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28.悬梁刺股(孙敬、孙秦)

    出于两个典故,东汉孙敬为刻苦学习,将头发悬于房梁之上;战国苏秦,为刻苦学习,用改锥刺伤自己的大腿。

    形容刻苦学习。

    29.一诺千金(季布)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30.约法三章(刘邦)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31.南柯一梦(淳于棼)

    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做了南柯郡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来才知道是一场梦。

    比喻一场空欢喜。

    32.偃旗息鼓(赵云)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33.手不释卷(吕蒙)

    释:放下;卷:指书籍。

    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4.养精蓄锐(孙权)

    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

    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35.暗度陈仓(韩信)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36.十面埋伏(项羽)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37.投笔从戎(班超)

    从戎:从军,参军。

    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38.马革裹尸 (马援)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39.多多益善(韩信)

    益:更加。越多越好。

    40.老当益壮(马援)

    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

    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41.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42.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江东:借指家乡。

    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4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44.煮豆燃萁(曹植)

    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

    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45.刮目相看(吕蒙)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46.乐不思蜀(刘禅)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47.七步成诗(曹植)

    称人才思敏捷。

    48.言过其实 (马谡)

    实:实际。

    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49.七擒七纵(诸葛亮)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50.宝刀不老(黄忠)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51.才高八斗(曹植)

    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52.一挥而就(苏轼)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53.封金挂印(关羽)

    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54.单刀赴会 (关羽)

    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

    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5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

    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56.入木三分(王羲之)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57.闻鸡起舞(祖逖)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