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无缘无故的。想当年,南边水灾泛滥,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活不下去,这才闹起了革命,差点没把大炎的江山给掀翻了。现在,有了这高产的稻子,对国家、对老百姓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讯,让人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久旱逢甘霖,沙漠遇清泉。

    有了这千斤重的稻种,老百姓吃饭不愁了,谁还会想着去造反呢?大炎的江山,这下子是稳如泰山,千秋万代都能稳固了!不光是当官的这么想,老百姓更是感激涕零。那些靠天吃饭的人啊,手都抖着挥镰刀,收割那金黄的稻穗。稻穗沉甸甸的,仿佛每一粒都蕴含着无尽的希望。看着粮仓满满当当的,交了税之后还有余粮,大伙儿都感动得哭了,做梦都没想到家里能有这么多米啊!

    想想以前,要是能有这样的收成,亲人们怎么会活活饿死?那种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大伙儿都知道,这好稻种是女王陛下给的,田地也是陛下分的。心里头那个感激啊,就像江河之水滔滔不绝。自发地跪在地上,朝着金陵城的方向磕头,嘴里喊着:“女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份崇拜和感激传递到天际。那份崇拜和感激,简直比三皇五帝在世时还要强烈,仿佛女王陛下就是他们心中的神明。

    老百姓常说,吃饭是天大的事。现在衣食无忧了,都夸清歌陛下是圣明的君主。他们还把陛下的像供在家里,天天烧香拜佛,祈求陛下长命百岁,永远安康。陛下的画像被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袅袅的香烟升起,那是百姓们对陛下无尽的感激和祝福。

    不过,也有那么几个老顽固,脑子里还留着男尊女卑的老思想。在市集上胡说八道,说女子不应该当政。结果立马就被大伙儿给抓住了,一顿好打,说他是不知好歹的混蛋!那些老顽固被教训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胡言乱语了。

    这超级杂交稻的高产,不光让老百姓吃饱了饭,还大大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按规矩说,亩产千斤以下的免收田租地税,超出的部分才收一半。现在老百姓的亩产都超过了一千六百斤,税收自然就多了。每亩地能收个三四百斤的税,再加上土地都归国家管,想逃税都没门儿。这么一来,南方的税收竟然比大清国鼎盛时期七八年的总和还要多!

    之前为了搞基建,国库都空了。现在税收这么丰厚,又可以大展拳脚了。但清歌陛下心里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办法。要想国家长远发展,还是得靠工业和城市化。不过这样一来,农民可能会进城打工,田地就没人种了。陛下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眉头紧锁,思考着国家的未来。她决定,现在用农业税收来支持工业发展,将来工业发达了,再用工业反哺农业,用真金白银来激励农民多种田。

    正当南方大地一片丰收景象的时候,系统又给清歌陛下下了个任务:“叮!粮食多了价格就会跌,时间一长农民就没积极性了。请陛下赶紧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吧!奖励是一场灵雨哦!”清歌陛下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她深知谷贱伤农的道理,这个教训可不能忘!

    于是,陛下又下了一道旨意,鼓励大家搞副业种植玫珑瓜、金煌芒果、蜂糖李这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水果。旨意一出,全国上下一片沸腾。老百姓对陛下那是言听计从啊,官员们也是因地制宜地鼓励农民们多种果树增加收入。

    清歌陛下还用了两招来解决粮食过剩的问题:一是把多余的粮食出口到国外去,减轻国内市场的压力;二是成立了“大炎粮食集团”来收购市场上的粮食作为国家储备。这个集团就像个大型的水库一样,在丰收的时候蓄水,在歉收的时候放水,这样就能调节粮价,稳定民心。

    那些想趁火打劫的奸商们,本想囤粮抬价,结果呢,却是血本无归。他们望着堆积如山的粮食,欲哭无泪,只能自认倒霉。而百姓们则拍手称快,都说陛下英明神武,为他们解决了大难题。

    系统又传来好消息:“恭喜宿主隐患已除,奖励一场灵雨!”清歌陛下有点懵,她问系统:“灵雨是啥玩意儿?”系统解释说:“灵雨就是能让植物快速生长的甘露啊!只要雨一落下,不管是啥作物,都能一年就成熟,而且品质还特别好!”清歌陛下一听,高兴坏了。她想象着果树种植本来就需要很长时间,现在有了灵雨,一年就能结果子了,这简直就是民富国强的加速器啊!

    不过,灵雨也不是随便就能下的。得等到各地都种满了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之后,才能降下来,这样才能最大化它的效益。清歌陛下决定,先派官员去各地巡视,确保农产品种植情况良好,然后再择机降下灵雨。

    这一决定得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好评。百姓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种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那些官员们,也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为陛下分忧解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炎的农业越来越繁荣。高产的稻子、高品质的水果、丰富的粮食储备……这一切都让大炎的国运昌盛到了极点。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昌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大炎的崛起而欢呼。

    而清歌陛下,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