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吕不韦(2/3)
给他。吕不韦虽然心中不悦但考虑到已经为异人投入了大量家产决定忍痛割爱将此女献给异人。后来此女生下了儿子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嬴政。
6、归秦为臣
异人回国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功被立为太子。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异人被立为太子。不久后,安国君去世,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尊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为夏太后。
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吕不韦被任命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他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成为了秦国的重要辅臣。吕不韦在担任丞相期间致力于招贤纳士扩大秦国的势力范围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7、封侯拜相
吕不韦担任丞相后模仿战国四公子招致天下志士食客多达三千人。他给予这些食客优厚的待遇让他们着书立说为秦国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吕不韦也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领导能力。
在他的努力下秦国的国力日益强盛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不韦也因此成为了秦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政治成就和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祸乱宫闱
然而吕不韦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秦王政长大后赵太后仍与他私通。吕不韦担心事情败露便找了一个阴茎特别大的嫪毐作为门客献给赵太后。嫪毐得到赵太后的宠爱后权势日盛甚至与赵太后密谋立自己的儿子为秦王。
公元前238年有人告发嫪毐与赵太后的私情和谋反行为。秦王政下令彻查此事牵连到了吕不韦。虽然吕不韦并未直接参与谋反但他的门客嫪毐的行为让他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终嫪毐被处死吕不韦也被免去了丞相之职。
9、饮鸩自尽
吕不韦被免职后前往河南封地居住。然而秦王政仍然对他心存戒备担心他发动叛乱。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写信给吕不韦指责他对秦国没有功劳却享受高官厚禄要求他及家属迁往蜀地。
吕不韦明白自己已经被逼到绝境害怕日后被杀于是选择饮鸩自杀。
三、主要成就
1、政治成就
吕不韦在政治上的最大成就是辅佐秦庄襄王和秦始皇嬴政两代秦王。他通过游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嗣,成功改变了异人的命运,也为自己赢得了丞相之位。在担任丞相期间,他致力于招贤纳士,扩大秦国的势力范围,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编纂《吕氏春秋》
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收并蓄儒墨名法各家思想,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它不仅总结了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和经验,为秦国的统一提供了完整的统治理论和依据,而且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3、商业成就
吕不韦早年以贱买贵卖积累了巨额财富,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的商业活动不仅限于卫国,还涉及邯郸等地,是当时着名的富商之一。他的商业成就为他后来的政治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轶事典故
1、一字千金
《吕氏春秋》编成后,吕不韦将其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悬赏千金请人增删一字。然而,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个典故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一字千金”,用来形容文章或作品的价值极高。
2、嫪毐之乱
嫪毐是吕不韦为了摆脱与赵太后的私情而找来的替代品。他得到赵太后的宠爱后,权势日盛,甚至与赵太后密谋立自己的儿子为秦王。公元前238年,嫪毐发动叛乱,被秦王政平定。这场叛乱不仅牵连到了吕不韦,也加速了秦国的中央集权进程。
3、奇货可居
吕不韦在邯郸遇到异人后,认为异人就像一件可以囤积居奇的货物,等待时机高价售出。这个典故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奇货可居”,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人具有潜在的价值和前途。
五、后世纪念
1、吕不韦墓
吕不韦的墓冢坐落在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大冢头村,位于偃师一高校园内。墓冢高大雄伟,有盘道通向冢顶。新中国成立后,冢上最大的房屋曾被学校作为“音乐堂”,供同学上音乐课。1994年12月,首阳山镇为吕不韦墓立纪念碑一座,成为一处名人故迹。
2、《吕氏春秋》的影响
《吕氏春秋》作为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学术着作,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总结了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和经验,为秦国的统一提供了完整的统治理论和依据,而且对中国古代哲学、史学、政治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学者对《吕氏春秋》的研究和解读从未间断,它成为了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3、文化传承
6、归秦为臣
异人回国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功被立为太子。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异人被立为太子。不久后,安国君去世,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尊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为夏太后。
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吕不韦被任命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他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成为了秦国的重要辅臣。吕不韦在担任丞相期间致力于招贤纳士扩大秦国的势力范围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7、封侯拜相
吕不韦担任丞相后模仿战国四公子招致天下志士食客多达三千人。他给予这些食客优厚的待遇让他们着书立说为秦国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吕不韦也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领导能力。
在他的努力下秦国的国力日益强盛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不韦也因此成为了秦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政治成就和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祸乱宫闱
然而吕不韦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秦王政长大后赵太后仍与他私通。吕不韦担心事情败露便找了一个阴茎特别大的嫪毐作为门客献给赵太后。嫪毐得到赵太后的宠爱后权势日盛甚至与赵太后密谋立自己的儿子为秦王。
公元前238年有人告发嫪毐与赵太后的私情和谋反行为。秦王政下令彻查此事牵连到了吕不韦。虽然吕不韦并未直接参与谋反但他的门客嫪毐的行为让他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终嫪毐被处死吕不韦也被免去了丞相之职。
9、饮鸩自尽
吕不韦被免职后前往河南封地居住。然而秦王政仍然对他心存戒备担心他发动叛乱。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写信给吕不韦指责他对秦国没有功劳却享受高官厚禄要求他及家属迁往蜀地。
吕不韦明白自己已经被逼到绝境害怕日后被杀于是选择饮鸩自杀。
三、主要成就
1、政治成就
吕不韦在政治上的最大成就是辅佐秦庄襄王和秦始皇嬴政两代秦王。他通过游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嗣,成功改变了异人的命运,也为自己赢得了丞相之位。在担任丞相期间,他致力于招贤纳士,扩大秦国的势力范围,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编纂《吕氏春秋》
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收并蓄儒墨名法各家思想,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它不仅总结了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和经验,为秦国的统一提供了完整的统治理论和依据,而且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3、商业成就
吕不韦早年以贱买贵卖积累了巨额财富,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的商业活动不仅限于卫国,还涉及邯郸等地,是当时着名的富商之一。他的商业成就为他后来的政治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轶事典故
1、一字千金
《吕氏春秋》编成后,吕不韦将其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悬赏千金请人增删一字。然而,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个典故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一字千金”,用来形容文章或作品的价值极高。
2、嫪毐之乱
嫪毐是吕不韦为了摆脱与赵太后的私情而找来的替代品。他得到赵太后的宠爱后,权势日盛,甚至与赵太后密谋立自己的儿子为秦王。公元前238年,嫪毐发动叛乱,被秦王政平定。这场叛乱不仅牵连到了吕不韦,也加速了秦国的中央集权进程。
3、奇货可居
吕不韦在邯郸遇到异人后,认为异人就像一件可以囤积居奇的货物,等待时机高价售出。这个典故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奇货可居”,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人具有潜在的价值和前途。
五、后世纪念
1、吕不韦墓
吕不韦的墓冢坐落在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大冢头村,位于偃师一高校园内。墓冢高大雄伟,有盘道通向冢顶。新中国成立后,冢上最大的房屋曾被学校作为“音乐堂”,供同学上音乐课。1994年12月,首阳山镇为吕不韦墓立纪念碑一座,成为一处名人故迹。
2、《吕氏春秋》的影响
《吕氏春秋》作为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学术着作,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总结了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和经验,为秦国的统一提供了完整的统治理论和依据,而且对中国古代哲学、史学、政治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学者对《吕氏春秋》的研究和解读从未间断,它成为了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3、文化传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