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未来几十年的战略!(1/2)
但李二此刻顾不得其他,只是传人马上请庆国公来太极殿,一同商议大事!
却不知庆修早就料到这一点,回长安城之后便立刻前往太极殿。
进入宫中他恰好看到李二正对着一堆战报愁眉不展。
“你来的正好啊,庆国公!”
李二甚至不等庆修坐稳,直接让太监把一堆战报都叠在一起送到庆修面前。
“不着急,慢慢看!”
庆修哪有心思看这些东西,他直接推到一旁,“陛下,言简意赅点说吧。”
“你回来的前两日,边关军情加急送往长安城,吐蕃人已经开始进攻平虏山了。”
庆修对此并不意外,“他们没进攻才是怪事。这一点陛下完全可以放心,李靖将军守得住。”
“朕知道短时间内他们无法攻陷,但问题在于…”
“我等攻陷此地之后,下一步该当如何?”
李二的意思非常明白,他显然是在暗示自己并不想只单单的把此地,当成对吐蕃人的放血槽。
他显然也看到了吐蕃人的潜在威胁,不将其灭掉并不安心。
但这次庆修却思考了片刻,才缓缓反问:“陛下,吐蕃和突厥、吐谷浑并不相同。”
“或许他们的士兵战力骁勇程度还不及吐蕃,但他们占据的有利地势,甚至连潼关、函谷关都无法相提并论!”
在他已熟知的历史,吐蕃人足足成为了唐朝人两百年挥之不去的梦魇。
甚至后来还是依靠着其土地环境变迁恶劣,才彻底将其击败。
但那时的唐朝也已经是日暮西山。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地势难以攻克,更重要的是其高原上空气稀薄。
中原人抵达此地连呼吸都变得极其艰难,更不要提作战。
这个问题是如今的唐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决的。
李二恍然大悟的点头,“庆国公难道去过吐蕃人的领地?那么对其如此了。”
因为这是现代人的常识。
庆修忍不住心想,当然他口上随便找了个托词便打发了:“我年少时四处游学曾经去过此地。”
“不过言归正传,陛下现在应该明白,直接大军压境灭掉吐蕃,并不可能。”
李二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的挫败感,“若是如此,吐蕃必然能成为威胁中原的头号大患啊!”
“但陛下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让吐蕃人自行灭亡。”
庆修忽然话锋一转,“陛下还记得前段时日我给你绘制的新地图吗?”
“当然!甚至还熟练于心!”
听闻此言李二马上吩咐太监把那幅挂在他寝宫的地图取来,当场展开。
庆修以笔在这地图上随意勾出三处。
他所勾画之地,分别是河西走廊、西域,以及河湟。
“吐蕃人想要离开高原,必需要途经这三地,这也是他们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就连西域也能和他们连通?”
李二大为惊讶,他还是第一次知道西域和吐蕃之间有一条通道。
“所以陛下,只要我们将这三片区域牢牢掌控在手中,封死吐蕃人从雪原连接外界的一切通道。”
“让他们无法从外界得到任何补充补给,这些野人只能靠着贫瘠的土地产出勉强过活,并且逐渐衰落。”
“到了那时,甚至无需唐军出兵,他们自己便会自行崩溃,再度像以前一样重新过原始部落的生活。”
这一计划着实宏大长远,乃至于连李二都不得不承认庆修的想法极度深远。
他并不知道,庆修是真正窥见过历史之人,其思想中的战略布局甚至是百年、千年时间为单位来计划的。
怎么可能是那些只争朝夕的大臣可相提并论?
李二忍不住自言自语:“若是要把这一步走完,恐怕真是没有机会亲眼看到吐蕃覆灭了。”
庆修笑道:“陛下,事在人为,未来还很长,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突有变数。”
“正如当年区区一个沛县亭长刘邦,会料想到自己举事只用七年就成为天下之主?”
这话倒是点醒了李二。
他着实是太想在自己即位之时解决掉所有祸患,但人力有限。
“你说的对,几十年之后难以预料,当下理应做好布局,再步步紧逼!”
李二将庆修所描绘好的地图收起来,他已经下定决心就按照庆修所指的战略走。
若是能够在他即位之年,将吐蕃彻底灭亡便好。
若是不能,那便为子孙后代做好基础,让他们能够轻易的覆灭掉吐蕃。
这可当真是一个数十年大计!
