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沮授归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贾诩点了点头,深邃的眼窝中,不可察觉的荡起一丝清明,他早就察觉到了那位何夫人的神秘。

    再结合一些事情,他大概猜到了什么?

    但这样的事情,只能烂在心里,更不能让蔡邕知晓。

    其实,缓缓北行的车队中,不仅蔡邕在狐疑何姬的身份,就连大大咧咧的甄脱,都有一丝疑云缠绕心头。

    因为从这段时间与何姬越来越熟,甄脱发现何姬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威仪,好似刻在骨子中的一般。

    甄脱出身河北豪族,深知这种气势,不是一般人学得来的,一定是久居高位才会养成的。

    正是因为这一点,她对何姬的身份,充满了好奇。

    但不管是蔡邕,还是甄脱,哪怕何姬姓何,他们都从未把葬身火海的何太后,与何姬联想在一起。

    不过,世间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对赵云绝对是一场危机。

    ……………….

    与此同时。

    代郡,代城。

    经过一个多月跋山涉水的沮授、赵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这座再次辉煌的北疆重城。

    六百多年前,代国先于战国七雄称王,当时的代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铸就了国都代城的辉煌。

    后来,赵襄子在夏屋山,设计了一场战国版的鸿门宴,将他的姐夫代王杀掉,一举灭了代国。

    代国灭亡,代城渐渐走向衰落;在赵云入代时,代城轮廓虽然还是很大,但非常的破落。

    六年来,随着赵云势力不断扩展,代城一点点的改变,直到两年前代纸问世,给代城注入了繁荣因子,使得代城仿若回到了六百多年前,代国国都时的繁荣昌盛。

    代城南门外,沮授出神地望着车水马龙的城门…..

    眼前的代城,给他一种繁荣、安定、富强的感觉。

    而从常山一路走来,沮授看到的是贫穷、饥饿、贼乱、荒芜……..

    而当他们从五阮关踏入赵云势力范围后,眼前的一切都变了,忙碌的身影,有序堆放的禾垛,炊烟袅袅的村落….

    当真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沮授初见时,有种走错地方的感觉:这还是荒凉破败的北疆吗?

    赵云这些年兵威日盛,他是知道的,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代郡居然如此安宁祥和。

    “这里好热闹啊!”

    一声惊呼,打断了沮授的思绪。

    这是赵风之子赵旭的惊呼声,今年赵旭已过八岁,比身旁的沮授之子沮鹄小四岁。

    赵风也从失神中,惊醒过来,他亦未想到,代城竟有如此人气?

    赵风、沮授带着家小,从常山真定出发,本来准备走中山郡北部常山关进入赵云的势力范围,因为这是常山郡入代最近的路。

    可是,淳于琼得知赵风被劫走后,恼羞成怒,派遣大队人马前往中山郡,誓要将赵风抓住,向袁绍邀功。

    沮授察觉淳于派遣大军前往中山郡后,改变了走常山关的打算,带着赵风等人绕道东走巨鹿郡,入安平郡,又走河间郡,然后北上进入幽州涿郡。

    再从涿郡,西入五阮关,踏入赵云的势力范围,虽然绕了好远,总算有惊无险。

    而势在必得的淳于琼,布置重兵在中山,堵了个寂寞。

    当沮授一行人踏入五阮关后,五阮关守将左髭,便派快马向坐镇代城的甄姜报信,并派一屯甲士护送沮授一行人。

    车水马龙的城门处,过往行人、牛车、马车突然向两边分开,只见城内涌出两队雄壮威武的甲士,驻守道路两旁。

    这时,一辆庄重大气的马车,在十余名侍女的簇拥下,缓缓驶出城门。

    道路两旁,雄壮甲士身后,挤满了人潮,向缓缓驶出的马车,露出好奇之色,频频张望….

    一名从南边初来的商人,对身侧一名行注目礼的老者小声问道:

    “老丈,请问这是何人出行?竟有如此阵势!”

    老者收回目光,看向商旅打扮的商人,和善地说道:“你是刚来我们代地的吧?这是咱们幽州牧夫人,闻名河北的女陶朱!”

    “女陶朱甄姜?”

    商人吃惊不已,他是冀州皮货商人,自然听过中山甄氏嫡长女之名。

    特别是甄姜与赵云的事,在冀州广为流传,前几年冀州士族都在笑甄氏,嫡长女下嫁庶族之子。

    但这两年,随着赵云入帝都,名震天下,再没有人把甄氏嫡长女嫁庶族当笑话。

    “你这人,怎可如此无礼?”

    老者一听商人直呼甄姜之名,语气不忿。

    须知,在这个时代,直呼其名,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甄姜在代地声望极高,自然引起了老者的不满。

    “老丈息怒,在下一时口快,绝无冒犯之心!”

    商人连忙赔礼道歉,因为他发现身旁其他百姓,都向他投来不满的目光,不禁心下一颤,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