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2/6)
身份充满了怀疑和敌意。当她得知小燕子是个冒牌货时,气得直咬牙,命令容嬷嬷紧盯着漱芳斋的一举一动。当她得知紫薇和金锁竟然被编入包衣旗做了宫女时,更是怒不可遏。她一把摔碎了手中的茶盏,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愤怒和不甘:“简直荒谬!皇家的血脉怎么能沦落到做包衣奴婢的地步?福家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
皇后的愤怒像是一股无形的风暴,在宫中迅速蔓延开来。她决心要揭露小燕子的真实身份,让福家付出应有的代价。然而,她并不知道,福家和永琪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决心要保住小燕子和紫薇,让她们的身份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一场宫廷中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而小燕子和紫薇的命运也将在这场较量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后坐在雕花繁复的紫檀木椅上,窗外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纸,洒在她那张端庄却略带愁容的脸上。她身着华贵的凤袍,金线绣制的凤凰展翅欲飞,却似乎也被这沉重的氛围所困,无法自由翱翔。皇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作为六宫之主的威严,又有作为一个母亲的柔情与无奈。
紫薇,那个名字在她的心头轻轻划过,像是一阵微风拂过湖面,带起了层层涟漪。皇后虽然心慈手软,不喜欢丈夫在外面有私生女,但每当她想到紫薇,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紫薇,即便是不得人心,那也是皇家的血脉啊。她的血脉里流淌着爱新觉罗家族的血液,那是何等的尊贵,又怎能容忍被外人玷污?
皇后站起身,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片繁华的宫廷景象。从包衣身份晋升为八旗贵族,那是鱼跃龙门的好事,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然而,反过来想,皇家的女儿要是贬为包衣奴婢,那就是自甘堕落,对皇族来说,简直就像是良家女子沦落风尘,是莫大的耻辱!这样的耻辱,她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容嬷嬷见皇后气得不行,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她赶紧走上前,轻轻扶着皇后的肩膀,安慰道:“娘娘息怒,这事儿该让皇上头疼,不是咱们能插手的。”皇后一听这话,心中的怒火更是难以遏制。她猛地转过身,盯着容嬷嬷的眼睛,声音中带着几分怒意:“咱们家族荣辱与共,紫薇受辱,我儿岂能置身事外?”
皇后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她又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皇上也有错,后宫佳丽三千,他宠幸不过来。孝贤皇后还在东巡路上就去世了,丧期都没过,他就跑到大明湖和夏雨荷私会,这才留下了这段孽缘。”说到这里,皇后的声音有些哽咽。她想起了孝贤皇后,那个温婉贤淑的女子,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而皇上,却在丧期之内,与别的女子私会,留下了这段难以启齿的孽缘。
容嬷嬷看着皇后的样子,心中也是一阵难过。她轻轻拍着皇后的背,温柔地说:“过去的事情,虽然可能给娘娘和十二阿哥带来了不好的名声,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想想五公主登基时,满朝都是非议,但她还是镇定自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容嬷嬷的话中带着几分敬佩和安慰。她知道,五公主是皇后心中的榜样,她的坚强和勇敢一直激励着皇后。
皇后听了容嬷嬷的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她点了点头,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是啊,五公主都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我又何必放在心上呢?”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只是,紫薇毕竟是我的侄女,我不能看着她这样自甘堕落下去。”
容嬷嬷见皇后的情绪有所好转,便继续劝道:“名声轻飘飘的,跟鸿毛一样,但手中的权力却重如泰山。先皇推行摊丁入亩,虽然被人骂作暴君,但他牢牢掌握了权力,儿子继位后,他也得到了身后的荣光,庙号都被尊为世宗。”这话正好说到了皇后的心坎上。她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坚定的光芒:“你说得对,掌权的人何必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我刚才只是一时气昏了头。”
说到这里,皇后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她转过身,看着容嬷嬷,语气中带着几分严肃:“不过,这件事我们不能就这样放手不管。紫薇毕竟是皇上的女儿,我们不能让她就这样沦为包衣奴婢。你派人去查一下,看看紫薇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能不能想办法把她接回宫里来。”
容嬷嬷听了皇后的话,心中一阵感动。她知道,皇后虽然表面上严厉,但内心却是极其柔软的。她点了点头,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娘娘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的。”说完,她便转身离去了。
皇后看着容嬷嬷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她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走,但她也明白,作为六宫之主,更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典范,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家的血脉就这样沦落下去。她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紫薇,去维护皇家的尊严和荣耀。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但皇后的心中却已经充满了决心和勇气。她知道,无论未来会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她都会坚定地走下去,直到把紫薇接回宫里,直到让皇家的血脉重新焕发光彩。
皇后沉着脸,眉宇间拧成一团,仿佛能
皇后的愤怒像是一股无形的风暴,在宫中迅速蔓延开来。她决心要揭露小燕子的真实身份,让福家付出应有的代价。然而,她并不知道,福家和永琪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决心要保住小燕子和紫薇,让她们的身份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一场宫廷中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而小燕子和紫薇的命运也将在这场较量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后坐在雕花繁复的紫檀木椅上,窗外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纸,洒在她那张端庄却略带愁容的脸上。她身着华贵的凤袍,金线绣制的凤凰展翅欲飞,却似乎也被这沉重的氛围所困,无法自由翱翔。皇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作为六宫之主的威严,又有作为一个母亲的柔情与无奈。
紫薇,那个名字在她的心头轻轻划过,像是一阵微风拂过湖面,带起了层层涟漪。皇后虽然心慈手软,不喜欢丈夫在外面有私生女,但每当她想到紫薇,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紫薇,即便是不得人心,那也是皇家的血脉啊。她的血脉里流淌着爱新觉罗家族的血液,那是何等的尊贵,又怎能容忍被外人玷污?
