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孟子(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接着他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弈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总盼望有天鹅飞来以射鹅为乐。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后人将孟子所说“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

    五、后世纪念

    1. 纪念设施

    孟庙

    孟庙,又称“亚圣庙”,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地方。据记载,孟子有庙奉祀始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当时,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在兖州任职期间,寻访到孟子墓于邹县城东北的四基山麓,遂在墓旁创建了孟庙。后来,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邑士徐绂及乡人出资,将孟庙迁到了邹县城南。此后,经过金、元、明、清历代的拓展和维修,孟庙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孟庙占地2.4万平方米,南北呈长方形,前后共有五进院落。庙宇前有棂星门、亚圣庙石坊、泰山气象门等建筑。自第三进院落起,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有承圣门、亚圣殿、寝殿等建筑;东路有启贤门、启圣殿、启圣寝殿;西路则有致敬门、致严堂、祧祖祠、焚帛池等。庙内保存有历代碑刻270余块,古树名木300余株,被誉为“古木参天绕古祠”“满地丰碑满壁诗”。

    亚圣殿是孟庙的主体建筑,大殿正面重檐之间高悬着一块楷书贴金大字的匾额,上书“亚圣殿”。正中门额上还挂有一块“道阐尼山”的横匾。殿内承以八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门正面两柱挂着一副巨型抱柱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切同禹颜。”这副对联和门匾都是清代乾隆皇帝的手书。此外,东侧神龛内还悬挂着雍正皇帝手书的“守先待后”金匾一块。

    孟庙不仅是祭祀孟子的场所,也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基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者、游客前来参观瞻仰,感受孟子的思想魅力和历史底蕴。

    先师庙

    “先师庙”也称“孟轲庙”,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的孟轲村。据传,孟子在游说各国期间,曾途经此地被大雨所阻。当时孟子声望颇高,一时间奔走相告,轰动全村。孟子见此地人民如此好施乐道,决定留下讲学数日。村民们为了纪念孟子,就在他讲学的地方建起了“先师庙”,并把村名改为孟轲以示纪念。

    清嘉庆六年(1801年),开州(今濮阳)知州张极重修了孟轲庙,并将孟轲村改为大贤店。然而,在1958年,庙宇不幸被毁。1981年,村民们又恢复了孟轲村的村名,并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历经沧桑,但先师庙依然承载着人们对孟子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2. 纪念邮票

    2000年11月1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名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邮票,共六枚。其中,第二枚邮票便是以古代思想家孟子为主题。这枚邮票面值80分,图案设计简洁而庄重,充分展现了孟子的学者风范和思想魅力。邮票的发行不仅进一步弘扬了孟子的思想和文化,也为集邮爱好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收藏品。

    3. 追封追谥

    孟子在世时虽然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身后却得到了历代帝王的追封追谥,地位逐渐上升。

    宋朝

    在宋朝时期,孟子开始受到官方的重视和尊崇。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为“邹国公”。这是孟子首次获得官方的封谥,标志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的认可。

    元朝

    到了元朝时期,孟子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邹国亚圣公”。这一封谥不仅提升了孟子的地位,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儒家学派中的核心地位。

    明朝

    明朝时期,孟子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孟子被正式奉为“亚圣”,并罢去了之前的公爵封号。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明朝对孟子的高度尊崇,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明朝时期的重要地位。此外,在明景泰二年(1451年),孟子嫡派后裔还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这一职位。

    清朝及民国

    进入清朝后,孟子的地位依然稳固。清朝历代帝王都对孟子表示了高度的尊崇和敬仰。到了民国时期,孟子的地位依然不减。民国3年(1914年),第73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庆棠被改封为奉祀官。民国24年(1935年),这一职位又改称亚圣奉祀官,继续由孟子后裔世袭担任。

    这些追封追谥不仅体现了历代帝王对孟子的尊崇和敬仰,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