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1/2)
“打!”
庆修给的回答也十分干脆,“不但要打,而且要大打出手,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务必要对外大肆宣扬今年必须拿下东瀛,闹得众人皆知,翻天覆地!”
“哪怕最后没能如愿达成目标吃下东瀛,至少将人心震慑住,让敌人不敢轻易来犯!”
李二微微点头,他心中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了庆修。
若非是还有少量的顾虑,他只怕当场就会敲定庆修这个方案。
“陛下可是还在担忧出征倭国的粮草供给?”
庆修一语道破了李二此时的担忧。
李二点头,“正是,此番出征海路太过遥远,沿途粮食损耗不少,要比寻常的远征更加吃力。”
“这一点是最好解决的问题。”
庆修笑了,他来此之前便已经想到了这件麻烦事!
李二的愁眉苦脸顿时转为了好奇,他连忙追问:“如何?庆国公有办法?”
“有。”
庆修应了一声,但他也不说,只是淡笑着凝望李二。
后者看到庆修这副样子马上变明白了,此事不方便在朝堂上直接说。
但看他信心满满的样子,这必然也是个好方法。
李二一甩衣袖,而一旁的太监也自然看出李二的心思。
“散朝!”
…
退朝不久后,李二便在太极殿得到了一封来自于庆修的奏章。
这奏章中所提到的正是如何解决征讨倭国粮草供应的最佳方案。
庆修在奏章中提到,从大唐运粮供应前线,路途遥远耗费必然是天文数字,而且运输三十石也不能保证前线利用的上一石。
最佳的办法便是原地直接获取粮草供应。
既然大军是从新罗出发,而且距离百济的港口也十分近。
那便可以直接在新罗、征集粮草,但不是用买。
在大军出征时只需要对两国许以重利,拿下倭国之后开放海港商业贸易,并且准许他们在倭国发展商贸据点,买卖耕地等利好。
以此为条件,让他们为大军无偿提供足够的出征物资,便可以维持得了军需作战。
而且以大唐的天威,以及往昔出征无往不利的威名,绝对可以让他们很愿意的答应下来这个条件。
这也是为何庆修极力要求必须不断对外保持进攻姿态。
有了对外扩张的威慑力,便可以以最小的成本从盟友手中获取极大的利好。
“庆修还真是神人!”
放下奏章,李二心中感叹庆修还真是擅长空手套白狼!
“来人,为朕草拟一道诏书,走海路以最快的速度发到新罗、百济!”
就在李二草拟诏书时,同时的庆修也在为下江南筹措粮草做准备。
他将府邸的一些事情交代过后,却还是实在舍不得庆如鸢这个小妮子。
这小丫头仿佛也知道庆修要出远门,直接抱着庆修的手指头哇哇大哭不肯放开。
“丫头,等我从江南回来时必定给你带一些当地的特产好物,乖!”
庆修轻轻抚摸着庆如鸢的额头,丫头的哭声才终于逐渐平息了些。
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庆修,仿佛是要在父亲离开之前尽可能再多看一眼。
“夫君,你此番前去,要多久才能回来?该不会又是好几个月?”
眼看到丈夫又要出行,苏小纯眼中满是失落。
“我又何曾离开过好几个月才归来,哪怕是超过一个月,我都不会答应下陛下的差事。”
庆修放下女儿,笑道:“此行不会超过半月,放心吧。”
“可夫君此行不是还要筹措粮草,如果是水陆并运,快则三月少则半年,怎就半个月能回来?”
“如果是别人办事,确实需要这么久,但我不需要!”
庆修淡淡一笑。
若是以他的名望来办这些事情还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那着实是浪费时间!
…
就在李二为朝廷内部各方面吃紧时。
侯君集已经带着大军走出雁门关,直奔吐谷浑的方位杀去。
薛仁贵本以为出关便是血战,可真正到了关外他才知道。
放眼望去只有一片茫茫戈壁沙漠,别说是敌人。
鬼影都找不着一个,何谈杀敌?
甚至大风起时沙尘遮天蔽日,他们连辨别方向都无法做到。
至此薛仁贵才终于知道,原来外出行军,最重要的反而不是作战取胜。
能够带领几万大军于这片荒漠中行走不迷失方向,不士气低迷,甚至还能找到水源补给和安全的露营地,都是更为重要的能力。
这一夜,薛仁贵坐在侯君集身边看着篝火发呆。
相比于出征之前的意气风发,现在的薛仁贵反倒是没了最初的干劲。
“怎么,不想打仗了
庆修给的回答也十分干脆,“不但要打,而且要大打出手,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务必要对外大肆宣扬今年必须拿下东瀛,闹得众人皆知,翻天覆地!”
