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糟的是,那被害的恶霸家族,势力庞大,请来了一位巧舌如簧、却不怎么地道的讼师。这讼师愣是将李壮救妻的英勇行为,歪曲成了激愤杀人,还搬出一堆律法条文来套,硬是把有理的事情说得模糊不清,让人难以辩驳。

    林正清是个正直不阿的官员,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按律法来判,即便轻判,李壮也难免要在牢里蹲上十几年。可李壮本是个憨厚朴实的汉子,全是因为心疼媳妇,一时失手,才落得这般下场。他的遭遇,实在让人同情又叹息。

    林正清在书房内踱步,左右为难。他深知,若按律法严判,虽能彰显法律之威严,却难免寒了人心;若从宽处理,又恐难以服众,更怕那恶霸家族不依不饶,引发更大的麻烦。思前想后,他决定将这事儿上报给刑部尚书路秉章。

    路秉章是个年过半百的老臣,阅历深厚,一见卷宗,也是眉头紧锁,沉吟良久。他深知这案子的复杂性,既要维护法律的公正,又要兼顾人情世故。想了想,他决定问问李清歌的意见。

    李清歌,大炎朝的女皇,年方二八,却已展现出非凡的治国才能。她容貌绝美,气质高雅,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听闻此事,她并未急于表态,而是静静地翻阅着卷宗,沉思片刻后,直接下了道特赦令,赦免了李壮的罪行,还表扬了他保护妻子、对抗暴行的义举。

    这道特赦令如同一股春风,吹散了林正清心头的阴霾。他深知,李清歌此举,不仅救了李壮一命,更保住了他一家人的完整,也彰显了执法中的温情所在。

    然而,李清歌的治国理念并非一味宽仁。对于那些虽然量刑不重但恶行昭着的家伙,她绝不会手软。比如齐志高,那案子恶行累累,多亏了杜若兰得到李清歌的搭救才免了一死,被判了无期徒刑。

    齐志高,一个恶名昭着的恶棍,曾在大炎朝境内犯下无数罪行。他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百姓们对他恨之入骨。终于,在一次作恶时,他被捕入狱,被判无期徒刑。然而,无期徒刑并非意味着他将在牢里度过余生。按照大炎朝的律法,表现好的囚犯还可以减刑,十几年后便能重获自由。

    李清歌对于这样的规定,心中颇为不满。她认为,对于那些恶行昭着的罪犯,应该给予更严厉的惩罚,以儆效尤。于是,在得知齐志高被判无期徒刑后,她并未就此罢休,而是下了一道特惩令。

    这道特惩令禁止齐志高减刑,并赐了他一个阴阳头的羞辱。阴阳头,就是一半头发一半秃顶,与清朝那金钱鼠尾的发式有些相似,不过这次是左边留发右边秃,别有一番“风味”。这样的惩罚,对于齐志高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羞辱。他原本就恶名昭着,如今又多了这样一个羞耻的标志,更是让他在牢里抬不起头来。

    李清歌此举,不仅让百姓们拍手称快,也让那些潜在的罪犯们感到了法律的威严和不可侵犯。她深知,治国不能一味宽仁,必须恩威并施,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处理完齐志高的案子后,李清歌又陷入了沉思。她想起大炎朝建立之初,自己曾想恢复汉朝的发式,让男人们都留长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系统的任务时常会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于是,她开始琢磨着,这发式的改变,说不定也是系统给的一个好机会呢。

    然而,世事难料。还没等系统发布任务呢,男人们就已经争先恐后地剪掉了辫子留起了长发。原来,那清朝的金钱鼠尾发式实在是太难看了,百年来咱们华夏的美都被它给耽误了。大炎朝一兴起,南方的百姓们就摆脱了清朝的束缚,男人们纷纷剪去辫子恢复旧时的风貌。

    这一变化让李清歌感到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慰。她看到男人们剪掉辫子后露出的额头虽然有些突兀甚至显得有点丑,但那是一种自由的象征,是一种对新生活的向往。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适应这种新的发式,也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和和平。

    然而,也有一些人因为剪掉辫子而遭遇了尴尬。有的人因为额头突兀而被人嘲笑,甚至因此丢了媳妇。这事儿虽然奇怪,但也让李清歌意识到,改变发式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时间和耐心。于是,她决定颁布一道旨意,鼓励人们逐渐适应新的发式,并严禁因为发式而嘲笑或歧视他人。

    这道旨意一经颁布,便得到了百姓们的积极响应。人们开始逐渐接受新的发式,也更加注重自己的仪表和形象。同时,那些因为发式而遭遇尴尬的人也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整个大炎朝因此呈现出一种和谐、向上的氛围。

    李清歌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挑战等待着她去克服。但她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坚持,就一定能够带领大炎朝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那些狡黠如狐的商人眼中,每一根被男子们遗弃的辫子都仿佛闪耀着金币的光芒。他们穿梭于市井小巷,用低廉的价格从那些急于摆脱旧时代象征的人们手中收购这些辫子。这些辫子,在商人的巧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生,被精心编织、梳理,最终幻化成各式各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