…
黄道吉日,庆国公府。
此时府邸上下张灯结彩,红色绸缎挂满,俨然是一派即将娶亲入室的准备。
无他,庆修与林雅儿的婚约便是在今日。
尽管这一幕长安城的
却不知庆修早就料到这一点,回长安城之后便立刻前往太极殿。
进入宫中他恰好看到李二正对着一堆战报愁眉不展。
“你来的正好啊,庆国公!”
李二甚至不等庆修坐稳,直接让太监把一堆战报都叠在一起送到庆修面前。
“不着急,慢慢看!”
庆修哪有心思看这些东西,他直接推到一旁,“陛下,言简意赅点说吧。”
“你回来的前两日,边关军情加急送往长安城,吐蕃人已经开始进攻平虏山了。”
庆修对此并不意外,“他们没进攻才是怪事。这一点陛下完全可以放心,李靖将军守得住。”
“朕知道短时间内他们无法攻陷,但问题在于…”
“我等攻陷此地之后,下一步该当如何?”
李二的意思非常明白,他显然是在暗示自己并不想只单单的把此地,当成对吐蕃人的放血槽。
他显然也看到了吐蕃人的潜在威胁,不将其灭掉并不安心。
但这次庆修却思考了片刻,才缓缓反问:“陛下,吐蕃和突厥、吐谷浑并不相同。”
“或许他们的士兵战力骁勇程度还不及吐蕃,但他们占据的有利地势,甚至连潼关、函谷关都无法相提并论!”
在他已熟知的历史,吐蕃人足足成为了唐朝人两百年挥之不去的梦魇。
甚至后来还是依靠着其土地环境变迁恶劣,才彻底将其击败。
但那时的唐朝也已经是日暮西山。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地势难以攻克,更重要的是其高原上空气稀薄。
中原人抵达此地连呼吸都变得极其艰难,更不要提作战。
这个问题是如今的唐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决的。
李二恍然大悟的点头,“庆国公难道去过吐蕃人的领地?那么对其如此了。”
因为这是现代人的常识。
庆修忍不住心想,当然他口上随便找了个托词便打发了:“我年少时四处游学曾经去过此地。”
“不过言归正传,陛下现在应该明白,直接大军压境灭掉吐蕃,并不可能。”
李二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的挫败感,“若是如此,吐蕃必然能成为威胁中原的头号大患啊!”
“但陛下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让吐蕃人自行灭亡。”
庆修忽然话锋一转,“陛下还记得前段时日我给你绘制的新地图吗?”
“当然!甚至还熟练于心!”
听闻此言李二马上吩咐太监把那幅挂在他寝宫的地图取来,当场展开。
庆修以笔在这地图上随意勾出三处。
他所勾画之地,分别是河西走廊、西域,以及河湟。
“吐蕃人想要离开高原,必需要途经这三地,这也是他们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就连西域也能和他们连通?”
李二大为惊讶,他还是第一次知道西域和吐蕃之间有一条通道。
“所以陛下,只要我们将这三片区域牢牢掌控在手中,封死吐蕃人从雪原连接外界的一切通道。”
“让他们无法从外界得到任何补充补给,这些野人只能靠着贫瘠的土地产出勉强过活,并且逐渐衰落。”
“到了那时,甚至无需唐军出兵,他们自己便会自行崩溃,再度像以前一样重新过原始部落的生活。”
这一计划着实宏大长远,乃至于连李二都不得不承认庆修的想法极度深远。
他并不知道,庆修是真正窥见过历史之人,其思想中的战略布局甚至是百年、千年时间为单位来计划的。
怎么可能是那些只争朝夕的大臣可相提并论?
李二忍不住自言自语:“若是要把这一步走完,恐怕真是没有机会亲眼看到吐蕃覆灭了。”
庆修笑道:“陛下,事在人为,未来还很长,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突有变数。”
“正如当年区区一个沛县亭长刘邦,会料想到自己举事只用七年就成为天下之主?”
这话倒是点醒了李二。
他着实是太想在自己即位之时解决掉所有祸患,但人力有限。
“你说的对,几十年之后难以预料,当下理应做好布局,再步步紧逼!”
李二将庆修所描绘好的地图收起来,他已经下定决心就按照庆修所指的战略走。
若是能够在他即位之年,将吐蕃彻底灭亡便好。
若是不能,那便为子孙后代做好基础,让他们能够轻易的覆灭掉吐蕃。
这可当真是一个数十年大计!
…
黄道吉日,庆国公府。
此时府邸上下张灯结彩,红色绸缎挂满,俨然是一派即将娶亲入室的准备。
无他,庆修与林雅儿的婚约便是在今日。
尽管这一幕长安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