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暗流涌动的长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牦牛皮,高原红和长辫子,这些人就是生活在藏地高原的吐蕃人啊!

    在大唐之前,吐蕃高原和中原之间的交流少之甚少 。

    哪怕是官方的史册中也只是对那片土地有少量几句提及和描述。

    存在感十分少 。

    这也难怪,那片土地常年冰封且贫瘠,比气候十分恶劣的北方草原还多了一样更加不适宜人居住的恶性条件:

    缺氧。

    哪怕是北方草原,遭受一白毛风,都不知要有多少部落彻底灭绝。

    气候更为恶劣的吐蕃高原更是不用多说,贫瘠的土地根本无法诞生出扎根于此的文明,吐蕃人甚至要比匈奴、突厥人更加落后。

    但气候也并不是始终一成不变。

    庆修隐约揣测到,在大唐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史,世界的气候周期已经走到了最高谷。

    吐蕃高原也得益于气温上升,终年不化的冰封土地完全溶解。

    同时留下的是一大片丰饶肥美的耕地,这也直接让吐蕃人口、生产力暴涨。

    最终成为了能够始终威胁大唐西北的强盛帝国!

    当然这都是后话,看这些使者的样子,显然吐蕃高原已经被他们的雄主松赞干布统一。

    整合之后,这些人才终于有机会与中原王朝相交流。

    别说是这些老百姓,恐怕如今的当朝大臣们对吐蕃有所了解的都不多。

    “庆国公!”

    看到庆修出现,守城的卫兵们连忙上来拜见,“您见过这一类人吗?像是那些漠北的牧民,但是又有很大差别……”

    “他们是西北的吐蕃人,你们没见过也是正常的。”

    庆修淡淡道。

    “这人不会有什么威胁吧?是不是直接把他们在这里格杀了为好。”

    “你要是不怕被陛下砍头,随意你愿意怎么做!”

    “两国交战都还讲个不斩来使,这些人什么都没干你就要他们的命?”

    那士兵听了庆修的话不由得讪笑,“倒也确实如此啊!是小人太谨慎了。”

    庆修看着眼前的这些吐蕃使者,神色有些复杂。

    松赞干布是一代雄主,同时他手下也有草原上百年难得一见的能臣班底。

    正是吐蕃君臣上下戮力同心,才将其发展成了大唐西北的威胁。

    如果这些人当中,有对大唐威胁极重的能臣,庆修还真不想让他们轻易离开。

    “诸位,可否能听懂我说的话?”

    庆修一步走上前,对这些使者们拱手行了一礼。

    那些吐蕃人闻言面面相觑, 随后他们的视线都集中在了一名穿着首饰最为华丽的人身上。

    “我,我能听懂汉话!”

    那人带着极重的吐蕃口音,对着庆修嘿嘿一笑。

    并且还学着庆修的样子对他行了一礼。

    “我名为庆修,是为大唐镇国公,不知阁下名讳?”庆修试探着问道。

    “国公么?我好像听说过,是地位很高的…呃,是不是相当于我们吐蕃的大祭司什么的…”

    “哦对了,你问我名字是吧,我叫做吞弥·桑布扎,是大王的御前贤者。”

    这个人的名字对庆修来说可不陌生。

    此人是吐蕃百年难得一见的大学者,不但同时精通多国语言,还直接创造出了吐蕃的语言和文字。

    在吐蕃的地位几乎相当于中原的仓颉,完全以一己之力让吐蕃从原始世界直接进化到了农耕文明。

    庆修有些失望,如果此人是禄东赞这种直接改变吐蕃国力的能臣,或者是善于厮杀的大将军,直接拿下对吐蕃倒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个桑扎布么……

    倒也并非说,像他这类的大学者无用。

    这一类人往往是直接奠定文明的根基、底蕴,能直接影响文明未来几百年的走向。

    但是对于眼前当下,直接提升国力他们并不能起到太多的作用。

    他们的成果和智慧都是需要一个文明用百年、千年来消化,纵然在未来影响巨大,可在眼下看来约等于零。

    要不然松赞干部怎么会派他来出使?

    除了此人懂汉语之外,恐怕还是因为松赞干布觉得此人有或没有对吐蕃的影响并不算太大。

    庆修本想随意应付几句便走,但他突然又灵光一闪。

    武力有武力的解决方法,不动干戈也有和平演变的方法。

    桑扎布虽然并没有太多的武力威胁,但他的地位在吐蕃政教合一的体系中,必然也有极大影响。

    如果能通过此人直接渗透吐蕃的宗教意志,或许比战场上动刀兵杀他们千军万马还有效果!

    庆修头脑飞快的运作起来,他已经隐约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是透过这个桑扎布,慢慢腐蚀掉他们吐蕃政教合一的体系。

    庆修这么做自然也是未雨绸缪,要知道那吐蕃王朝在未来可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