进入长沙府治长沙县境内,一路由王其惟率领北上占据龙伏镇以后进入岳州府的平江县境内。

    平江县城位于汨罗江中游,城内有王允成的近千步卒,另有平江县的地方豪族武装两千余人协同防守县城,同时沿着汩罗江为下游营田镇的王允成部主力运送物资。

    王其惟这一路并未攻打平江城,他将麾下一千八百余将士分为六小路,每小路三百余人,并按照大帅的‘楚军游兵虚实论’之战法在平江县境内进行游击战。

    最为关键的是,王其惟麾下的两小路占据了浯口镇和马兰湾,这两地皆位于汨罗江的中下游,两地被夺致使平江县与营田镇之间的水运补给线被断,这无疑是楚军对左军王允成部的首战告捷之一大益助。

    又有北路联军的柳家营,该营除五百余骑兵在湘潭县境内袭扰以外,其余的四千二百余将士在统领柳锡武的率领下,于六月初六在下滠市与万余贼兵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捷。

    柳锡武的柳家营之中部将士在六月初四时完成了一次装备的‘更新换代’,中部的九百三十余将士和柳锡武的数十个护卫装备了一千杆新火绳枪,此为楚军后勤总部制作的第一批一千杆名为‘楚壹’型号的火绳枪。

    早在四月初,楚军大帅唐世勋便绘制了‘楚壹’型号火绳枪的草图,经过楚军后勤总部火器司大使夏进财和副使赵载等人的研究试造,他们于四月下旬上报大帅,该型号火绳枪可进行第一批的量产。

    ‘楚壹’火绳枪能够量产还得益于原祁阳知县、今楚军后勤总部副部长齐大坚,他在就任祁阳知县之时突发奇想,与县衙工房的匠人们将几种民用的水力器械改造后转为军用。

    在祁阳县衙工房与楚军后勤总部的集思广益与合作改造之下,如今从祁阳县城西部的黄阳堡直至县城东部的归阳市,这一长段的湘江沿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