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命运的安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里屋,轻轻地将她放在床上,然后自己也坐在床边,伸手抚上她的额头,为她调息,眼神温柔而专注。

    阿渊站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床上躺着的花令仪,心中满是愧疚和自责。他喃喃自语道:“我是不是不应该这么着急……为了让她不再饱受过去的阴霾所折磨,这么多年来我从未提过这些事情。没想到一旦提起,就立刻唤醒了她的记忆。”

    江舟楼趁着这个机会,轻声说道:“岭北国分为两派,一派是老旧派,他们誓死只奉花家人为帝;另一派是起义派,一心想让岭北国换一个帝王。由于两派之间的长期周旋,导致岭北国一直没有帝王登基。如果她回到岭北国,必然会得到老旧派的拥护。但是,你要做的事情比她多得多。如果你想让她登基称帝,就必须成为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

    阿渊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江东家……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沉默良久,江舟楼并没有回答他,而花令仪的情况渐渐平稳,他收回手起身。

    “后门我给你们备了马车,趁她熟睡你带她走吧。”

    阿渊也没想到江舟楼会比他着急,而且还是决定在花令仪熟睡时,说:“江东家,你不想与她好好道个别么?”

    “道别?”江舟楼侧首,目光深沉。“她对这里有太多眷恋,你如何劝她放下一切与你一起走?”

    阿渊一时语塞,是啊,花令仪舍不得这里,她更舍不得眼前这个人。

    江舟楼没再说话,而是再次默默伸出手,手指轻触花令仪的额头,一道银色光被江舟楼抽了出来,漂浮在他的掌心中。

    阿渊瞪大了眼睛,他不知道江舟楼在做什么。

    “这是什么?”阿渊问。

    “她对这里的记忆。”江舟楼说。“我把它们抽出来了,这样她就不会记得这里的一切,包括我。”

    阿渊心下了然,明白过来,当下便一把将花令仪抱起来,映着皎洁的月光上了马车,小心翼翼地将她安置好之后,他又亲自握起缰绳驱马离开。

    江舟楼站在原地,微微垂着头,目光落在自己手中散发着银光的丝线上,这根丝线里储存着花令仪的一段记忆,如今,他将这段记忆从她脑海中抽离出来,连带着将他也一同遗忘。

    若她还记得他,心中便始终会有一处柔软之地,那么一旦回到岭北国,她只会落得被人吃干抹净的下场。只有血海深仇和滔天恨意,才能让花令仪挺直脊梁骨,坚定地向前走。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知,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江舟楼深知这个道理,只有让她遗忘这里的一切,她的路才有可能走得更长远。

    随后,江舟楼将那一缕珍贵的记忆放入罐中,并施加了一层封印。

    这一别,或许便是永远,从此他们成为彼此的过客。若是此生再也无法相见,那么花令仪便不会再想起他。

    “祝你好运,花令仪。”江舟楼低声说。然后他转身走进屋里,关上了门。

    曾经热闹的后院如今变得冷冷清清,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

    江舟楼似乎已经完成了自己在这里的使命,准备离开这个地方,返回青枫山。

    他找到了黄煜,将西启国的所有铺子都交给了黄煜代为管理。

    黄煜看着手中的账本,疑惑地问道:“江东家……这些铺子为什么没有名字呢?比如胭脂铺、包子铺、米庄等。”

    江舟楼皱起眉头,取名字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而且这么多铺子要取不同的名字实在太麻烦,他无奈地回答道:“每个铺子的牌匾上都刻着‘江东家’三个字,就都是我名下的,名字太多我也记不住。”

    黄煜点了点头,将这件事默默记在了心里。

    江舟楼交代完一切之后,便踏上了归途,回到了青枫山。当他登上山顶时,俯瞰着下方的景象,心中的孤独感稍稍得到了缓解。

    尽管站得高,但周围的人却越来越少,让他感到无比寂寞。只有回到青枫山,他才能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和归属感。

    黎明前的黑暗被一道破晓的曙光撕裂,光芒洒向大地。

    今日早朝九方怀生在一旁听政,大多是民间的想法,朝上没说完的就写下奏折承上,让孟明杰抽时间回奏折。

    堆积如山的奏折里的内容大多都是与孟明杰闲聊家常,九方怀生也头次见皇帝也会在纸上写下骂人的话。

    “唉。”孟明杰拨了拨茶盏,饮了一口,有些疲惫地说:“这奏折大多是说些鸡毛蒜皮之事,孤还得看到半夜。”

    九方怀生在一旁与孟明杰一同翻阅奏折,说:“怕的就是奏折里有一本写着大事,还是细细看为好。”

    “国师所言极是。”孟明杰又重新认真看起了奏折。

    微生雨扒着门框,探出脑袋往里看,这几日她一直都是这样在偷看九方怀生。

    “昭安,过来。”孟明杰对微生雨招了招手。

    听到呼唤,微生雨一路小跑,却不小心摔了一跤。

    九方怀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