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调论篇第三十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师一听,嘿嘿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慢悠悠地说:“陛下您听好了,这人啊,平日里肾气就旺盛得跟小火山似的,偏偏呢,他又是个‘水命’,天天跟水打交道,可能是个游泳健将或者水利工程师吧。但问题就出在,这家伙的太阳经(咱们可以理解为身体的阳气输送系统)不给力了,就像太阳躲进了云层,阳光照不进来。肾呢,就像咱们身体里的水库,专门储存和调节水分,现在水库干了,肾里的‘油’(这里指的是肾精,我幽默地称之为‘肾脂’,想象成滋养身体的润滑油)也枯竭了,长不出新的来。这一汪水啊,怎么敌得过身体里的两把火——肝的一把火和心的二把火呢?所以说,这水啊,它孤单又无助。”

    “肾呢,是水的老家,它扎根在骨头里,肾不行了,骨头里的骨髓就跟贫瘠的土地一样,长不出养分,所以啊,这寒冷就直接钻到骨头缝里去了,冷得那叫一个彻底!至于为啥他不打哆嗦嘛,咱们得说说这身体的五行平衡。肝呢,像个小太阳,温暖而柔和,是‘一阳’;心呢,热情如火,两个‘小太阳’加一块儿,那就是‘二阳’了;而肾呢,孤零零一个,又处于劣势,就像个孤独的战士,面对着两个强大的对手,自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一水难敌二火,身体虽然冷,但那股子倔强劲儿,愣是不让身体颤抖,也是够奇特的。”

    “这种病啊,咱们中医叫它‘骨痹’,意思就是骨头里的寒气把气血都给痹阻了,流通不畅。得了这病的人啊,以后啊,关节可能会变得僵硬,跟机器人似的,动都动不利索。所以啊,治疗这种病,咱们得双管齐下,一边得想办法给肾加点油,让它重新焕发生机,另一边呢,得帮肝和心这两个小太阳调节一下火候,别让它们烧得太旺,把肾给烤干了。这就好比咱们做菜,火候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美味佳肴来。”

    说到这里,岐伯大师话锋一转,开始给皇帝上起了养生课:“陛下您看,这人体的奥秘可大了去了,五行相生相克,脏腑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要想身体好,就得顺应自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还得懂得调和自己的情绪,别让肝火太旺,也别让心火过盛,伤了肾水。就像咱们治理国家一样,得平衡各方势力,才能国泰民安嘛!”

    黄帝挠了挠头,岐伯说:“嘿,岐伯啊,我发现有些人啊,皮肤摸起来特别糙,就像是摸了块老树皮,就算穿着再柔软的棉衣,还是感觉跟穿了砂纸似的,这到底是哪门子的病啊?”

    岐伯一听,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想着:“这皇帝,还挺会找乐子的嘛。”于是,他故作神秘地答道:“陛下啊,这可得从咱们身体的‘气血小分队’说起了。气血小分队里有两位重要成员,一个叫‘荣气’,专管滋养;另一个叫‘卫气’,负责防卫。现在这情况嘛,就是荣气队员有点虚了,卫气队员却异常亢奋。”

    “哦?那荣气虚了会怎样?卫气太实了又咋样?”智慧帝一脸好奇,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哈哈,陛下您听好了。荣气虚了,就像花园里的花儿缺水缺肥,花瓣儿就不那么饱满鲜亮了,反映到人体上,就是皮肤感觉不灵敏,摸啥都跟隔了层纱似的,咱们就叫它‘不仁’吧。而卫气太实呢,就像城墙上的守卫太多,个个紧张兮兮的,但力气没用对地方,搞得身体僵硬不灵活,咱们称之为‘不用’。两者一结合,那就是既感觉不灵敏,动作还僵硬,皮肤自然就糙得跟砂纸一样了。”岐伯解释得绘声绘色,还不忘适时地抖个包袱。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继续追问:“那要是荣气和卫气都虚了呢?会不会更糟糕?”

    岐伯收敛了笑容,认真起来:“那可就是双重打击了,荣卫俱虚,人不仅感觉迟钝,行动不便,身体还会像失去灵魂的空壳,肉体虽然还在,但精神意志却与之脱节,这在中医里可是个大问题,预示着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咱们称之为‘死’的前兆,当然,这里的‘死’更多是指生命力极度衰弱的状态。”

    说到这里,岐伯话锋一转,又变得轻松起来:“不过陛下您放心,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只要平时注意饮食起居,调和气血,让荣气和卫气在体内和谐共处,那皮肤自然就能恢复光滑细腻,比婴儿肌肤还嫩三分呢!”

    黄帝又发问了:“哎,老岐,你说说看,为啥有的人呢,晚上躺在床上,那口气儿不顺,翻来覆去睡不着,呼吸声还跟拉风箱似的,吭哧吭哧的;可有的人呢,也是睡不着,但呼吸却静悄悄的,跟猫儿似的;再有的呢,白天黑夜活动如常,偏偏呼吸声大得能吵醒隔壁老王;更神奇的是,有人睡着跟死猪一样,走起路来却气喘吁吁;还有的,直接连床都下不了了,走两步喘三喘,还有躺在床上自个儿就喘上了天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儿?是哪个脏腑在搞鬼?来来来,给朕细细道来!”

    岐伯大大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千年的智慧,他缓缓道来:“陛下啊,这问题可不简单,它关乎到咱们身体里的‘阳明’大佬——其实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胃经啦。您想啊,咱们身体的经络就像城市的交通,得按规矩来,足三阳这些经络本该是往下走的,就像下班高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