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2/6)
却并不在意这些。她有着自己的计划与目标,也有着足够的智慧与勇气去面对一切挑战。她相信,只要自己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与抱负。
凤临九天:两朝皇后
要是大炎挥师北上,清廷怕是要重蹈宋徽宗、宋钦宗那般的覆辙,境遇怕是要凄惨得多。大炎的铁骑如同狂风骤雨,势不可挡,而清廷则像是一艘在风雨中飘摇的破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乾隆皇帝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上,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焦虑。他深知,此刻的清廷已无力与大炎抗衡,只能暂且忍耐,寻找转机。他心中暗自思量:“眼下也没啥好招儿,就一个字——‘拖’。先拖着,耗时间,暗地里加强军事力量,让八旗兵更勇猛。等大清缓过来,再跟大炎来个终极对决。”
乾隆的目光在空旷的大殿中游移,最终落在了一旁的皇后身上。皇后端庄贤淑,眉宇间透着一股温婉之气,让他心中稍感安慰。他想,皇后与大炎的李清歌交好,或许能为大清带来一线生机。
李清歌,这个名字在乾隆心中如同一把锋利的剑,既让他敬畏又让他忌惮。他知道,这位大炎的女王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智谋过人,绝非等闲之辈。不过,凭她的武功,谁能真的束缚住她呢?乾隆心中暗自嘀咕,却也不得不承认,李清歌的确是个难以捉摸的对手。
乾隆还挺乐意看到皇后和李清歌交好的。这样一来,李清歌进出后宫就跟自家后院似的,自由得很。他心想,或许通过皇后,他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李清歌,从而找到应对大炎的良策。
这日,母女俩在后宫中相见,气氛温馨而融洽。皇后身着华丽的凤袍,头戴珠翠,显得高贵而典雅。李清歌则穿着一身素雅的衣裙,虽不施粉黛,却难掩其清丽脱俗的气质。
两人一见面,就聊起了家常。皇后关切地询问李清歌在大炎的生活,李清歌则笑着回应,言谈举止间流露出一种从容与自信。聊着聊着,两人不约而同地开始调侃乾隆。
皇后轻笑一声,说道:“皇上啊,他就是个多情种子,见一个爱一个。上次出巡,还弄出个还珠格格这样的私生女,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她的话语中透着一股无奈与宠溺,显然对乾隆的这番举动既感好笑又有些许不满。
李清歌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说道:“皇后姐姐,你这可就冤枉皇上了。他啊,哪里是多情,分明是审美太土。你看他那些宝贝,瓷器上弄得花花绿绿的,跟农家乐似的,看着都辣眼睛。”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调侃与戏谑,让皇后忍不住笑出声来。
两人越说越开心,最后都笑得肚子疼了。皇后拉着李清歌的手,亲昵地说道:“妹妹啊,你真是我的开心果。每次见你,都能让我心情愉悦呢。”
接着,李清歌又跟皇后聊起了尊号的事。她神色一正,说道:“皇后姐姐,我今日来,还有一事想与你商议。是关于五公主的尊号问题。”
皇后一听,脸色就严肃起来了。她深知尊号的重要性,不仅关乎个人荣辱,更关乎国家大局。她连忙问道:“妹妹有何高见?”
李清歌沉吟片刻,说道:“在皇宫里啊,母凭子贵,子也因母而荣。五公主虽然是女儿身,但她可是未来的皇帝啊。我想,等她登基之后,应该给你加上尊号,让你成为圣母皇太后。”
皇后闻言,心中一动。她知道李清歌此言非虚,五公主的确有望成为大炎的皇帝。而她自己,作为五公主的生母和皇上封的皇后,加上尊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她也明白,这事并非易事。
容嬷嬷站在一旁,瞪大了眼睛仔细听着。她心中盘算着:“自家娘娘既是五公主的生母又是皇上封的皇后,要是加上尊号,那肯定是圣母皇太后兼母后皇太后了,尊贵得不得了。但这事儿复杂啊,大清和大炎是两个国家,五公主还有养父母的大恩。虽然他们已经过世了,但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啊。皇后娘娘能不能真的当上太后,还真不好说呢。”
皇后看了容嬷嬷一眼,心中明了她的担忧。她轻叹一口气,说道:“妹妹啊,你的心意我领了。但尊号之事,还需从长计议。毕竟,五公主还未登基,大清与大炎的关系也还未明朗。我们且走一步算一步吧。”
李清歌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她说道:“皇后姐姐,你放心。我虽已立国称王,但未称皇。只因北方未定,大炎疆土未全。然待南北一统之时,我必将由王而皇。届时,自会依循古礼来定尊号。皇帝之上尚有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等位,我此刻便预先筹谋,以便他日颁旨尊封。”
她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坚定与自信,让皇后和容嬷嬷都感到一阵震撼。她们知道,李清歌此言非虚,她确实有这个能力和决心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皇后看着李清歌,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既敬佩李清歌的胆识和智谋,又担忧大清的未来。她深知,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她们都不过是棋子而已。但她也明白,无论结果如何,她都要尽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于是,她紧紧握住李
