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入关时,扬州十日的大屠杀,那是一段血腥而残酷的历史,八十多万无辜的生命在那场浩劫中消逝,那份深重的仇恨如同海一般深沉,即便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依旧在扬州百姓的心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大炎朝建立后,百姓们急于摆脱满族的象征,剪掉那难看的金钱鼠尾辫,恢复汉人的传统服饰,扬州更是这股潮流的引领者。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尽管金钱鼠尾辫被视为丑陋的象征,却仍有一些秃顶的人舍不得剪掉,他们认为这辫子能遮掩自己的缺陷,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遮羞布”。

    李清歌作为皇帝,一直致力于推动多民族的融合与和谐共处,他深知扬州百姓心中的这份恨意源自何处,也理解那份历史的沉重。他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要真正消除这份仇恨,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更需要的是真诚的理解与包容,以及共同的努力与奋斗。而扬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过去与现在,见证着变化与融合,静静地等待着每一个愿意倾听它故事的人。

    这恨意啊,真是如同冬日里凝结的冰凌,难以消弭,不是随口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就能轻易忘却的。李清歌,这位大炎的女王,不仅在治国上有着非凡的才能,更难得的是,她赋予了扬州百姓一项前所未有的权利——自由选择。这项法令一出,扬州城门口便多了一道特殊的关卡,它的作用,是拦截那些穿着打扮与大炎格格不入之人。

    阳光斜洒在城墙上,金色的光辉与守城将士坚毅的脸庞交相辉映。城门处,一道道关卡如铜墙铁壁,将过往行人严格筛选。不论是男子脑后拖曳的长辫,还是女子头上繁复的旗头,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只要装扮不合大炎规矩,便一律被拒之门外。

    乾隆、永琪、福尔康、纪晓岚这一行人,身着华丽却显露无疑的清朝服饰,辫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明晃晃的标识,让人一眼便能识出他们的来历。守城的将领,一位面容严峻、眼神锐利的中年男子,一见此景,怒火中烧,骂声如雷,响彻云霄。乾隆,这位昔日的清朝帝王,此刻却被一名普通的士兵指着鼻子呵斥,他的面子,他的尊严,在这一刻仿佛被狠狠践踏。周围的百姓,或是出于对历史的愤恨,或是出于对大炎的忠诚,纷纷附和,喊声、骂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难以抗拒的洪流,冲击着乾隆的心房。

    小燕子,那个性格直率、脾气火爆的女子,见状更是怒火中烧。她双眼圆睁,仿佛能喷出火来,大声吼道:“你们这些刁民!竟敢如此欺负我!你们知道我家老爷是谁吗?想找死啊!”她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如同一把锋利的刀,试图划破这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守将听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他冷冷地说道:“我不管你们是谁,但在大炎的律法下,人人平等,都得守规矩。扬州不欢迎你们,赶紧走吧!”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峰,屹立在众人面前。

    百姓们一听,情绪更加激动了。他们挥舞着手臂,喊着口号:“滚出扬州!”“鞑子无礼!”“血债未还,你们别想好过!”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冲击着乾隆一行人的耳膜,也冲击着他们的心灵。

    乾隆他们气得要命,但想到自己现在是在大炎的地盘上,不是大清,万一身份暴露了,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们只好强忍着怒气,挥挥手说:“走,我们回去!”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妥协。

    江南之地,广袤无垠,美景如画。乾隆心中暗自思量,扬州虽美,但江南之大,又岂止一个扬州?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金陵的古城,哪一处不是人间仙境?他心中暗自盘算,或许换个地方,能找到另一番乐趣。

    然而,小燕子却仍然耿耿于怀。她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她推了守将一把,怒气冲冲地说道:“扬州又不是你家开的,凭什么拦我们?这是歧视!我要上告朝廷,砍了你的脑袋!”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仿佛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准备随时扑向敌人。

    守将脸色一变,厉声喝道:“大炎没有皇帝,只有女王陛下。你要撒野回大清去,别在这里找不自在!”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与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小燕子一听,更是火冒三丈。她飞起一脚,将守将踹飞了好几米远。这一脚,不仅踹飞了守将的身体,更踹飞了现场的秩序与平静。场面一下子就乱套了,守将大喊着让士兵们包围他们,想把乾隆他们抓起来。士兵们如潮水般涌来,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要将这一切都吞噬进去。

    乾隆本来只是想来扬州逛逛,领略一番江南的美景与风情,却没想到会闹成这样。他急忙叫侍卫保护自己撤退,但现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永琪、福尔康、福尔泰以及小燕子他们,与守城的士兵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城门口,刀光剑影,喊声震天,仿佛一场生死较量正在上演。

    虽然守将官职不高,但他手下的士兵都受过现代军事训练,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