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陛下,臣认为这事儿应该按照大唐的律法来处理。”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其实啥实质性内容都没有,就是句官场上的空话罢了。但她知道,这话能让太宗皇帝听起来舒服些,也能让自己避免陷入更深的麻烦之中。

    话还没说完,李世民还没来得及有啥反应,他心里头就已经是翻江倒海了。他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眉宇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你李世民啊,性格太软,我怕你对那些家伙下不了狠手,顶多就是关他们几天禁闭。”李清歌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担忧,她的眼神里闪烁着对世事的洞察,仿佛能看透人心。

    “唉,想想就让人生气!明明是东瀛的遣唐使闯的祸,结果他们没受到应有的惩罚,反倒是咱们的老百姓无辜受害,有的甚至丢了性命。”李清歌说到这里,语气中充满了愤慨,她的眼眸里仿佛有火焰在燃烧,为那些无辜受害的百姓而愤怒。

    “唐朝啊,历史上那么辉煌,现在却让国家陷入这种困境,想起来就让人心疼得不行。”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痛心与惋惜,仿佛能感受到大唐的衰落与沉沦。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心中的结仿佛越缠越紧。

    李世民听了他的话,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目光深邃地看着前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决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百姓就像水,我这皇帝就像船。我的权力都是百姓给的,如果不能为他们谋福利,让他们觉得安全,那我这个皇帝不就是失职了吗?”他自言自语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自省与坚定。

    “再说了,如果失去了百姓的信任,民间怨声载道的,我这皇位还能坐得稳吗?”他想到这里,不禁对李清歌投去了赞赏的目光。那欣赏之情溢于言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对李清歌的器重与信任。

    然后他又转头看向京兆尹王守志,心里的火噌的一下就冒上来了。他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仿佛能洞察人心中的邪恶与贪婪。

    “把高士廉给我叫来!”李世民冷冷地吩咐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力量,仿佛能震撼人心。

    这一声令下,朝堂上顿时炸了锅。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陛下这是要动真格了啊!”一位大臣低声说道,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惊恐与不安。

    “可不是嘛,高士廉今天都请假了,现在又召他回来,这事儿不解决,陛下是不会罢休的。”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担忧。

    “不过就是几个平民嘛,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吗?”一位大臣不屑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轻蔑与冷漠。

    “你这话就不对了,遣唐使的命是命,平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吗?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一位正义的大臣反驳道,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慨与坚定。

    ……

    大家议论纷纷,李世民的脸色也越来越不好看。他冷冷地看着那些大臣们,仿佛能看透他们内心的丑陋与贪婪。

    李清歌听到这些话,心里头直冷笑。“哼,说什么平民,你们这些人,不就是多穿了件官服吗?脱了这身皮,还不都是肉长的?没有平民,你们哪来的威风?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是平民辛辛苦苦挣来的?往上数几代,你们自己还不是平民出身?忘本忘到这种地步,真是可悲可叹!”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嘲讽与不屑,仿佛能看透那些大臣们的虚伪与贪婪。

    她懒得跟这些人废话,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看李世民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她那双明亮的眼眸里闪烁着期待与坚定,仿佛能洞察一切。

    等了半天,高士廉终于来到了大殿上。他一脸惶恐地看着李世民,仿佛能感受到皇帝那责怪的眼神。他的脚步有些踉跄,仿佛是在害怕什么。

    “高卿啊,我知道你懂我的心思,但我要问问你,我什么时候说过遣唐使可以随便欺负百姓了?”李世民质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力量,仿佛能震撼人心。

    高士廉一进门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儿,皇帝那责怪的眼神让他心里直打鼓。他惶恐地跪在地上,颤抖着声音回答道:“陛下,臣有罪,臣处理不当,东瀛遣唐使的事情,臣没有及时处理好,请陛下责罚。”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求饶与惶恐,仿佛是在害怕什么。

    “你确实有罪。”李世民冷冷地说,“你不仅没有及时处理,而且根本就没有打算好好处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力量,仿佛能看透高士廉内心的丑陋与贪婪。

    说完,他的脸色更冷了,仿佛能结冰一般。他冷冷地看着高士廉,仿佛能看透他内心的邪恶与贪婪。

    “那对受害的兄妹你打算怎么办?”他质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慨与不满。

    “我听说你已经打算把遣唐使遣送回国了?还准备送他们奇珍异宝?”李世民气极反笑地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嘲讽与不屑,仿佛能看透高士廉的虚伪与贪婪。

    高士廉一看李世民这态度就知道不妙了,赶紧跪下来求饶。“陛下息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