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4/6)
皇后知道李清歌的疑惑与顾虑,她急忙从怀里掏出了那块白玉犀牛坠。那坠子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你看,这是我娘家陪嫁的极品羊脂玉雕琢的。你一直在悬赏寻找的,应该就是它吧?”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与关切。
李清歌看着坠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喻的触动。这个坠子她寻找已久,没想到竟然在皇后这里。她接过坠子,仔细端详着,仿佛要从中找到答案。
“别犹豫了,如果你还不信,我们可以滴血验亲。”皇后知道君王多疑,女王更是需要谨慎行事。她担心李清歌会被人假冒以图不轨,所以提出滴血验亲来打消她的疑虑。虽然这种方法并不科学,但在古代却是一种常用的验证亲子关系的方式。
李清歌想了想,点头同意:“好,那就滴血验亲吧!”她的心中虽然还有疑惑与顾虑,但她相信皇后,也相信自己的直觉。她愿意用这种方式来验证自己的身份,也给自己一个答案。
于是,容嬷嬷端来了一碗清水和两根银针。皇后和李清歌分别将手指刺破,滴了几滴血在水中。那血在水中缓缓散开,最终融合在一起,仿佛象征着母女俩的血脉相连。
看到这一幕,皇后和李清歌都松了一口气。她们相视一笑,仿佛所有的疑惑与顾虑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她们紧紧相拥在一起,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母女亲情。
从此以后,李清歌便经常来坤宁宫陪伴皇后。她们一起聊天、赏花、品茶,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段幸福的时光。而皇后也在李清歌的陪伴下,身体逐渐康复,脸上重新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
这段母女重逢的故事在紫禁城中传为佳话,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李清歌和皇后之间的母女深情,也成为了宫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亲情与幸福。
凤仪天下:母女重逢
秋风轻拂,带着几分凉意,穿过紫禁城的重重宫阙,悄然溜进了坤宁宫。李清歌站在殿内,一身淡雅的宫装随风轻摆,宛如秋日里的一朵菊花,静静地绽放。她的面容清秀,眉眼间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那是岁月与经历赋予她的独特韵味。
当皇后急切地呼唤“容嬷嬷”时,李清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认亲的仪式中。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柔,仿佛已经等待这一刻许久。
容嬷嬷一听皇后的呼唤,立刻快步去准备。她虽已年迈,但动作却依然敏捷,不一会儿,便端来一碗清水和一枚闪亮的银针。那银针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连接母女情感的桥梁。嬷嬷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在一只雕刻着龙凤呈祥、金碧辉煌的盘子里,那盘子华美异常,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荣耀。然后,她轻轻地将盘子放在床边的小几上,动作轻柔而恭敬。
皇后拿起银针,毫不犹豫地刺向自己的手指。一滴鲜红的血珠瞬间滴落水中,如同一颗璀璨的红宝石,在水中轻轻摇曳。李清歌也照着做了,她的血珠同样落入水中,与皇后的血珠遥相呼应。两滴血在水中仿佛两颗失散多年的红宝石,轻轻摇曳着靠近,最终如同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紧紧依偎在一起,再也不愿分开。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整个坤宁宫都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庄严与温馨之中。
两人对视着,虽然没有言语,但眼神中充满了激动与感慨。皇后的眼眶微微泛红,仿佛有泪光在闪烁。她紧紧盯着李清歌,生怕一眨眼,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就会消失。李清歌也同样凝视着皇后,她的眼神中既有惊喜也有疑惑,仿佛在确认这一切都是真的。
突然,皇后惊呼一声:“呀!”随即紧紧抱住李清歌,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小五,我的小五终于回来了!”她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无尽的喜悦与感慨。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在这一刻,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个失去女儿的痛苦时刻,又仿佛置身于重获爱女的巨大喜悦之中。这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是任何语言都难以完全表达的。
李清歌原本心如止水,虽然早已知晓真相,但此刻心中也涌起了滔天巨浪。她感受着皇后的怀抱,那温暖而熟悉的感觉让她瞬间泪崩。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轻唤了一声:“娘……”这一声呼唤,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将母女俩紧紧相连。皇后听到这一声呼唤,泪水更是如断线的珠子般落下,仿佛是天都在为她们的团聚感到欣慰。
就在这时,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孩童突然闯入内室。他穿着一件华丽的锦袍,头上戴着一顶小巧的玉冠,显得既天真又可爱。他看到母亲与一个美丽的女子相拥而泣,惊讶得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皇后和李清歌闻声停下哭泣,看向孩子。李清歌打量着孩童的年纪和他对皇后的亲昵态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这一定是十二阿哥永璂了。”她曾听说过这个孩子,知道他是皇后心中的宝贝。看着他天真无邪的样子,李清歌不禁有些心疼,因为她知道,这孩子的命运似乎并不那么顺遂。
永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