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份繁荣,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他们知道,这片土地正变得越来越有盼头。

    而且,税收的一部分还留在了地方上,用来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新的道路在规划中延伸,桥梁在河流上屹立,学堂在村落间拔地而起。这些变化,让百姓们的未来生活更加便利,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他们知道,这片土地正在变得更加美好,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金融财政带来的神奇效果。

    对于君主李清歌来说,金钱嘛,不过就是一串串数字罢了。在她看来,金钱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所能带来的改变与希望。如果金钱只是堆在国库里不动,那跟废纸也没啥两样;但要是让它流通起来,参与到生产和生活中去,那就会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带来的好处也是无穷无尽的。她深知,金钱的力量在于它的流动与循环,只有让金钱在市场中自由流转,才能激发出经济的活力与潜力。

    转眼间,小年就到了。李清歌早早地给官员们放了年假,让他们能够回家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同时,她还派人进京去送礼给皇后,表达她对皇后的思念与关怀。这天下午,李清歌站在窗边赏雪,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如同天空中的精灵在舞蹈。她伸出手去,接住了一片雪花,那雪花在她的掌心中慢慢融化,化作了一滴晶莹的水珠。

    她转身走到桌旁,拿起剪刀和红纸,开始动手剪红梅。她的手法熟练而灵巧,不一会儿,几枝栩栩如生的红梅便出现在了她的手中。她看着这些红梅,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喜悦与满足。这些红梅仿佛是她心中的希望与梦想,正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悄然绽放。

    就在这时,门帘被掀开了,刘墉走了进来。他看到李清歌正在剪红梅,便笑着打趣道:“陛下真是好雅兴啊!”李清歌见刘墉来了,也笑着迎了上去:“你怎么不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反而跑到这儿来了?”说完,她还亲自给刘墉倒了杯热腾腾的普洱茶,让他暖暖身子。

    刘墉接过茶,感受到了李清歌的关怀与温暖。他坐定后先暖了暖手,然后喝了半盏茶,这才开口说:“臣有个计划想献给陛下,为新的一年添点喜气。”李清歌放下剪刀,挑起眉毛,好奇地看着刘墉,想知道他究竟有何妙计。

    “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还劳烦中书令大人亲自跑一趟?”李清歌问道。她的声音温和而亲切,仿佛是在与一位老友交谈。

    刘墉放下茶杯,神色变得严肃而认真:“臣核算了今年的税收情况,发现农业税收大幅度减少了。不知道陛下对此有何看法?”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关心。

    李清歌轻轻拨弄着蓝瓷樽里的红梅,那红梅在她的指间轻轻摇曳,仿佛也在倾听着他们的对话。她悠然自得地说:“那你有什么想法呢?”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与鼓励。

    刘墉想了想,回答道:“陛下当初创立大炎时,曾说过税收将主要依赖工商,农业会逐渐退居次要地位。现在工商已经兴盛起来了,是不是可以考虑减免一些农业税,来体恤百姓呢?”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关怀与同情。

    李清歌轻轻点头,她的目光穿过窗户,望向了远处那片银装素裹的大地。她知道,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无数的百姓,他们的辛勤耕耘与付出,才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她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想要为这些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这事儿我差点儿给忘了。”李清歌说道,“农业税现在已经不到十分之一了,既然工商已经这么发达了,那就全免了吧,就当是给百姓们的新年礼物了。”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坚定与果断。

    但李清歌心里也清楚,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趋势。未来不仅要免税,还要反过来补贴农民,激发他们的耕作热情,保障亿万生民的口粮。她深知,这一步的迈出,将意味着国家将更加注重农业的发展与农民的福祉。

    刘墉听了李清歌的话很高兴,但语气还是很沉稳:“陛下,国家刚刚建立不久,工商业还不够稳定。如果突然全免农业税的话,可能会引起税收方面的波动。不如先减免一部分吧,等第二、三产业稳固之后再考虑全免。”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与谨慎规划。

    李清歌点头表示赞同:“你考虑得很周全啊。突然全免确实容易出问题。那就这样吧,新年过后先减半征收农业税,剩下的部分逐年递减直到最后全免。”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刘墉的赞赏与肯定。她知道,有刘墉这样的能臣辅佐自己,国家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随着他们的对话结束,窗外的雪花也渐渐停歇了。李清歌与刘墉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片繁荣与昌盛的景象。他们知道,只要他们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够带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阳光透过轻纱窗帘,斑驳地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给这庄严的场合添了几分柔和。李清歌,这位被万民敬仰的女王,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她的面容温婉而坚毅,眉宇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