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岭南王格局太小!(1/2)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谁还敢阻止冯盎?
众人不禁在心中大骂,这冯盎格局也太小了!
不过就是为了一个儿子,你竟然直接公开和朝廷叫板,搭了一个儿子不够还想把全家都搭进去?
学学人家那西汉王莽的境界,为了计划篡夺汉朝皇位,连自己当时唯一的儿子都逼死,那才是做大事的人!
你冯昂明明还有几十个儿子候补,不过是为了一个不争气的败家子就和朝廷翻脸,实在是太蠢了。
更何况就冯智戴此人的情况来看,他被打的不能继承王位说不定对将来整个岭南都是好事。
只不过此时他们说什么也不可能让冯昂听得进去了。
“爱卿,你就亲自替本王起草诏书吧!”
“切记,必须写得铿锵有力,否则那朝廷还笑话我等!”
宰相感受到来自于冯昂纳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一阵忐忑。
他刚才还想着,万一大唐天兵降临,自己怎么找机会撇清干系,尽可能让自己在大清洗下活过来。
现在一看,他恐怕是没这个机会了…
…
三日之后,还没等到大年初七,岭南的老百姓们便得知了一道来自于红河城的岭南王上朝诏书。
在那诏书中,冯昂极力渲染自己到长安城之后所受到的一切不公正对待。
不光添油加醋讲述了自己,还声泪俱下的描述了冯智戴遭受了来自于庆修怎样非人的对待折磨。
总之是把庆修批判的像个祸国殃民的大魔头,死一万遍都让人觉得不够的那种。
而在这咒骂连天的诏书中,冯昂还不忘给朝廷、自己下达了一道最后通牒。
他要求朝廷交出庆修,押送到岭南让自己处置判决,否则便不再向大唐臣服,并且断绝朝贡!
冯昂还想用这诏书来裹挟民意向朝廷施压,本意是想让朝廷看一看自己冯家经营岭南多年的群众基础。
可当这诏书发布民间时,却并没有出现冯昂所预想中那样民声鼎沸支持他的场景。
只有他在王宫早就准备好的那些气氛组以及诸位大臣们表现的义愤填膺而已。
岭南王实在是太高估他的好大儿在民间的口碑了。
得知这个混账东西如今伤的连路都走不了,大家没普天同庆就已经是最大限度的给他面子,还要和这个混账共情?
当然,冯盎也不指望他们能起太多作用。
在这封诏书送往长安城的同一时刻,冯盎已经是即刻发动岭南上下的战争机器,用来应对大唐。
冯昂不是傻子,他知道朝廷十有八九会拒绝自己的要求,而且也必然会派兵攻打岭南。
冯盎对这一系列的应对方法,也早就有了方案。
不过岭南上下清醒的人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当他们在次日王宫会晤时,听说那封奏章已经送往长安城。
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极其恐惧的表情!
他们本来以为冯昂只不过是在自己家里撒撒气便罢,清醒过来就会马上后悔。
没成想他竟然还真想和大唐打一仗,连军队筹备都在进行中了?!
“诸位何必如此?大唐兵强马壮不假,可岭南运营这么多年,还敌不过一支大唐的远征疲劳之师?”
冯盎冷笑一声,他直接命令宫人把一张沙盘地图摆放在众人面前。
“岭南封地与大唐国境交界处的连山密林,常年有瘴气环绕,毒虫蛇蚁横行肆虐,外来的军队哪怕是能穿过密林,数量也将十不存一!”
冯盎说的也确实没错。
岭南地每到中原战乱时都会断绝对中原的臣服自立为王,依靠的便是这片原始森林。
只要有一部分的军队在丛林中伏击,搭配上这绝对恶劣的环境足以击退中原军队。
历朝历代中原若不是极其强盛的时期,几乎没有可能直接将岭南并入疆域。
纵然是盛极一时的王朝时期硬生生啃下了岭南,未来陷入动乱之后也必然会再度失去。
“依靠地利优势,让我等不必有亡国之危,而且远征而来的军队不可能长时间驻扎在岭南,短期就会离去。”
“等唐朝军队离去之后,我们便可以趁机出兵骚扰、侵占唐朝国土,他们反击便再度撤回,如此往复循环让大唐疲惫不堪,那便是本王可以与其提条件的时候了!”
还真别说,冯昂这一套计划至少听起来十分有可行性。
大唐又不是只需要对付岭南一个敌人,一旦他们在这里投入太多的精力,只怕四周那些蛮夷部落又要蠢蠢欲动。
或许他们真的能接受冯昂的条件来换取南方安定。
诸位大臣都有些狐疑的看着冯盎,他们都觉得这计划绝对不可能是短短两三天之内就能酝酿出来的。
宰相农志高稍稍一琢磨,便立刻明白了。
冯盎恐怕是在很久以前就做过这些规划,甚至一直在暗中做准备。
众人不禁在心中大骂,这冯盎格局也太小了!
