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热篇第三十二(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让身体重新找回活力,仿佛重获新生。

    更有趣的是,有些热病还会让你先感到眩晕、冒热气,胸胁还胀得满满的。这时候,足少阴经和少阳经就得手拉手,共同作战了。它们就像是你身体里的“双剑合璧”,一出手就能把热病给“镇压”下去。

    说到太阳经和少阳经的颜色变化,那可真是身体里的“天气预报”。如果太阳经的颜色在颧骨上特别明显,那就是热病的信号了。不过别急,如果颜色还没深到“无可救药”的地步,那就说明你还能通过出汗来自我调节,耐心等待时机就好。但如果这时候再看到厥阴经的颜色也凑热闹,那就得小心了,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你的“死期”就在三天之内了。当然啦,这只是中医里的一种说法,咱们还是得相信科学,积极治疗。

    再来说说少阳经吧,它的颜色变化也是热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颜色在脸颊前特别明显,那就得注意了。不过好消息是,如果颜色还没交错到一起形成复杂的图案,那就说明你还能通过出汗来缓解症状。但要是这时候再看到少阴经也来凑热闹,那情况可就不妙了,同样得小心应对。

    最后啊,咱们再来聊聊热病的气穴。你知道吗?在脊椎的不同位置扎针,还能治疗不同部位的热病呢!比如三椎下间就是治疗胸中热的“特效穴”,四椎下间则是对付鬲中热的“神器”。以此类推,五椎、六椎、七椎下间分别对应着肝热、脾热和肾热的治疗。这简直就是人体自带的“穴位地图”嘛!而且啊,这些穴位还跟我们的面部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比如项上三椎凹陷的地方、颊下的逆颧纹、下牙车的位置等等都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所以说啊中医真的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