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只有他能配上千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孙无忌虽然知道李二信任庆修,但他不曾想竟然能信任到如此地步。

    “陛下果真确定?”

    李二手捧起一叠卷宗,“这是庆国公在洛阳案牍库中搜出来的张之杰罪名,他也因此被庆国公斩首。”

    “可纵然是这些斩首的罪名,也不过只是张之杰所犯的罪状一部分,此人被庆国公斩杀,难道算不得是理所应当!”

    “被他所杀之人,无一是无辜,这一点朕也看得真真切切!”

    长孙无忌片刻沉吟,又道:“此人我也有所了解,是个十分有能力的官吏,自他上任之后洛阳的税收上涨足有七成,陛下应当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吧?”

    他是在暗示李二,地方官员有些污点再正常不过,只要是能臣干吏,容忍他们一些也不算什么。

    “果真如此吗?”

    李二摇头,“此人确实是为朝廷收上来了更多的税收,可洛阳城的百姓日子却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他是在抽百姓的血来为国库充盈!”

    “这封是庆国公亲自写的书信,其中也提到过你的想法,你还是亲自看看吧。”

    长孙无忌起来书信一看,便也不由得沉默了。

    庆修声称,地方有能臣确实是朝廷幸事,可若因此容忍他们在地方作乱,那根本就是在透支未来的国力。

    如今从他们手中变出来的额外税收、田赋,那都是用未来的朝廷权威、民间威望所换取的,将来偿还时百倍也不止!

    “朝廷既需有能力的官员,何不使用那些既有能力,而又严守律法,深得百姓爱戴的官员,这才是解决问题之重!”

    庆修并非只是在说正确的废话,他还在书信的末尾专门提及了一些人的名字,表示这些官员可用。

    他们都是在上一次科举中表现十分亮眼,被庆修所瞩目者。

    “说来简单,可是……”

    长孙无忌放下书信,“能臣干吏,不是一天就培养起来的,万一这些人只会纸上谈兵又如何?”

    李二只沉默了几个呼吸的时间。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是庆国公推荐,朕绝对放心!”李二的话掷地有声!

    长孙无忌心知,话说至此自己不管怎么说都无用。

    这假节钺的权力,庆修恐怕是拿定了!

    他们相互之间又略作攀谈之后,长孙无忌便先行告退。

    但李二并未放松下来,他手中还拿着另一封来自于庆修的书信没有展示给长孙无忌看。

    这封书信便是庆修最新送来,而其中的内容让李二最初还难以置信。

    庆修竟然建议李二这一年不要再大举兴兵,而是暂时维持现状,消化疆域。

    等到明年,真正将各处的新收疆土转化为国力之后, 再进行下一步的开疆拓土!

    庆修这番提议,虽然意外,但李二却发自内心的认可。

    如今大唐太需要时间来消化战国了!

    这两年作战纷争不断,所消耗的全部都是大唐本土的国力,确实该把这份消耗转移到那些新收服的疆土了。

    “朕就如你所言,这一年全力休养生息!”

    李二下定决心。

    …

    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飞逝而过。

    庆修在洛阳城周遭所忙碌的收窄河道的工程,也终于接近尾声 。

    得益于他发钱发的实在痛快,洛阳城中的老百姓几乎是抢着上工干活。

    本来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工程,在他手里仅仅只需一个月就搞定。

    本来官吏和民夫们还担心河道收窄之后,不久便会迎来第一波黄河泛滥。

    可出人意料的是,这一个月以来黄河非但没有泛滥,反而是随着他们将河道收的越来越窄逐步安定了不少。

    乃至于连水面都肉眼变得宁静,甚至还降低了不少!

    而是在工程彻底竣工的当天,庆修还亲自站在堤坝上,命令上游将延缓水流的口袋撤走一部分。

    “把黄河水流放开至之前的两倍!”

    这命令又是让众人心下一惊,他的决策当真是一个比一个更大胆!

    就连何光义都做好了水流放开后,随时跑路的准备。

    “放!”

    随着上游一声令下,那滚滚的黄河水流自上游奔涌而下!

    滚滚浪涛不尽东流,以横扫一切的磅礴气势向洛阳城的河道涌来。

    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提起来,他们肉眼可见那好不容易降低的河床在逐渐攀高。

    生怕看到黄河冲过堤坝一幕!

    就在黄河水的滚滚浪潮逼近,众人甚至都准备奔逃自救时。

    让所有人都惊诧的一幕发生了:

    那滚滚水流冲入被收窄的河道,水面短暂的涨起来,但旋即又急剧落下。

    那磅礴的水流在收窄河道中竟然势头也被削弱了不少,逐渐变得平稳缓和。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