不过就是为了一个儿子,你竟然直接公开和朝廷叫板,搭了一个儿子不够还想把全家都搭进去?
学学人家那西汉王莽的境界,为了计划篡夺汉朝皇位,连自己当时唯一的儿子都逼死,那才是做大事的人!
你冯昂明明还有几十个儿子候补,不过是为了一个不争气的败家子就和朝廷翻脸,实在是太蠢了。
更何况就冯智戴此人的情况来看,他被打的不能继承王位说不定对将来整个岭南都是好事。
只不过此时他们说什么也不可能让冯昂听得进去了。
“爱卿,你就亲自替本王起草诏书吧!”
“切记,必须写得铿锵有力,否则那朝廷还笑话我等!”
宰相感受到来自于冯昂纳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一阵忐忑。
他刚才还想着,万一大唐天兵降临,自己怎么找机会撇清干系,尽可能让自己在大清洗下活过来。
现在一看,他恐怕是没这个机会了…
…
三日之后,还没等到大年初七,岭南的老百姓们便得知了一道来自于红河城的岭南王上朝诏书。
在那诏书中,冯昂极力渲染自己到长安城之后所受到的一切不公正对待。
不光添油加醋讲述了自己,还声泪俱下的描述了冯智戴遭受了来自于庆修怎样非人的对待折磨。
总之是把庆修批判的像个祸国殃民的大魔头,死一万遍都让人觉得不够的那种。
而在这咒骂连天的诏书中,冯昂还不忘给朝廷、自己下达了一道最后通牒。
他要求朝廷交出庆修,押送到岭南让自己处置判决,否则便不再向大唐臣服,并且断绝朝贡!
冯昂还想用这诏书来裹挟民意向朝廷施压,本意是想让朝廷看一看自己冯家经营岭南多年的群众基础。
可当这诏书发布民间时,却并没有出现冯昂所预想中那样民声鼎沸支持他的场景。
只有他在王宫早就准备好的那些气氛组以及诸位大臣们表现的义愤填膺而已。
岭南王实在是太高估他的好大儿在民间的口碑了。
得知这个混账东西如今伤的连路都走不了,大家没普天同庆就已经是最大限度的给他面子,还要和这个混账共情?
当然,冯盎也不指望他们能起太多作用。
在这封诏书送往长安城的同一时刻,冯盎已经是即刻发动岭南上下的战争机器,用来应对大唐。
冯昂不是傻子,他知道朝廷十有八九会拒绝自己的要求,而且也必然会派兵攻打岭南。
冯盎对这一系列的应对方法,也早就有了方案。
不过岭南上下清醒的人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当他们在次日王宫会晤时,听说那封奏章已经送往长安城。
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极其恐惧的表情!
他们本来以为冯昂只不过是在自己家里撒撒气便罢,清醒过来就会马上后悔。
没成想他竟然还真想和大唐打一仗,连军队筹备都在进行中了?!
“诸位何必如此?大唐兵强马壮不假,可岭南运营这么多年,还敌不过一支大唐的远征疲劳之师?”
冯盎冷笑一声,他直接命令宫人把一张沙盘地图摆放在众人面前。
“岭南封地与大唐国境交界处的连山密林,常年有瘴气环绕,毒虫蛇蚁横行肆虐,外来的军队哪怕是能穿过密林,数量也将十不存一!”
冯盎说的也确实没错。
岭南地每到中原战乱时都会断绝对中原的臣服自立为王,依靠的便是这片原始森林。
只要有一部分的军队在丛林中伏击,搭配上这绝对恶劣的环境足以击退中原军队。
历朝历代中原若不是极其强盛的时期,几乎没有可能直接将岭南并入疆域。
纵然是盛极一时的王朝时期硬生生啃下了岭南,未来陷入动乱之后也必然会再度失去。
“依靠地利优势,让我等不必有亡国之危,而且远征而来的军队不可能长时间驻扎在岭南,短期就会离去。”
“等唐朝军队离去之后,我们便可以趁机出兵骚扰、侵占唐朝国土,他们反击便再度撤回,如此往复循环让大唐疲惫不堪,那便是本王可以与其提条件的时候了!”
还真别说,冯昂这一套计划至少听起来十分有可行性。
大唐又不是只需要对付岭南一个敌人,一旦他们在这里投入太多的精力,只怕四周那些蛮夷部落又要蠢蠢欲动。
或许他们真的能接受冯昂的条件来换取南方安定。
诸位大臣都有些狐疑的看着冯盎,他们都觉得这计划绝对不可能是短短两三天之内就能酝酿出来的。
宰相农志高稍稍一琢磨,便立刻明白了。
冯盎恐怕是在很久以前就做过这些规划,甚至一直在暗中做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