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6/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相比,这里却多了一份宁静与雅致。李清歌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目光透过窗棂,凝视着外面那片忙碌而混乱的世界。

    刘墉看她面色阴沉到了极点,显然愤怒到了极点。他心中一紧,知道女王陛下此刻的心情必定十分沉重。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想要除掉那些蛀虫吗?”

    天灾不断,百姓贫困潦倒,生活困苦。那些地主绅士们不思救济百姓,反而大肆侵占百姓的土地,实在是可恨至极。这次如果不惩罚他们,怎么对得起百姓呢?刘墉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平,他渴望为百姓讨回公道。

    李清歌眼眸冰冷,咬牙切齿地说:“我不仅要除掉那些蛀虫,还要让他们肉疼、根断,让他们再也不敢侵占百姓的土地。”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从心底深处发出的呐喊。

    听到这话,刘墉愕然失色。他颤声问道:“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不知道女王陛下究竟打算如何对付那些地主绅士们。

    李清歌眼眸如锥,一字一顿地说:“改革!”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一切阻碍与束缚。

    改革!这两个字虽然轻巧,但却重如万钧。改革土地政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历朝历代每次改革都会引发巨大的风暴和血腥。远的暂且不说,就三十多年前吧,已故的雍正帝推行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政策。这个政策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却触动了士大夫、大贵族、大地主的利益,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四爷雍正的名声最差,被文人黑得最惨。

    然而,李清歌却毫不畏惧。她知道,改革虽然艰难,但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改变百姓的命运,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她愿意承担一切风险与责任,只为给百姓一个更好的未来。

    刘墉看着李清歌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与敬仰之情。他知道,这位女王陛下有着非凡的胆识与魄力,更有着一颗为百姓谋福祉的赤子之心。他愿意跟随她的脚步,共同为这片土地的未来而奋斗。

    于是,两人开始密谋起改革的大计。他们知道,这场改革将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但他们也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与阻碍,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