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此偏爱。她不知道,乾隆的这份偏爱,不仅仅是出于对小燕子的怜爱,更是对自己过去那段风流往事的一种追忆,是对自己男性魅力的一种肯定。

    而李清歌,这位即将进京的女子,对于乾隆的幻想一无所知。她正站在百香楼的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街市,心中却是一片冷寂。流言四起,说她“营业”了,这些谣言如同锋利的刀刃,切割着她的心。但她知道,自己不能被这些所动摇,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她的心中,有四个坚定的目标:一是要救出被囚禁的姑母,让她重见天日;二是要报养父母的仇,将他们的坟茔迁到风水宝地,重新安葬,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三是要探望母亲那拉氏,那个在宫廷斗争中失势的女人,还要除掉金爱财那个欺压百姓的坏蛋;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一统神州大地,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正当李清歌准备启程之际,太岳那边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钮祜禄氏,那个一直对太岳心存愧疚的女人,为了救他,不惜花费重金,请来了一位名叫张伟的讼棍。张伟,这个人,狡猾如狐,擅长钻法律的空子,经常为权贵们减刑脱罪。他仔细研究了太岳的案子,找出了其中的漏洞,让太岳翻供,声称自己从未娶过妻。

    扬州知府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束手无策,只好按照法律程序,去寻找证据。然而,由于婚姻信息的不同步,取证工作如同大海捞针,希望渺茫。张伟见状,便利用“疑罪从无”的原则,逼着知府放了太岳。这一举动,让一直关注此案的柳云儿大为不满,她又告了一状,双方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局面。

    刘墉,这位一直支持李清歌的大臣,面对这样的困境,只好求助于她。李清歌听后,怒火中烧,她深知太岳的身份特殊,潜入大炎肯定有所图谋,判他间谍罪,一点儿也不冤。至于柳云儿,虽然也是个可怜人,但既然参与了此事,也不能轻饶。于是,她以间谍罪判了太岳十年,柳云儿作为从犯,被判了七年。

    太岳和柳云儿,这对曾经的盟友,如今却一起走进了牢狱,接受着现代化的改造。张伟的算盘打错了,他的名声也因此一落千丈,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笑柄。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李清歌点选了百名精锐的白马军,带着苏小梅、杨天雄等得力助手,一起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途。鸿门宴,那场即将在京城上演的盛宴,将是她展示自己实力,实现心中理想的舞台。而乾隆,那位自大的帝王,是否会在这场盛宴中,看到她真正的光芒,从而改变对她的看法呢?一切,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缓缓揭晓。

    苏小梅,一个心思细腻如织,眼眸中仿佛藏着秋水般的姑娘,她行走在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总能捕捉到那些不易察觉的细微动静。她的身影轻盈,如同柳絮般在宫墙间穿梭,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是夜晚的最后一抹月色,都逃不过她的敏锐感知。有她在李清歌身边协助,即便是清廷中那些诡计多端、如狐狸般狡猾的把戏,也如同孩童的恶作剧,不足为惧。

    杨天雄,那个当年在战火硝烟中偶遇的小顽童,如今已长成了英姿勃发的少年。他的头脑里仿佛装满了奇思妙想,总能捣鼓出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机械玩意儿。虽然有时他的发明会让人哭笑不得,比如那次差点让御花园的池塘变成蒸汽机的试验场,但他自己却乐在其中,那份纯真的热爱与执着,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最近,他又有了新的杰作——一双能发射暗器的鞋子。这双鞋子设计巧妙,机关隐藏于鞋底,只需轻轻一踩,便能发射出锋利的暗器,令人防不胜防。李清歌一试之下,直呼过瘾,眼中闪烁着惊喜与赞赏。她想象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这双鞋子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救她一命,让她在危机四伏的宫廷中更加游刃有余。

    这天,苏小梅急匆匆地跑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她身穿一袭淡雅的碧色宫装,发髻上简单地插着一支玉簪,步履轻快却难掩心中的慌乱。她来到李清歌的面前,恭敬地行礼后,急切地说道:“陛下,北边开始流传一些对陛下不利的流言了。”

    李清歌正坐在一个造型独特的南瓜形状沙发上,那沙发是用上好的绸缎包裹,柔软而舒适。她悠闲地拨弄着手上的翡翠镯子,那镯子通体碧绿,宛如春天的嫩叶,透出淡淡的光泽。她闻言,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道:“流言有什么好怕的,八成又是百香楼那档子事儿。”

    苏小梅一愣,她没想到李清歌竟然已经有所耳闻,不禁问道:“陛下已经知道了?”

    李清歌摇了摇头,眼眸中闪过一丝深邃:“具体的不清楚,但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猜?”苏小梅有些疑惑,她不明白李清歌为何能如此笃定。

    李清歌轻笑一声,解释道:“你想啊,女子掌权,名声总是不太好。就像历史上的吕后、武则天,一个把人做成人彘,还强迫儿子娶外孙女;另一个杀婴毒子,逼得贤臣自杀。就连刘娥,没什么大恶,也被诬陷杀母夺子。我接到乾隆的信,知道金爱财反了,料定他们肯定会用这些来抹黑我。”

    苏小梅叹了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