凤临九天:两朝皇后
要是大炎挥师北上,清廷怕是要重蹈宋徽宗、宋钦宗那般的覆辙,境遇怕是要凄惨得多。大炎的铁骑如同狂风骤雨,势不可挡,而清廷则像是一艘在风雨中飘摇的破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乾隆皇帝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上,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焦虑。他深知,此刻的清廷已无力与大炎抗衡,只能暂且忍耐,寻找转机。他心中暗自思量:“眼下也没啥好招儿,就一个字——‘拖’。先拖着,耗时间,暗地里加强军事力量,让八旗兵更勇猛。等大清缓过来,再跟大炎来个终极对决。”
乾隆的目光在空旷的大殿中游移,最终落在了一旁的皇后身上。皇后端庄贤淑,眉宇间透着一股温婉之气,让他心中稍感安慰。他想,皇后与大炎的李清歌交好,或许能为大清带来一线生机。
李清歌,这个名字在乾隆心中如同一把锋利的剑,既让他敬畏又让他忌惮。他知道,这位大炎的女王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智谋过人,绝非等闲之辈。不过,凭她的武功,谁能真的束缚住她呢?乾隆心中暗自嘀咕,却也不得不承认,李清歌的确是个难以捉摸的对手。
乾隆还挺乐意看到皇后和李清歌交好的。这样一来,李清歌进出后宫就跟自家后院似的,自由得很。他心想,或许通过皇后,他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李清歌,从而找到应对大炎的良策。
这日,母女俩在后宫中相见,气氛温馨而融洽。皇后身着华丽的凤袍,头戴珠翠,显得高贵而典雅。李清歌则穿着一身素雅的衣裙,虽不施粉黛,却难掩其清丽脱俗的气质。
两人一见面,就聊起了家常。皇后关切地询问李清歌在大炎的生活,李清歌则笑着回应,言谈举止间流露出一种从容与自信。聊着聊着,两人不约而同地开始调侃乾隆。
皇后轻笑一声,说道:“皇上啊,他就是个多情种子,见一个爱一个。上次出巡,还弄出个还珠格格这样的私生女,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她的话语中透着一股无奈与宠溺,显然对乾隆的这番举动既感好笑又有些许不满。
李清歌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说道:“皇后姐姐,你这可就冤枉皇上了。他啊,哪里是多情,分明是审美太土。你看他那些宝贝,瓷器上弄得花花绿绿的,跟农家乐似的,看着都辣眼睛。”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调侃与戏谑,让皇后忍不住笑出声来。
两人越说越开心,最后都笑得肚子疼了。皇后拉着李清歌的手,亲昵地说道:“妹妹啊,你真是我的开心果。每次见你,都能让我心情愉悦呢。”
接着,李清歌又跟皇后聊起了尊号的事。她神色一正,说道:“皇后姐姐,我今日来,还有一事想与你商议。是关于五公主的尊号问题。”
皇后一听,脸色就严肃起来了。她深知尊号的重要性,不仅关乎个人荣辱,更关乎国家大局。她连忙问道:“妹妹有何高见?”
李清歌沉吟片刻,说道:“在皇宫里啊,母凭子贵,子也因母而荣。五公主虽然是女儿身,但她可是未来的皇帝啊。我想,等她登基之后,应该给你加上尊号,让你成为圣母皇太后。”
皇后闻言,心中一动。她知道李清歌此言非虚,五公主的确有望成为大炎的皇帝。而她自己,作为五公主的生母和皇上封的皇后,加上尊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她也明白,这事并非易事。
容嬷嬷站在一旁,瞪大了眼睛仔细听着。她心中盘算着:“自家娘娘既是五公主的生母又是皇上封的皇后,要是加上尊号,那肯定是圣母皇太后兼母后皇太后了,尊贵得不得了。但这事儿复杂啊,大清和大炎是两个国家,五公主还有养父母的大恩。虽然他们已经过世了,但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啊。皇后娘娘能不能真的当上太后,还真不好说呢。”
皇后看了容嬷嬷一眼,心中明了她的担忧。她轻叹一口气,说道:“妹妹啊,你的心意我领了。但尊号之事,还需从长计议。毕竟,五公主还未登基,大清与大炎的关系也还未明朗。我们且走一步算一步吧。”
李清歌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她说道:“皇后姐姐,你放心。我虽已立国称王,但未称皇。只因北方未定,大炎疆土未全。然待南北一统之时,我必将由王而皇。届时,自会依循古礼来定尊号。皇帝之上尚有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等位,我此刻便预先筹谋,以便他日颁旨尊封。”
她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坚定与自信,让皇后和容嬷嬷都感到一阵震撼。她们知道,李清歌此言非虚,她确实有这个能力和决心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皇后看着李清歌,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既敬佩李清歌的胆识和智谋,又担忧大清的未来。她深知,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她们都不过是棋子而已。但她也明白,无论结果如何,她都要尽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于是,她紧紧握住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