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说谎者悖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修词反应奇快。

    弯腰就要捡枪,可在触碰到枪时就被弹开,正巧砸在她身后的陈然身上,两人瞬间人仰马翻。

    青年轻松捡起手枪,朝两人笑道:“看来,幸运女神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你为什么没说谎?”白修词失去手枪控制权,又气又怒。

    “他应该知道。”

    青年没回答,反而指了指摇摇晃晃站起来的陈然。

    其意图很明显,陈然没说过谎那就让他多说些话,人嘛,总会在不经意间说谎。

    陈然浑身疼痛,刚才被撞得骨头都快要散架,懒得啰嗦,指向不远处的登记桌。

    白修词先是困惑,接着瞳孔猛地收缩,死死盯着【鬼门关】。

    神话传说中,过了鬼门关,就是黄泉路。在密室中,桌子就是鬼门关,越过桌子就是……

    黄泉路!

    如果青年站在桌子后面,对排在第二位的人说:这里是黄泉路。

    那么,青年就不存在说谎!

    “你为什么不早说?”白修词恶狠狠瞪了陈然一眼。

    “你没问,而且我觉得,你的推理可能出了问题,青年明显是大汉三人的伏笔,专门负责救场。”

    白修词怒意渐退,陈然的话让她警醒过来:

    如果,大汉失去审判资格,青年就是大汉三人组的翻盘点,只要审判者联想不到,越过桌子就是黄泉路这一层,就冒然审判青年,审判结果一定是失败。

    有道是,先算败再算胜,进可攻,退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白修词冷静下来。

    [陈然自始至终都没说过谎,对于他来说,审判权在谁手中,其实都无所谓。]

    [但,他有更好的选择:将审判权移交给知道规则的人。]

    [知道规则的人,在审判时,会透露出密室与手枪的更多信息。]

    [这就是他没提醒我的原因。]

    [不对!!!]

    白修词突然想到什么,极力抑制内心的恐惧,她知道……

    这场博弈,自己已经出局,但不一定会死。

    果不其然,青年拿到手枪,压根就没正眼瞧过她,而是走到陈然跟前,紧盯着他。

    青年将手枪递到陈然面前。

    诚恳说道:“你要吗?”

    陈然反问:“你给吗?”

    青年说道:“你真的要,不是不能不给。”

    陈然说道:“你真的给,不是不能不要。”

    “你不要,我不能非要要你要,要不要在你,给不给在我,你不说要,你就不会知道你要是不要我不给。”

    “你不给,我不是不能不要你给,给不给在你,要不要在我,你不说给,你就不会知道你不是不能不给时我不要。”

    青年又道:“如果我给?”

    陈然又回:“如果我要?”

    白修词琢磨两人的对话:

    一个在说你要,我不给;一个回答你给,我不要。

    说明,青年也发现了陈然很聪明,一定会听明白他说的话。

    于是,在语言上做文章,引导陈然说出谎话。

    毕竟,心里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正确表达,是另外一回事。

    聪明人往往都很自负,既然青年说出绕口的话,那么陈然也会学他,说出出同样绕口的话。

    但,仔细回味两人说的话。

    就会发现。

    青年在这里面挖了坑,他表达的意思是,你要,我不给;你不要,我也不给。

    那么问题来了?

    陈然真的不想要枪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他需要枪,但不是现在。

    他如果单独回答要,就意味着在说谎,他如果单独回答不要,也意味着在说谎。

    因此,陈然的回答只能是:你给,我不要;你不给,我也不要。

    简单来说,就是青年无论送不送给他枪,他都不要,这里面没有涉及到,如果青年审判失败,陈然要不要的问题。

    把这个回答,用绕口的方式说出,稍不注意,就会表达出错误的意思,判定成说谎,被青年审判。

    白修词觉得,陈然完全没必要回答青年的问题。

    但他还是回答了,证明陈然也想引导青年说谎。

    ……

    陈然点烟,慢条斯理说:“这间密室是完全密封的,虽然已经死了12人,但里面氧气,估计也维持不了多久……”

    “你还抽烟?”白修词无语。

    “闭嘴!”青年瞪她一眼,转头看向陈然:“你继续说。”

    “我是被车撞死的,按理说我现在应该是灵魂体,不过从地上的尸体和我刚才被这她撞倒在地时的疼痛,我能感觉到,我现在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对了,推理错误应该不算说谎吧?”

    “你这种,不算。”

    陈然继续说:“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