“哪怕最后没能如愿达成目标吃下东瀛,至少将人心震慑住,让敌人不敢轻易来犯!”
李二微微点头,他心中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了庆修。
若非是还有少量的顾虑,他只怕当场就会敲定庆修这个方案。
“陛下可是还在担忧出征倭国的粮草供给?”
庆修一语道破了李二此时的担忧。
李二点头,“正是,此番出征海路太过遥远,沿途粮食损耗不少,要比寻常的远征更加吃力。”
“这一点是最好解决的问题。”
庆修笑了,他来此之前便已经想到了这件麻烦事!
李二的愁眉苦脸顿时转为了好奇,他连忙追问:“如何?庆国公有办法?”
“有。”
庆修应了一声,但他也不说,只是淡笑着凝望李二。
后者看到庆修这副样子马上变明白了,此事不方便在朝堂上直接说。
但看他信心满满的样子,这必然也是个好方法。
李二一甩衣袖,而一旁的太监也自然看出李二的心思。
“散朝!”
…
退朝不久后,李二便在太极殿得到了一封来自于庆修的奏章。
这奏章中所提到的正是如何解决征讨倭国粮草供应的最佳方案。
庆修在奏章中提到,从大唐运粮供应前线,路途遥远耗费必然是天文数字,而且运输三十石也不能保证前线利用的上一石。
最佳的办法便是原地直接获取粮草供应。
既然大军是从新罗出发,而且距离百济的港口也十分近。
那便可以直接在新罗、征集粮草,但不是用买。
在大军出征时只需要对两国许以重利,拿下倭国之后开放海港商业贸易,并且准许他们在倭国发展商贸据点,买卖耕地等利好。
以此为条件,让他们为大军无偿提供足够的出征物资,便可以维持得了军需作战。
而且以大唐的天威,以及往昔出征无往不利的威名,绝对可以让他们很愿意的答应下来这个条件。
这也是为何庆修极力要求必须不断对外保持进攻姿态。
有了对外扩张的威慑力,便可以以最小的成本从盟友手中获取极大的利好。
“庆修还真是神人!”
放下奏章,李二心中感叹庆修还真是擅长空手套白狼!
“来人,为朕草拟一道诏书,走海路以最快的速度发到新罗、百济!”
就在李二草拟诏书时,同时的庆修也在为下江南筹措粮草做准备。
他将府邸的一些事情交代过后,却还是实在舍不得庆如鸢这个小妮子。
这小丫头仿佛也知道庆修要出远门,直接抱着庆修的手指头哇哇大哭不肯放开。
“丫头,等我从江南回来时必定给你带一些当地的特产好物,乖!”
庆修轻轻抚摸着庆如鸢的额头,丫头的哭声才终于逐渐平息了些。
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庆修,仿佛是要在父亲离开之前尽可能再多看一眼。
“夫君,你此番前去,要多久才能回来?该不会又是好几个月?”
眼看到丈夫又要出行,苏小纯眼中满是失落。
“我又何曾离开过好几个月才归来,哪怕是超过一个月,我都不会答应下陛下的差事。”
庆修放下女儿,笑道:“此行不会超过半月,放心吧。”
“可夫君此行不是还要筹措粮草,如果是水陆并运,快则三月少则半年,怎就半个月能回来?”
“如果是别人办事,确实需要这么久,但我不需要!”
庆修淡淡一笑。
若是以他的名望来办这些事情还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那着实是浪费时间!
…
就在李二为朝廷内部各方面吃紧时。
侯君集已经带着大军走出雁门关,直奔吐谷浑的方位杀去。
薛仁贵本以为出关便是血战,可真正到了关外他才知道。
放眼望去只有一片茫茫戈壁沙漠,别说是敌人。
鬼影都找不着一个,何谈杀敌?
甚至大风起时沙尘遮天蔽日,他们连辨别方向都无法做到。
至此薛仁贵才终于知道,原来外出行军,最重要的反而不是作战取胜。
能够带领几万大军于这片荒漠中行走不迷失方向,不士气低迷,甚至还能找到水源补给和安全的露营地,都是更为重要的能力。
这一夜,薛仁贵坐在侯君集身边看着篝火发呆。
相比于出征之前的意气风发,现在的薛仁贵反倒是没了最初的干劲。
“怎么,不想打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