皇后站起身,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片繁华的宫廷景象。从包衣身份晋升为八旗贵族,那是鱼跃龙门的好事,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然而,反过来想,皇家的女儿要是贬为包衣奴婢,那就是自甘堕落,对皇族来说,简直就像是良家女子沦落风尘,是莫大的耻辱!这样的耻辱,她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容嬷嬷见皇后气得不行,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她赶紧走上前,轻轻扶着皇后的肩膀,安慰道:“娘娘息怒,这事儿该让皇上头疼,不是咱们能插手的。”皇后一听这话,心中的怒火更是难以遏制。她猛地转过身,盯着容嬷嬷的眼睛,声音中带着几分怒意:“咱们家族荣辱与共,紫薇受辱,我儿岂能置身事外?”
皇后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她又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皇上也有错,后宫佳丽三千,他宠幸不过来。孝贤皇后还在东巡路上就去世了,丧期都没过,他就跑到大明湖和夏雨荷私会,这才留下了这段孽缘。”说到这里,皇后的声音有些哽咽。她想起了孝贤皇后,那个温婉贤淑的女子,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而皇上,却在丧期之内,与别的女子私会,留下了这段难以启齿的孽缘。
容嬷嬷看着皇后的样子,心中也是一阵难过。她轻轻拍着皇后的背,温柔地说:“过去的事情,虽然可能给娘娘和十二阿哥带来了不好的名声,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想想五公主登基时,满朝都是非议,但她还是镇定自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容嬷嬷的话中带着几分敬佩和安慰。她知道,五公主是皇后心中的榜样,她的坚强和勇敢一直激励着皇后。
皇后听了容嬷嬷的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她点了点头,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是啊,五公主都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我又何必放在心上呢?”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只是,紫薇毕竟是我的侄女,我不能看着她这样自甘堕落下去。”
容嬷嬷见皇后的情绪有所好转,便继续劝道:“名声轻飘飘的,跟鸿毛一样,但手中的权力却重如泰山。先皇推行摊丁入亩,虽然被人骂作暴君,但他牢牢掌握了权力,儿子继位后,他也得到了身后的荣光,庙号都被尊为世宗。”这话正好说到了皇后的心坎上。她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坚定的光芒:“你说得对,掌权的人何必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我刚才只是一时气昏了头。”
说到这里,皇后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她转过身,看着容嬷嬷,语气中带着几分严肃:“不过,这件事我们不能就这样放手不管。紫薇毕竟是皇上的女儿,我们不能让她就这样沦为包衣奴婢。你派人去查一下,看看紫薇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能不能想办法把她接回宫里来。”
容嬷嬷听了皇后的话,心中一阵感动。她知道,皇后虽然表面上严厉,但内心却是极其柔软的。她点了点头,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娘娘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的。”说完,她便转身离去了。
皇后看着容嬷嬷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她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走,但她也明白,作为六宫之主,更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典范,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家的血脉就这样沦落下去。她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紫薇,去维护皇家的尊严和荣耀。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但皇后的心中却已经充满了决心和勇气。她知道,无论未来会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她都会坚定地走下去,直到把紫薇接回宫里,直到让皇家的血脉重新焕发光彩。
皇后沉着脸,眉宇间拧成一团,仿佛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